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普惠保险“小切口”托起村镇民生“大保障”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产业·金融 > 正文

普惠保险“小切口”托起村镇民生“大保障”

来源:光明网2024-11-28 16:17

  一张薄薄的保单,一头牵着田间地头的民生小事,另一头则连着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国家大局。“普惠”正在成为我国金融领域被提及最多的高频词之一。普惠金融被一再提及,体现了金融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而普惠保险作为我国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险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手段之一。

  撑起乡村振兴保障伞

  “挺意外的,当时只交了50元保费,没想到不仅理赔了,而且还很快。”58岁的重庆市合川区马岭村村民荆德伦有些感慨,2022年5月,荆德伦在干完农活归家途中不慎掉进路边水沟,导致左肩、左胸肋骨骨折,经鉴定为十级伤残,共花费医疗费用5000余元。

  住院期间,他想起自己曾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合川区支公司组织的普惠保险进村宣传会上购买过一份“乡村振兴保”。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递交了理赔申请。让他没想到的是,保险公司在接到申请后,很快便派人上门调阅病历、实地走访,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快速将伤残给付金3500元、医疗给付金800余元,共计4300余元送到了他手中。

普惠保险“小切口”托起村镇民生“大保障”

  工作人员协助村民办理理赔资料。中国人寿寿险供图

  “乡村振兴保真是为咱们老百姓撑起了一把保障伞!”荆德伦感慨地说道。不仅是在合川,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分公司也结合全市各县域实际情况,积极发展适合各县域群体需求的乡村普惠产品体系。2022年以来,该公司通过“乡村振兴保”已累计承保476.5万人次,为9.2万人次提供理赔服务,赔付金额达1.05亿元。

  守护农村银发群体

  类似的赔付案例还发生在重庆市梁平区龙胜乡龙胜村村民杨有权家中。因小时候意外导致跛足,梁平区残联为杨有权投保了残疾险。去年八月,他意外摔伤,后脑大量出血,在梁平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一个月后仍不幸去世。

  这期间产生了18万余元的医疗费用,由于他参加了医保和渝快保,两者加起来共报销了约13万元,解决了大部分医疗费用。但仍有约5万元费用不在医保和渝快保的报销范围内,这对于农村家庭来讲,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幸好投保的残疾险和老龄保险及时赔付4.9万元,大大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杨有权的儿子杨贤兵感慨道。

普惠保险“小切口”托起村镇民生“大保障”

  工作人员为村民讲解孝老安康工程明白卡。中国人寿寿险供图

  如今,残疾保险已覆盖梁平区所有持有第二代或第三代残疾证的残疾人群,由梁平区残联出资,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梁平区支公司承保。而老龄险,也有政府补贴,30元的保费由政府承担一半。这份保障背后,是中国人寿“量体裁衣”,持续优化农村普惠保险供给的努力。

  以满足老龄人口多样化保险保障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014年9月,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分公司在全市启动“孝老安康工程”暨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项目,截至2024年上半年,在全市累计承保老年人367.94万人次,为6.09万人次累计支付赔款超2亿元。针对残疾人特殊群体的需求,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分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已覆盖全市10个区县,2022年以来,已累计为超25万人次残疾群体提供了保险保障。

  唱响乡镇普惠“好声音”

  为了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政保服务队按县域、乡镇、街道分片,在各乡镇民政办支持下,全力提供普惠金融尤其是“适老化”金融服务。在理赔服务方面,农村群体可以把理赔资料交到村委会或者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当地设立的农村营销服务部,也可以在政保服务队上门服务的协助下,通过APP、小程序等多种线上渠道自助报案及上传理赔资料申请理赔。

  针对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服务队制作相应的宣传折页、明白卡,注明保障范围、保险金额、理赔所需资料、报案电话等一系列保险须知。线下设置专人专岗协助办理保险理赔手续,做好赔案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建立针对特殊群体的理赔绿色通道,确保“只跑一次”,切实保障农村特殊群体保险利益。

  伴随着保险业的持续发展,守护的力量已深入田野,温暖着重庆广袤农村地区的角落。中国人寿始终关注最广大群众的民生所盼,持续聚焦农村群体保险保障,关注他们从医疗健康到养老的实际需求,通过推广实施多元化的利民惠民保障项目,筑牢乡村的民生风险底线,让普惠之花在农村田野上“绚丽绽放”。(华官林)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天鹅扎堆过冬的渔村何以“世界最佳”?

  • 河南安阳县:冬修农田水利保丰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有一道看似难以跨越的鸿沟——科技人员通常不熟悉市场、经营和生产,企业经营者往往搞不懂前沿科技。
2024-11-28 02:50
在光通信系统中,硅基调制器是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关键一环,是整个电光信息转换的“心脏”——信息经过这个枢纽来去、流转,高效搭上光的“顺风车”,奔赴不同目的地。
2024-11-28 02:50
“这是智能滴灌系统,能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灌溉量,既让植物不缺水,又能节省水资源。”日前,在重庆市大渡口区慧泉小学,一群小讲解员正在向大家讲解智能滴灌系统的奇妙之处。
2024-11-28 02:50
11月27日10时,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一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光传01、02试验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11-28 02:50
走进永川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一个巨大的视屏映入眼帘。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电子地图及城市各领域管理问题处置进展,大厅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监测、分析和处置,整个永川区的城市运行状况一目了然。
2024-11-28 02:45
近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记者看到一座座农家屋舍的外墙都装有一台设备,连着地埋井,旁边还放着三块光伏板。迎着寒风,记者走进村民康凤英家,一股暖意扑面而来。
2024-11-28 02:40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副教授董二宝课题组联合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于欣格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光栅结构色的触觉感知新方法。
2024-11-27 09:42
清晨,夜晚的寒气还未完全消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六团新开岭镇的青蟹养殖基地旁就围满了人。随着一声令下,捕捞工作正式开始。工人们熟练地捞起蟹笼,一笼笼肥美的青蟹被拉上了岸。
2024-11-27 01:55
26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办的“中国天眼”(FAST)脉冲星科学研讨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11月,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已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
2024-11-27 02:20
记者张晓华从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6日,国产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亚太6E通信卫星正式在轨交付印度尼西亚。该卫星可覆盖印尼全境,为该国提供高性价比的高通量宽带通信服务,助力其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4-11-27 02:20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微纳光子学与材料国际实验室杨建军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有效解决了金属表面极端拒水性持久保持的关键难题。这一突破不仅为超疏水领域开辟了广阔前景,还为基于原子尺度调控的高性能材料表面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
2024-11-27 02:20
曾经,王大军口中的这片地,长期被海水倒灌浸泡,干涸后的土地泛白龟裂,土壤含盐量最高达14‰,酸碱度接近8.5。”牛玉生说,新技术适合规模化施工,创造了低成本、高效率、肥效持久、快速施工的盐碱地改良新模式。
2024-11-26 09:32
科学的传播对象不是少数人,是全体公民,要分门别类地对不同的人群,如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等,有的放矢地开展科普工作。在世界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相得益彰……”  两三分钟五六百字的开场白,其文风是科学性与普及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高度融合;是数学与文学,科学与艺术珠联璧合的典范。
2024-11-26 09:29
近年来,各地高校主动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的紧密合作,积极参与并主导重要科研平台的建设,成果颇丰。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推动学科专业转型发展,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构建融合育人共同体,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培养。
2024-11-26 09:28
当前正值森林草原防火关键时期,森林草原火险形势如何、如何针对性做好防范工作……记者就此采访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
2024-11-26 08:57
乙型流感的宿主相对单一,目前仅在人类和海豹中发现过乙型流感病毒,少量动物在实验条件下可以感染乙型流感,如雪貂或小鼠。
2024-11-26 08:56
专家表示,儿童容易同时合并多种病原体感染,需要根据查体、病情、病原学检测结果、所在地区病原体流行情况等综合分析,进而合理用药。
2024-11-25 16:36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供图  图②:大洋86航次任务期间,潜水器布放前,技术人员拆除“蛟龙”号限位销和潜水器系固。自然资源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供图  图③:执行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开展大洋考察作业。
2024-11-25 09:23
银河系外恒星WOH G64的特写照片。这颗新拍摄的恒星WOH G64位于大麦哲伦星云中,大小约为太阳的2000倍,被归类为红超巨星,是人类已知最大恒星之一。团队还发现了一个紧密围绕该恒星的“蛋形茧”,这种形状可能与垂死恒星在爆发成为超新星前,剧烈喷射物质有关。
2024-11-25 09:21
由于依赖从植物细胞中提取并纯化淀粉,生产纳米纤维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水。此次,研究团队使用静电纺丝的技术,制作出直径仅为372纳米(一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的意大利面,比某些光波的波长还要窄。
2024-11-25 09: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