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含“新”量上升 活力持续迸发 一张榜单背后的重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要闻 > 正文

含“新”量上升 活力持续迸发 一张榜单背后的重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

来源:重庆日报2024-10-16 09:58

  10月12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重庆有9家企业上榜,其中龙湖闯进前100名。

  这份榜单,可视为观察一个地方民营经济综合实力的窗口。榜单呈现哪些新变化?重庆如何找到差距、补齐短板,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据背后看趋势

  民营经济含“新”量上升

  记者注意到,重庆有9家企业上榜,与2023年持平,在全国排名第13位、西部第2位,仅次于四川。

  与2019年上榜渝企相比,有8家企业掉出榜单,其中房地产业5家、制造业3家,新进入榜单的2家企业,分别为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与此同时,重庆市榜单入围门槛提高71.9亿元,制造业企业占比由40%上升至56%,新兴产业企业占比由0上升至22%。

  榜单变化,折射出重庆民营经济发展新趋势。重庆社会科学院财政与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谢攀分析称,可以看出,重庆民营经济发展在结构上更加注重聚焦实体经济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上则注重布局新兴赛道、孵化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近年来重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引导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通过走高质量发展路子来提升含“新”量。

  数据背后看效果

  民营经济活力持续迸发

  榜单之外,我们进一步看看重庆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数据。

  2023年,重庆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7932.4亿元,增长5.8%,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7.1%;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分别达到7565家、58524家,分别增长19.2%、36.1%;7家民营企业成功上市,新增上市企业数量排名中西部第一。

  一直以来,重庆坚持以超常规举措培育壮大民营经济,持续完善机制、创新思路、抓实举措,推动民营经济活力持续迸发。

  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方面,重庆召开全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从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支持,切实改善民营企业家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2024年8月末,重庆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6026.1亿元,同比增长12.7%。

  同时,重庆不断增强民营企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质效,尤其是围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计划,积极组织民营企业“组团出海”。

  创新发展方面,重庆鼓励引导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数字重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等重点建设任务,推动民营企业开展绿色化改造。

  此外,重庆还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制定《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连续六年滚动出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案,健全“民呼我为”及“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协调解决企业诉求4800余项,受理吹哨事项1.2万余件,办结率和满意度均超过99%。

  数据背后看潜力

  以深化改革“硬措施”提升“软环境”

  本次重庆上榜企业数量,与沿海发达地区如浙江(106家)、江苏(89家)、广东(50家)、山东(50家)差距较大。

  面对差距,如何迎头赶上?谢攀认为,下一步要继续以深化改革的“硬措施”,提升亲商、富商、安商的“软环境”,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赢得市场主体的口碑、赢得民营企业家的信任,把重庆打造成为内陆地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高地。

  具体而言,首先是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出台重庆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加快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预期。比如,江苏明确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参与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除国家规定必须保持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外,不设置国有股权比例限制。

  其次要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的关键位置,引导民营企业围绕低碳经济、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加速新技术、新产品升级迭代,完善民营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形成协同发展的民营经济创新格局。

  同时,还要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拥抱数字变革,开展“渝商数字行”等活动,实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行动,搭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服务、技术服务和融资服务平台,鼓励重点行业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推进数字化改造,推动民营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文/记者 佘振芳 见习记者 侯月)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贵州龙里油茶生态园迎秋收

  • 甘肃肃南牛羊异地借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由于今年第三季度订单锐减,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公司15日股价大幅下挫,跌幅超过15%。
2024-10-16 10:59
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欧洲空间局(ESA)联合运营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WST),观测到一个在大爆炸后仅7亿年就形成的星系“自内向外”的生长过程。
2024-10-16 10:36
(记者罗云鹏 通讯员王若琳)记者15日从深圳大学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谢和平团队就海水中的氯离子引发副反应和电极腐蚀现象,提出一种新的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策略,将有助于丰富和进一步构建破解海水复杂成分影响的海水电解制氢理论体系和技术框架。其进一步拓宽了谢和平院士团队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技术体系,将为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024-10-16 10:35
智慧粮库里,更多的新科技派上用场,让储粮更加绿色安全。
2024-10-16 10:30
10月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
2024-10-16 05:15
10月14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西阴论坛”“青铜冶铸与夏商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举行。
2024-10-16 05:15
今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与2020年上一轮评审相比,本轮评审拟大幅新增博士点831个。这意味着博士生培养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024-10-15 04:50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2024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案例,一大批具有创新意义、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脱颖而出。
2024-10-15 04:50
10月14日是第55个世界标准日。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为“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中国主题为“强化标准引领,促进高质量发展”。
2024-10-15 05:05
我国探月工程在不断书写月球探测新篇章的过程中铸就的探月精神,既是“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又富有鲜明的新时代特质。
2024-10-15 05:05
14日16时许,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首趟中老铁路“京滇·澜湄线”国际货运列车满载390吨老挝香蕉从云南省昆明市王家营西站驶出,一路向北京市平谷区疾驰,标志着中老铁路国际冷链班列暨“京滇·澜湄线”国际货运列车正式开行,打通了一条连接中国北京、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货运通道。
2024-10-15 05:05
2023年总被引频次进入本学科排名前1/4的中国期刊共有37种,比2022年增加2种;影响因子进入本学科排名前1/4的期刊有149种,比2022年增加12种。
2024-10-14 09:34
最近一个特殊门诊引发社会关注。媒体报道,10月8日,上海某研究机构设立的“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正式开诊。
2024-10-14 04:05
如今,不少城市的地下空间别有洞天。
2024-10-14 04:05
近年来,昭通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平台推动+政策赋能+管家服务”的返乡创业“昭通模式”,推出促进创业就业“二十条措施”。2023年以来,昭通回引6.59万人返乡创业,带动18.64万人就地就近就业。
2024-10-14 04:5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024-10-14 04:50
一颗来自熔融行星核心的铁陨石(左)和一颗来自原始未熔融行星的球粒陨石(右)。当人们在寻找宇宙中其他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时,了解这些挥发性物质是如何被输送到行星表面的知识将至关重要。
2024-10-12 10:01
制出清洁氢气的同时发现3D石墨烯(显微镜图)。这项研究为石墨烯的应用开辟了更多可能性,其中最为重要的用途之一是研制锂硫电池。研究团队随后意外地发现,直径仅为人头发丝千分之一的微型管阵列,在没有外加电源的情况下产生了电信号。
2024-10-12 10:00
邓秀新、刘旭、张守攻、陈温福、金宁一、张洪程、蒋剑春、包振民、张佳宝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走进黑土地,围绕粮食增产、黑土保护等关键领域开展调研。院士们边走边看,对黑龙江省农科院通过优选品种、菌肥培土、大垄密植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措施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2024-10-12 09:57
10月11日10时39分,我国在东风着陆场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搭载的植物及微生物育种载荷、自主可控和新技术验证试验载荷、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社会公益和文化创意载荷等回收类载荷已全部顺利回收。
2024-10-12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