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挖“毒瘤”治源头 有力维护重庆政治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重庆市持续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头条关注 > 正文

挖“毒瘤”治源头 有力维护重庆政治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重庆市持续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

来源:重庆日报2024-09-18 11:23

  荡涤黑恶,方可伸张社会正义;守护平安,群众才能舒心安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来,重庆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以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为牵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以下简称《反有组织犯罪法》)实施为契机,在线索核查、依法打击、行业整治、法治宣传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有力维护了重庆市政治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2021—2023年,重庆市刑事案件逐年下降,年均降幅16.8%,群众安全感始终保持在98%以上,群众对扫黑除恶斗争的满意度分别达96.3%、97.2%、97.3%。今年以来,刑事案件、刑事警情同比分别下降41.6%、40.1%。

  及时发现掌握黑恶线索

  2021年至今核查办结750余条线索

  “舒某在大学城违规倾倒土石方,还召集人员殴打阻止倾倒的当地老百姓。”2021年7月,高新区公安分局接到了一条群众举报线索后,立即组织精干警力侦查,并成立专案组对舒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立案侦办。2024年6月18日,经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舒某因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被判有期徒刑2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他组织成员一并依法受到制裁。

  “舒某这个涉黑团伙被彻底摧毁,离不开群众提供的有效线索以及政法机关对线索的深挖彻查。”重庆市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线索核查是持续深入打击黑恶犯罪的源头基础,重庆市把依法及时发现、掌握黑恶线索作为常态化扫黑除恶的关键环节来抓,不断拓展线索收集广度、强化线索挖掘深度,准确掌握黑恶犯罪“态势图”,下好扫黑除恶“先手棋”。

  “对涉黑涉恶线索,我们统一分流转办,实行台账管理。”该负责人介绍,全国扫黑办智能化举报平台下发线索由市扫黑办统一分流转办、督办反馈,市级举报平台接报线索由市公安局统一分流转办、督办反馈。

  在全面强化线索核查方面,注重在重点行业领域整治、矛盾纠纷排查中收集线索,尤其是对行政处罚案件加强串并分析,查找涉黑涉恶蛛丝马迹,认真梳理归类,实行动态管理,对可能涉黑涉恶的案件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同时通过在媒体平台开设举报通道、发布征集线索公告等形式,向人民群众广泛征集相关线索,发动人民群众举报涉黑涉恶违法犯罪行为,形成黑恶势力人人喊打的局面。

  “我们还坚持和完善公安机关线索核查‘三长负责制’,即对每条线索必须作出有无涉黑涉恶犯罪嫌疑的结论,由公安局长、分管刑侦副局长、刑警队长签字上报,确保线索核查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该负责人介绍道。2021年以来,重庆市累计获取黑恶线索800余条,核查办结750余条。

  重拳整治新型涉网黑恶犯罪

  查扣冻涉案资产6.9亿余元

  信息化时代,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不法分子却趁机利用网络信息实施犯罪行为,谢某等涉恶势力组织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3月以来,为攫取非法经济利益,谢某纠集易某等人以合法金融服务类公司为幌子,大肆招募社会闲散人员当催收员,形成了60余人的涉恶势力犯罪组织。该犯罪组织借助网络收集欠款人及其亲友信息,捏造事实对被害人恶意中伤和虚假投诉,借此向被害人施压还款,有组织地实施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活动。记者从重庆市委政法委获悉,近日,该犯罪组织已被重庆司法机关彻底铲除。

  这是重庆市重拳打击整治新型犯罪、守护群众“钱袋子”的一个案例。针对近年来黑恶分子可能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隐蔽性强的新情况新特点,重庆及时开辟全新战场,明确打击方向,加强公检法沟通会商,最大限度统一打击标准和尺度,确保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黑恶案件。

  “我们坚持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是黑恶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一个不凑数。”该负责人介绍,重庆市把打击锋芒对准老百姓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苗头,坚持露头就打、消除后患,重拳出击整治新型涉网黑恶犯罪以及重点行业领域的黑恶犯罪。

  “同时,我们坚持‘严’的一手决不动摇,把依法严惩贯穿到侦、诉、审、执全过程。”该负责人介绍,重庆市始终坚守法治底线,严格依法规范办案,加强统筹、提前介入、统一认识,确保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

  自2021年以来,重庆市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1100余名、破案2600余起,查扣冻涉案资产6.9亿余元。抓获公安部“漏网之鱼”黑恶目标逃犯27人。

  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区域整治

  打掉涉行业领域的黑恶组织51个

  行业乱象是滋生黑恶势力的重要土壤。重庆市紧紧抓住行业领域整治这个“牛鼻子”,从源头上杜绝黑恶势力滋生蔓延。

  今年以来,市交通执法总队开展非法营运整治、中心城区出租汽车整治等,持续营造交通运输领域良好法治营商环境;市委网信办重点聚焦短视频、直播平台、社交平台等进行拉网式巡查,集中整治违法和不良信息;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围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等,常态化开展打击整治;市住房城乡建委持续开展建筑市场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无证施工、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等市场违法行为;市教委推进“莎姐守未”“护校安园”、防欺凌、防性侵等专项行动,全方位守护学生安全;市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加油机计量作弊治理,通过执法人员和技术专家合力攻关,在全国率先攻克加油机作弊执法难题;市委金融办牵头开展消费金融领域非法代理维权摸底排查行动,严厉打击破坏金融营商环境不法行为。

  “我们始终强化行业主管部门预防治理机制,依法落实监管责任。”该负责人介绍,重庆市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区域整治,紧盯交通运输、信息网络、自然资源、工程建设、教育、市场流通、金融放贷等领域。截至目前,全市共打掉涉及行业领域的黑恶组织51个,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800余名,破案1400余起。

  “不仅如此,我们坚持‘边打边治边建’,从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案件中主动发现前端管理问题漏洞,推动健全行业领域监管制度机制。”该负责人介绍,市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办公室修订完善“一案一整治”办法,规范“三书一函”办理,向相关部门发送公安提示函167份、检察建议书48份、司法建议书72份、监察建议书203份,依法推动完善行业监管,“三书一函”按期整改反馈率100%。

  法治宣传见实效

  重庆市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6万余场次

  “各位听众朋友,下午好,今天邀请到检察官为您解读《反有组织犯罪法》……”这是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在市检察院微信官方公众号上倾力打造的普法栏目,其中有丰富的动漫设计、简洁的条幅妙语、生动的视频故事,是我市多形式宣传贯彻《反有组织犯罪法》工作措施的真实写照。

  据悉,全市各部门、各区县把宣传贯彻《反有组织犯罪法》作为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引擎,主动创新,以面对面讲述、大屏循环播放、开通社交平台账号等形式,提高老百姓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度。我市还将《反有组织犯罪法》纳入“八五”普法重点,全面宣传发动,得到社会积极响应。

  如市司法局将《反有组织犯罪法》纳入村(社区)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的法治培训重点内容;江北区在小区门禁、轨道交通站点宣传橱窗、商圈LED屏等位置,循环播放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和《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标语、图片及视频;江津区充分发挥好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作用,重点做好《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现场宣讲;綦江区制作2万份《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折页和1.9万个无纺布口袋向老百姓发放……截至目前,全市已经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6万余场次、直接受众170万余人次。

  重庆市通过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彻底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整治了一批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打掉了一批黑恶势力,重庆治安环境明显改善,社会风气明显净化,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我知道了怎样防范电信诈骗。”市民王大爷告诉记者,现在警察、网格员经常都会在微信群、QQ群提醒,有时候还会上门宣传,大家的防范意识大大提高,再不会轻易被骗了。

  “以前在观音桥逛街时,手机都被偷过,现在经常看见巡逻的民警,心里踏实得很,我为重庆的治安点赞。”重庆市江北区居民李红霞说。

  (文/记者 何春阳)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动外国嘉宾参访敦煌

  • 加沙:返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