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探寻重庆摩托车产业“晋级”之路 ——2024中国摩博会新技术新产品新变化观察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汽车·能源 > 正文

探寻重庆摩托车产业“晋级”之路 ——2024中国摩博会新技术新产品新变化观察

来源:重庆日报2024-09-18 11:26

  9月13日—16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人头攒动,2024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以下简称摩博会)在这里举办。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摩托车专业博览会,摩博会全方位呈现了国内全产业链的最新技术和产品。与往届相比,本届摩博会在产品结构、供应链和技术取向方面有了许多新变化,预示着摩托车产业正在经历新一轮上扬期,也为重庆摩托车产业“晋级”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产品差异化

  谋求竞争新优势

  摩博会上,宗申、力帆、无极、银钢、张雪、钱江、奔达等众多头部车企先后发布了最新的拳头产品,特别是在150cc、250cc以上和600cc等排量的仿赛、巡航和都市踏板等主流细分市场,更是呈现出“暴卷”态势。

  记者在现场也发现,许多车企采取了差异化的竞争路线,发布的新品在外观、功能、定位上均特色鲜明。例如,暴风骑士展台推出了一款专门为年轻人打造的电动摩托车S9,该车体型十分小巧,兼具复古与现代元素,最高时速24公里,续航里程可达41公里。

  展台现场负责人介绍,为了保障骑行安全,该车集成了多项智能科技,其中智能中控App支持数据监控、速度调节和轨迹记录等。

  位于N1馆的重庆品牌珠峰钇动力也展示了新产品——全球首款碳纤维超轻高速电摩拿铁01竞技版。该车设计极其简洁硬朗,整车仅有62.5千克,电机峰值功率却达6000W,配备的72V/45AH高倍率锂电池组,在越野、续航、操控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现。

  “本次摩博会,除了大排量、娱乐化的自动挡技术燃油车型外,还有许多具有智能网联特性、设计前卫新潮的电动两轮车型,以及个性化小排量摩托车、电动越野车、电动ADV、电动赛车等车型。”市贸促会副会长杨绪超表示,这为观众带来了更多观展新体验。

  重庆展览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瑜表示,今年,娱乐化的两轮越野车参展企业数量明显增长,华洋赛车、克维斯赛车、立可赛车、普来克赛车,以及电动越野车代表虬龙电动越野、探骊电动越野、阿波罗电动越野等20多家国内头部企业参展,较上届同类参展商数量增加一倍。

  供应链协同

  带动制造业提升

  曾瑜介绍,本次展会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往届零部件参展企业以燃油摩托车为主,而今年则全面覆盖至两轮车产业配套体系,零部件参展企业达到616家,数量创新高。

  记者在多个展馆看到,大多零部件商展台都跟整车厂商展台交错布局,人气完全不输给主机品牌,其中一些零部件企业是首次参展。

  新能安在本次摩博会上发布了坤元系列电池产品,在电量梯度、电压平台及车型适配性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例如,在动力性能上,支持120A持续放电、150A脉冲放电,可轻松应对稳态高速行驶或瞬时提速、攀爬陡坡等,电摩最大续航里程可达200公里以上。

  在奥内斯展台,一颗颗钛合金螺丝十分吸睛,这些钛合金螺丝专门用于摩托车改装,在坚固程度和美观度上具备优势,受到许多摩友的喜爱。

  此外,还有重庆企业自主研发维迈通头盔蓝牙耳机,配套App可实现不限距离、不限人数的车队对讲。“未来之眼”品牌行业首创的安全警示灯,在光亮度、美观度、智能化和使用便捷度等方面独具优势。

  曾瑜表示,各种零部件参展商数量增长较快,与国内摩托车整车制造能力提升,并带动供应链升级息息相关。此外,顺应国家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今年电池、电机、电控等三电头部企业参展阵容空前,也带来更高端、更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为电动车产品的规范安全使用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在骑行装备方面,‘中国造’国产骑行装备品牌正在迅猛崛起,已占据国内消费主力市场。”曾瑜说,在展会上,以LS2、FASEED、摩雷仕、永恒、GSB、赛羽、杜汉、星空骑士为代表的国内头部骑行装备企业均大放异彩。

  核心技术攻关

  对标国际大牌

  推动产业进步的根本是技术,本届展会也充分呈现了创新引领的特征。

  例如,宗申、钱江和本田同时发布了基于“E-Clutch”电控离合器技术的新产品。这项技术通过在手动离合器上增加电动马达,从而可代替车手自动进行离合器杆操作,极大提升骑行的安全、舒适、便捷性,并能够提供媲美专业赛车手的加速体验。

  有业内人士指出,宗申、钱江自主成功研发这项技术,并几乎与本田同时推出了搭载该技术的新车型,意味着国产摩托在该核心技术领域追平国际品牌。

  类似的“技术惊喜”还有许多。例如,参展企业无锡赛盈动力,针对目前摩托车企“油改电”容易遇到的电池安装位置有限、三电匹配复杂、成本高、研发周期长等难点,采用多模共轨技术,实现不受车型和电池限制、周期短、成本低的“油改电”。

  此外,还有摩托车智能弯道辅助射灯、高科技的气囊安全背心、摩托HUD抬头显示系统等。电动化的架构,赋予了摩托更多设计和功能上的开放性、可能性,满足越来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摩博会上,产业链创新引领的特征越发凸显,摩托车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文/记者 白麟)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