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2月上旬,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六次联席会议公布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两省市人大常委会上一年确定的7项合作事项全部完成。在充分协商沟通后开出一张合作新清单——2025年,两地人大将开展8项合作事项。其中协同立法3项、联动监督3项、代表工作合作2项。
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
立法助力共建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关键支撑。2025年,川渝两地人大协同立法将聚焦科技创新关键环节要素等,开展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协同立法,为川渝两地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法治保障。
重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黄宗华介绍,此前,双方教科文卫委已开展联合调研,2025年将继续深度协作,争取制定出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特色的法规,为全国范围该领域的立法探路。两地人大教科文卫委将持续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化改革难点,强化工作协同联动。
会议期间,在深入调研论证、充分酝酿协商的基础上,川渝人大还研究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川渝代表团拟提建议方向,主题也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
聚焦农业特色产业合作
同步听取审议两省市政府有关情况的报告
今年,重庆市人大农委与四川省人大农业农村委签署关于协同联动助力川渝乡村全面振兴的倡议书,明确每年选定一个主题,锚定乡村振兴总目标持续发力。明年双方将围绕两地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三农”热点、难点、堵点问题,进一步拓展协作领域、强化衔接配合。
具体来说,明年双方计划共同推动两地打破行政壁垒,共建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长江上游柑橘产业带和安岳、潼南柠檬产区,共同推动粮食安全建设,围绕“种业振兴、农田建设、农业科技、大食物观、粮食安全储备”加强协同调研。
2025年,两省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拟将同步听取和审议两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加强川渝农业特色产业合作情况的报告。“我们将把推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放在学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大场景中谋划,共同打造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全国样板标杆。”重庆市人大农委主任委员杨树海说。
持续关注生态环保
共赴长江保护“十年之约”
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川渝两地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出发,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明年,贯彻落实座谈会精神进入第十个年头。“川渝人大拟以联合开展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的方式,共赴长江保护‘十年之约’。”四川省人大城环资委主任委员梁伟华表示。
不仅如此,明年9月或11月举行的两省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还将同步听取和审议两省市“一府两院”生态环境执法司法保护有关工作情况的报告,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执法司法工作情况开展联动监督,持续加强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打击治理领域的共建共治共享,推动川渝两地共担“上游责任”。
回应诉求增进民生福祉
细化养老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
2024年,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川渝人大同步制定了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同步修订了法律援助条例。根据安排,明年两地人大还将开展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协同立法调研、养老服务条例协同立法调研。
着眼于两地共同面临的老年人口总量大、老龄化发展快等情况,川渝两地人大明确在2025年开展养老服务条例协同立法调研,依法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养老服务一体化,为川渝两地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更优结构、更加公平普惠、更加均衡可及的养老服务。
此外,川渝人大还将围绕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开展协同立法调研。“推动建立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共同治理体系,健全消费争议解决协作机制,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作用,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省人大经济委主任委员刘中伯说。
(文/记者 王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