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庆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头条关注 > 正文

重庆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来源:重庆日报2024-07-24 12:43

  重庆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袁家军主持并讲话 胡衡华王炯出席

  7月23日上午,重庆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书记袁家军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敢为人先的勇气积极探索首创性、差别化改革,加快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加快实现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为全国改革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袁家军、胡衡华分别作传达。王炯,李明清,市委常委,其他市级领导出席。

  袁家军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擘画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蓝图,为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市上下要深刻领会把握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成绩极为不易、极不平凡,再次证明“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维护”的决定性作用;深刻领会把握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深刻领会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重大原则和重大部署,深刻领会把握加强党对改革领导的根本保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会议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纵深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关键变量,努力形成更多“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标志性改革成果,加快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

  ●要聚焦服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造标志性成果,纵深推进“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健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积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成渝地区区域市场一体化、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要聚焦健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打造标志性成果,完善国家重大战略推进落实机制,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做强做大“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奋力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要聚焦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打造标志性成果,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育、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体制机制,完善“416”科技创新布局,加快建设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全面提升重庆在国家创新版图中的地位。

  ●要聚焦完善高水平内陆对外开放新体制打造标志性成果,健全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加强内陆开放综合枢纽节点服务功能和跨区域跨境联动机制,构建通道、物流、产业融合互促高质高效发展新机制,深化外贸体制和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

  ●要聚焦完善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制机制打造标志性成果,持续完善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系统提升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实战能力,加快构建“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健全完善韧性城市建设体制机制,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

  ●要聚焦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打造标志性成果,加快构建完善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体系,以小县大城、强镇带村、强村富民为导向健全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体制机制,优化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健全城乡要素双向高效流动制度机制,加快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

  ●要聚焦深化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标志性成果,深入推动文化领域变革立制,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构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常态长效机制,深化媒情、网情、社情“三情”联动,健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体系,完善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不断激发文化活力动力、增强软实力和城市竞争力。

  ●要聚焦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打造标志性成果,深入推进民生领域集成服务改革,健全就业增收体制机制和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保障体系,健全涉民生领域问题监管和处置机制,完善燃气、水、电等基本民生物资价格政策出台前的科学评估机制,为持续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要聚焦完善美丽重庆建设支撑体系打造标志性成果,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健全以治水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加快剿灭城乡黑臭水体并建立长效机制,构建系统推进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抓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

  ●要聚焦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实践制度体系打造标志性成果,健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健全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健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机制,完善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机制,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范例。

  ●要聚焦完善平安重庆法治重庆建设一体推进体制机制打造标志性成果,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维护国家安全、政治安全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公共安全治理体制,构建全面依法治市体系,更好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要聚焦完善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领导体制机制打造标志性成果,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中央改革部署对接落实机制,健全抓党建带全局制度体系,完善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体制机制,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健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机制,坚持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反对和惩治腐败,完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机制,健全党的领导力组织力提升机制,加快建设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

  会议强调,全市上下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饱满的政治热情、笃定的政治行动,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带好头作表率,深入学习贯彻、深入开展宣传阐释,确保全会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各级各部门要对照党中央改革新部署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抢抓中央改革政策举措密集出台重大窗口期,形成更多承接落实中央改革部署的抓手载体和工作举措。

  ●要持续完善改革配套政策,放大政策上下贯通和联动效应,及时把成熟改革举措固化为法规规章,确保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严格落实改革决策可行性论证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使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相统一。

  ●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鲜明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及时总结推广最佳实践,在全社会营造谋改革、抓改革、促改革的良好氛围。

  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和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负责人,有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负责人等在主会场参会。各区县,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设分会场。(文/记者 杨帆)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

  • 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抵达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