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夏日“松弛感”! 请查收这份重庆人的清凉“秘籍”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重庆之光 > 正文

夏日“松弛感”! 请查收这份重庆人的清凉“秘籍”

来源:华龙网2024-08-26 10:03

轨道交通车站内,纳凉休息的市民们。华龙网记者 林红 摄

轨道交通车站内,纳凉休息的市民们。华龙网记者 林红 摄

  华龙网讯 连日来,重庆多地持续高温天气。8月25日,重庆市气象台再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35个地区日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高温天气下,松弛感满满的重庆人都是如何应对的?记者走访多个纳凉点,一探山城人民的清凉“秘籍”。

  25日下午,轨道交通9号线兴科大道站内,温度适宜,在车站纳凉区里,市民们自带小马扎,或围坐闲聊,或安然午睡,孩子们坐在椅子上写着作业……置身其中,非常放松。

  “又凉快又方便,我下午三点钟就来了!”李先生家住附近,他告诉记者,暑假以来,每天下午他都带着孙子来纳凉点歇凉,孙子写作业、看课外书,他就靠墙睡个午觉。“来歇凉的人很多,有时候还可以跟其他人下盘棋,确实安逸!”

  据了解,今年重庆轨道交通车站开放了140个纳凉区,与去年相比新增13个。为给市民提供优质服务,车站工作人员会定时对纳凉区进行清扫、消毒,同时车站也准备了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用品。

  此外,18号线奥体中心站还在现有纳凉区基础上进行全面升级,打造了首个儿童纳凉区。儿童纳凉区设有阅读区、跳房子游戏区以及轨道交通安全飞行区等多个活动区域。小朋友在此可以阅读书籍、玩游戏,并在游戏中了解地铁安全知识,增强安全出行意识。

  除轨道交通车站外,防空洞也是老重庆人们的避暑圣地。这个夏天,为了让市民们凉爽度夏,重庆11个区的39处人防工程纳凉点已有序向群众免费开放。

  每个纳凉点配备有饮用水、桌椅、纳凉须知、防暑药品和国防动员宣传资料,并安排工作人员负责安全和卫生工作,为市民提供贴心服务。坐在洞子里,来杯老荫茶、摇一把蒲扇,喝喝茶、聊聊天,好不惬意。

  高温下,在市民们避暑之时,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人、执勤人员等户外一线劳动者仍然头顶烈日、坚守岗位。为了给户外劳动者送去夏日清凉,重庆也推出暖心举措。

  例如,重庆市渝中区总工会设置了时代天街工会驿站、美专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融汇、协信星光广场、八一路治安岗亭5个免费送水点,为广大户外一线劳动者提供免费用水;通过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全区设立30个工会驿站,供户外劳动者歇脚、乘凉、充电、补给等。

  (文/记者 林红 秦思思 刘艳)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

  • 习近平接见新疆各族各界代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