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江上“背篓航线”:运行65年,搭载温情从未缺席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重庆观察 > 正文

江上“背篓航线”:运行65年,搭载温情从未缺席

来源:重庆日报2024-11-04 09:48

  10月23日凌晨5点40分,天空星点伴月,夜色未尽。重庆巴南莲花街道大中村中坝岛长江边,已经热闹了起来。水白菜、小葱、茄子……菜农们从三轮车里卸下沉甸甸的背篓、箩筐,等待上船。近来,江边路段整治,实行人车分流,更井然有序。

  6点20分,晨曦微露,对岸,“正富2号”客渡船灯亮,10分钟后准时启航,直奔中坝岛。菜地里的“一手新鲜”,由船运送出岛,又能卖个好价钱了!

  大中村中坝岛四面环水,搭乘“正富2号”,是岛上村民出行和运送蔬菜的唯一方式。运行65年来,这条位于重庆中心城区江上的“背篓航线”从木船进阶到标准化客渡船,历经岁月变换但从未缺席,连接起乡村与城市,也承载菜农们美好生活愿景。

  凌晨4点

  抢早市,没有最早只有更早

  23日凌晨4点,中坝岛上点点灯光之处,菜农们已在菜地开启了一天的忙碌,将刚刚采摘的“一手新鲜”装进背篓、箩筐。

  将韭菜、苕尖打理干净后装满背篓,65岁的万先田背起背篓,就往江边赶,他要去重庆市江津区珞璜镇赶早市。月光照耀水泥路面,投射出他前行的身影。

  6点10分,万先田来到江边看到,早已有邻居等候在此,交流市场最新行情:韭菜5元/斤、小葱8元/斤、苕尖3元/斤、茄子3元/斤……种植大户张前卫这些年没有外出打工,种植的十五六种蔬菜,一年能产七八万斤,年收入接近20万元——在他看来,这是胜过打工的好日子。今年,他家茄子大丰收,摘了2万多斤。当天张前卫也起了个早,开着三轮车将最新采摘的200多斤茄子运送至江边。

  大中村党总支书记廖大全介绍,大中村中坝岛是长江入重庆中心城区第一岛,总面积3.75平方公里,土地平坦肥沃,居住人口4000人,从事蔬菜种植的有800人左右,年产蔬菜4.5万吨,人均年收入3.2万元,被誉为“江上菜篮子”,是中心城区重要的蔬菜基地。

  为方便运输蔬菜,岛上菜农们大多开着三轮车前来。近来,江边路段经过整治,实行人车分流,即使车多人多,也井然有序。

  “我们把菜运出去,既可以在鱼洞卖也可以去珞璜,新鲜又便宜。”张前卫说。

  早上6点

  “背篓航线”上,双向的“不好意思”

  6点20分,江对岸的大溪口码头,灯光照亮江面。

  “船开灯了,要来了!渝北石船的菜农有轨道交通4号线‘背篓专线’,我们也有江上‘背篓航线’——正富2号。”张前卫说着,从车上卸下满载茄子的箩筐,向上船点靠近。

  “正富2号”客渡船上,54岁的船员易中荣正在船尾检查发动机等设备。身为船长的弟弟易中林则走上船头驾驶台,例行开航前的安全自查。

  一切就绪,6点30分,渡船启航,直奔中坝岛。

  3分钟后,渡船平稳靠岸。易中荣取下踏板,扯起嗓子大喊:“天还没亮,大家慢点,踩稳踩实!”有老人前来,易中荣伸过手去,稳稳扶住老人,将其护送上船。一个个沉甸甸的背篓、箩筐,菜农们抬上船往往有些吃力,易中荣总会搭一把手。“种菜的都是中老年人,上下船要留意到。”易中荣说,事关安全,责任在肩,一刻也不能放松。

  上船后,菜农们自发将背篓、箩筐统一放在船头甲板。“座位莫弄脏打湿了,他们难得打扫。”张前卫解释,统一堆放不挤占位置,可以腾出更多空间供大家乘坐。

  “二维码呢?”张前卫追着易中荣扫码,要补2元货票。易中荣也是大中村人,听说补票,有些不好意思,赶紧将二维码揣进兜里:“量又不大,不收了嘛!”张前卫抢过二维码:“这怎么行,人没收钱,茄子200多斤呢!你不好意思收,我不好意思不付。”

  一些不会使用手机支付的老人们,将2元硬币硬塞到易中荣手里,齐声说道:“货票,该收!你们帮忙搬上搬下,辛苦了。”

  下午4点

  哪怕仅1位乘客,也按时开船

  张前卫说,自己今年54岁,自懂事起,就乘坐易家的船出岛,船票从0.5元到1元、2元。现在,政府有了好政策,村民乘客渡船免费,运送大量蔬菜才收取2元货票,但许多村民觉得易家两兄弟开船不容易,即便有时只是背篓装点菜,也主动补上货票。

  记者从莲花街道获悉,为保障岛上村民生产、生活,2019年开始,这条“背篓航线”被纳入水上公交义渡保障,由巴南区政府补助55万元/年,保障其运行。

  “船是我们自行经营的,自负盈亏。经营状况最难的时候,曾想过放弃。现在好了,有了政府补贴,解决了很大一部分资金问题,让我们可以更安心把船开下去,继续服务乡亲们。”易中林介绍,从1959开始,父亲易正富就用木船划着摇橹运送乡亲们进出岛,上世纪80年代末,父亲年迈,他们两兄弟就接过担子,随着时代发展,船只从木船进阶为机动船再到标准的客渡船只,载客量也从最初的10多人扩大到50人。

  “父亲去世时特意交代我们,渡船是乡亲们出岛的唯一交通工具,无论如何,都要安全运营。现在的‘正富2号’,以父亲名字命名,就是为了纪念他,也是提醒我们自己。”易中林说。

  不同于“早高峰”,下午4点,船上乘客只有几位。开船时间一到,易中林依旧开船驶向对岸。掌舵的他胸有成竹:“水深水浅,心里有数。”他还说,责任在肩,别说几位乘客了,哪怕只有1位,也照样按时开船。

  晚上7点

  留船值守,应对夜晚突发状况

  “正富2号”早上6点30分启航,傍晚6点30分收班。上午时段,间隔半小时一班;下午时段,每小时一班。

  在运送最后一班乘客后,易中林走出驾驶台,放松地说道:“下班了!”

  晚上7点,江边夜色弥漫。在做好清洁后,易中荣却没有离开,绕船巡视一周后,他熄灭灯光,来到船尾休息室。为应对突发状况,每晚,船上都会留人值守,定时巡查,兄弟俩轮流当值。

  “选择了这份工作,就不要有怨言。”易中荣说,65年前,父亲就是这样做的,作为儿子的他们,也把工作当成了承诺。

  即使下班,易中林也不能走得太远,更不能大饮大醉。“乡亲们有突发情况需要客渡船,我要随时待命。”他说,自己住的地方,距离码头开车仅几分钟。

  “这么多年来,客渡船历经两代人,从未缺席,也从未迟到。”54岁村民罗泽梅透露,一年365天,易家兄弟俩没有一天假期,哪怕春节,也在船上坚守。这份付出和坚持,太不容易。

  “客渡船没出过一次安全事故。政府还配备了两名安全员,配合易家兄弟,帮助村民安全上下船。”廖大全说,经过专项整治,如今,岛上人居环境换了“新颜”,观光游客越来越多。后续,街道和村委会也将收集更多意见和建议,协调各方,为菜农们创造更多便利。

  巴南海事处鱼洞海巡执法大队副队长王瑞鹏告诉记者,海事部门会定期对“正富2号”船舶进行安检和盯防,确保其性能良好和运行安全,同时开设有船上人员培训课堂,从多个方面,提升其应急处置能力。

  (文/记者 朱婷)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距乌镇峰会开幕还有2天!

  • 熊猫搬新“家” 我国再添一座大熊猫基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2025-11-05 10:59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025-11-05 03:50
近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1-05 04:20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5-11-05 04:20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2025-11-05 04:20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湖北宜昌“石板滩生物群”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复杂三维潜穴系统,
2025-11-03 05:05
秋水长天间,太湖正激荡起智能时代的万千涟漪。日前,以“万物智联,无尽前沿”为主题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办,一场关于万物智联的对话就此展开——人工智能如大脑般睿智思考,物联网似躯体般敏捷连接,当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双向奔赴,万物就有了“感知”,人类正迎来一个全新智能时代。
2025-11-03 05:05
秋冬之际,正是候鸟迁徙之时。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从我们头顶飞过的候鸟,比以前更多了! 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越冬水鸟总数达505.9万只,创最高纪录。
2025-11-03 05:05
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
2025-10-31 10:16
近日,飓风“梅利莎”横扫加勒比地区,成为近年来影响该地区最猛烈的飓风之一。
2025-10-31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