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外出务工到创业成功,李绍玉让非遗苗绣火起来 一根苗绣针,绣出致富“出山路”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重庆之光 > 正文

从外出务工到创业成功,李绍玉让非遗苗绣火起来 一根苗绣针,绣出致富“出山路”

来源:工人日报2024-10-11 09:53

  “您的彭水苗绣作品《砥柱铭》,已被我馆收藏。”10月8日,来自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绣娘李绍玉,将中国国家博物馆发来的收藏证书念了又念。她说:“作品能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真的很开心!有一种被艺术殿堂肯定的感觉。”

  从一名普通外出务工者成长为彭水苗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绍玉不仅获得过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重庆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还用绣花针带领乡亲们走向共富、让苗绣作品走向全国。

  订单式培训带动乡亲就业

  1968年出生的李绍玉,老家普子镇距离彭水县城41公里。这条路,李绍玉走了30余年。

  在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苗绣技艺源远流长。从8岁起,李绍玉就跟母亲一起学苗绣。她和丈夫是相亲认识的,送的定情物就是一副自己绣的鞋垫。

  “1993年的时候,我就想去城里看看。”李绍玉说,由于在彭水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她便前往上海的服装厂打工,没想到一去就是14年。直到2006年,彭水实施人才回引,李绍玉带着她的刺绣本领,回到年少时一直想进的“城”。

  早期在外务工的时候,李绍玉也经常帮老乡介绍进厂,奈何有的老乡不会技能。李绍玉发现,外地服装厂比较缺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在彭水培训后直接输出到厂就业,这样也更能招到学员。于是,她转变思路,决定做“培训+就业”的订单式培训。

  每逢乡镇赶集,李绍玉就和丈夫王光荣赶场发宣传资料,还进村入户招收学员,输送到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的企业上岗。几年下来,通过李绍玉的订单式培训实现就业的员工达4000多人,而且这些务工者都能熟练地掌握操作、制作技术,很受用工方青睐。

  为了带动更多乡亲就业,李绍玉后又成立了荣玉苗家刺绣公司,建立非遗苗绣扶贫就业工坊3个、苗绣展示展览体验馆1个、苗绣传习所1个、乡镇居家灵活就业联络点2个,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苗绣培训,累计培训苗家刺绣学员达2000余人次,带动500多个贫困家庭居家就业。

  织出乡亲们的非遗“共富梦”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苗绣这项主要依靠纯手工刺绣的民族技艺也曾受到冲击。在李绍玉的心中,一直有个让非遗苗绣火起来的梦想。

  2018年起,李绍玉牵头创办苗绣工坊,主要生产香囊、胸针等实用小物件。为了更符合现代简约审美,李绍玉摒弃了绣多绣满的做法,只在枕套、衣服上点缀些许图案。此外,她还将阿依河、九黎城、鞍子苗寨等彭水山水绣成可以捧在手中的苗绣装饰画。这些改进做法,让工坊制品广受欢迎。

  在工坊发展过程中,许多当地民众加入到非遗技艺的传承中来,并以此为机会极大改善了生活条件,村民张小容就是其中一位。经培训后,张小容入职苗绣工艺品公司,有了扎实的技能和稳定的工作,每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与师傅李绍玉合作的绣品还被众多苗绣爱好者收藏。

  一幅联名的“和平精英”18余米绣品价值20余万元,一幅写实的乌江画廊绣品价值100余万元……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定制化作品让苗绣价值实现了最大化。“我们现在的销路很广,在重庆也有自己的展馆。”李绍玉说,目前收到的私人定制订单来自北京、香港、上海、福建等多地。

  李绍玉告诉记者,现在公司年产值达到700余万元,带动居家就业800余人,都是参加就业培训的脱贫户、残疾人等人群,人均日收入能达到80元至100元。

  和苗绣一起走向全国

  2018年,李绍玉的一幅“鸿运当头”苗绣走出了重庆市,被辽宁的一个买家收藏。“这是对我的肯定,也更加坚定了我发展苗绣的决心。”回忆起那时的事,李绍玉依旧热泪盈眶。

  李绍玉的绣品十分注重对彭水当地文化的挖掘。《砥柱铭》本是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晚年书风成熟之后在黔州(今重庆彭水)时所作,为其著名代表性作品。以此为题材,李绍玉和徒弟张小容用3年时间绣出了《砥柱铭》苗绣,作品用线超过1万米。

  在任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时,李绍玉带着《砥柱铭》前往北京,让更多人了解到苗绣文化。如今,彭水苗绣《砥柱铭》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消息在彭水人的朋友圈里被疯狂转发。“自家的作品能被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看到,让每个苗乡人都感到自豪!”李绍玉说。

  在这幅作品的刺绣过程中,令李绍玉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吏干公家如己事。持身清洁,不以谀言以奉于上智”。她说,虽然没有身在“公家”,但现在自己有能力了,就应该尽自己的社会责任。

  “我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我知道,文化需要传承,有能力的人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李绍玉说,现在她每周在青少年活动中心还有两节苗绣课,就是希望让更多小朋友接触苗绣、喜欢苗绣。

  彭水九黎城山脚下的吊脚楼里,李绍玉静坐于绣花桌前,细细摩挲着五彩细线描绘的九黎城,景在人前,绣于画中。她动情地说:“我想用一根绣花针,绣出彭水风情,让更多的人知道苗绣,知道苗乡彭水。一边做职业培训,一边将苗绣事业传承下去。”

  (文/记者 李国 通讯员 赵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

  • 习近平接见新疆各族各界代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