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4日,记者从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联盟第一届第二次会员大会上获悉,重庆市近日发布了《重庆小面生产企业消毒灭菌技术规范》等9项团体标准,助推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9项团体标准分别是《重庆桃片加工技术规范》《即食柠檬片加工技术规范》《重庆小面生产企业消毒灭菌技术规范》《绿色食品榨菜加工用青菜头质量要求》《NFC柑橘汁加工技术规程》《发酵型脆李果酒加工技术规程》《预制菜万州烤鱼加工技术规范》《开州香米》《麻辣调味品麻度量化及等级划分》。
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是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点打造的3个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包括粮油、肉蛋奶、果蔬、休闲食品、预制菜、火锅食材、中药材7大产业。
“这七大产业发展潜力大,但也存在短板。”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以重庆小面为例,由于缺乏行业标准,半干面技术(即鲜面保鲜)参差不齐,小面产业发展受到影响。
为解决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紧盯肉蛋奶等产业加工业技术创新需求,进行团体标准的创制。经过标准征集、立项评审、意见征集、专家评审等环节,联盟最终制定了这9项团体标准。
比如,针对脆李果酒加工,联盟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基础上,结合重庆市脆李资源特点,制定了《发酵型脆李果酒加工技术规程》,发酵型脆李果酒加工流程和质量标准,为脆李产业的精深加工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联盟还积极发挥“政、产、研、学、用”的纽带作用,针对重庆市食品产业面临的技术难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重点企业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了一批食品绿色高质加工关键共性技术。
其中,“清洁标签熟制预制产品生产关键技术”是把富含胶原蛋白的动物皮,通过物理制备工艺,研制成特殊的胶原粉。使用该项技术研制的胶原粉,可以替代化学保水剂,在保障肉制品口感的同时,使产品具有更好的健康和营养属性,符合“清洁标签”产品的要求,可广泛应用于午餐肉、火腿肠、牛肉干等肉类休闲食品及预制食品中。
截至目前,通过技术攻关,联盟共研发出20余款新产品,涵盖甘薯、柑橘、柠檬、梁平柚、巫溪老鹰茶、万州烤鱼预制菜等地方特色产业领域。同时,帮助1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解决了发展技术难题,提升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下一步,联盟将解决一批企业技术难题,转化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制修订一批团体标准,深入开展“入园进企”技术帮扶活动,为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我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文/记者 赵伟平 实习生 吴金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