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4长江文明论坛在渝隆重开幕  袁家军出席并宣布开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头条关注 > 正文

2024长江文明论坛在渝隆重开幕  袁家军出席并宣布开幕

来源:重庆日报2024-09-26 10:21

2024长江文明论坛在渝隆重开幕

袁家军出席并宣布开幕

胡衡华高翔张政致辞 王炯程丽华出席

  9月25日上午,以“长江文化建设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出席并宣布开幕。

  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张政在开幕式上致辞。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炯,重庆市政协主席程丽华,中国国家博物馆原馆长王春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总编辑范昀,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重庆市委副书记李明清出席,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辉主持,副市长但彦铮出席。

  开幕式现场气氛热烈。上午9时50分许,袁家军宣布:2024长江文明论坛开幕。

  胡衡华代表重庆市委市政府,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近年来,重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切实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我们着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长江三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重庆段建设为载体,持续加强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着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出一批优秀作品,让长江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着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精心打造“世界山水都市”“壮美长江三峡”“多彩风情武陵”等文旅名片,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长江延绵6300多公里,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我们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在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指导支持下,进一步加强与长江沿线各兄弟省(区、市)的协调联动,共同讲好长江故事、弘扬长江文化,协同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合力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高翔说,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长江,高度重视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部署,为我们推动长江文化建设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本次论坛以长江为样本探讨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辩证关系和逻辑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意义十分重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助推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在重庆走深走实,为将重庆打造成为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长江文化建设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学术支持。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大局,聚焦论坛主题发表真知灼见,为推动长江文化建设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带来新启迪、贡献新力量。

  张政说,举办长江文明论坛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务实行动。文化和旅游部将联合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坚持把长江文化遗产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大力保护传承长江千年文脉,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将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与民生改善、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好文化和旅游综合带动作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2024长江文明论坛由中共重庆市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论坛上,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宣传文化单位、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才,重点围绕文化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江主题文艺精品创作、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等方面开展研讨,更好推动我市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论坛还配套举办第十三届重庆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和“巴歌渝舞献祖国”——重庆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精品展演等。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代表,长江沿线省(区、市)专家学者代表,重庆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重庆市各区县有关负责人参加。

  (文/记者 王翔)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动外国嘉宾参访敦煌

  • 加沙:返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