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藏察雅县幼儿园的毕业典礼上 远道而来的“书记妈妈”红了眼眶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教育 > 正文

西藏察雅县幼儿园的毕业典礼上 远道而来的“书记妈妈”红了眼眶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2024-07-20 11:35

  7月12日傍晚时分,太阳西沉,天空灿金。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察雅县第一幼儿园里热闹非凡——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大班孩子的毕业典礼。

  坐在舞台上的,除了这所幼儿园的“书记妈妈”“园长妈妈”,还有一位远道而来的“书记妈妈”——重庆市大渡口幼儿园党总支书记、重庆市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赖天利。

  ▲7月12日,西藏察雅县第一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重庆市大渡口幼儿园党总支书记赖天利与孩子们亲切交流。首席记者 张亦筑 实习生文彦之 摄

  10日,2024年重庆名师赴昌送教活动在昌都市启动,作为名师专家团成员,赖天利走进重庆对口支援的察雅县3所幼儿园开展“结对交流”。12日,恰逢幼儿园毕业典礼,由此她成了特邀嘉宾。

  毕业典礼上,赖天利红了眼眶、几度哽咽。她真切地感受到,多年来,重庆持续开展教育援藏,给当地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变化。

  这里的硬件设施非常好

  和我们没什么差别

  位于幸福西路的察雅县第一幼儿园,是赖天利此行的第一站。

  走进教学楼,赖天利眼前一亮。教室里摆放整齐的桌椅、丰富的教学用具、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教学楼走廊的活动区角,还摆放有藏药、藏戏服饰、青稞和石磨机,孩子们可以近距离感受独具特色的藏族民俗文化。

  “这里的硬件设施非常好,和我们没什么差别!”赖天利一边参观、一边感慨。

  据了解,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特殊阶段,也是成才的启蒙关键期。然而,过去的雪域高原,有些地方幼儿园设施条件落后,有些地方甚至没有幼儿园。

  为了让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更广泛惠及藏区孩子,援藏30年来,一批又一批的重庆援藏干部把建设高质量的幼儿园作为教育援藏的重点工作之一;一拨又一拨的送教团队,为当地幼儿园带来各种各样的教学物资。

  新建察雅县第二幼儿园、重庆幼儿园,实施供暖项目、饮水项目;修建学校机房、配备电教设备……重庆持续投入援藏资金,把标准化幼儿园建到老百姓家门口,为当地孩子解决了“入园难”“入好园”的问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琼孜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察雅县最大的搬迁安置点。该县许多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不宜居之地的群众,被集中安置到这里。

  记者看到,重庆援藏干部不仅在这里建立起了“幸福重庆新村”,让群众圆了“安居梦”,还建立起察雅县第二幼儿园,让当地的孩子实现就近入园。

  过去老师劝说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如今学前教育实现基本普及

  毕业典礼上,150多名大班孩子,身穿特色民族服饰坐在舞台下,活泼可爱,有的四处张望,有的和周围同学聊着天,兴奋、激动,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随后,一群毕业生代表排队依次走上舞台,从“书记妈妈”“园长妈妈”的手中接过毕业证书。

  ▲7月12日,西藏察雅县第一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重庆市大渡口幼儿园党总支书记赖天利为孩子们颁发毕业证书并合影。首席记者张亦筑 实习生 文彦之 摄

  “今天就要毕业了,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心里又高兴又难过。”大一班孩子马雅琪,穿着一身白色连衣裙,站在舞台正中央,自信大方地表达了自己对幼儿园老师和同学的感谢和不舍。活动现场,部分优秀家长也被邀请上台领奖。“三年来,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孩子们变得越来越懂事,越来越能干,各方面都有了不小的进步……”大二班孩子丁巴曲塔的妈妈向巴拉姆,道出了所有家长的心声。

  此刻,坐在舞台上的赖天利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凝视着上台的每一位孩子和家长,始终面带微笑。听着他们的发言,她频频点头。看到向巴拉姆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磕磕巴巴地表达着感谢时,她抬起手,悄悄地抹去眼角的泪水。

  “几年前,我曾来西藏开展培训,去过的地方学前教育发展十分缓慢。”赖天利告诉记者,那时,很多家长对学前教育不重视,除了教学,幼儿园老师日常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走家入户给家长做工作,劝说他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来,接受免费教育。

  “过去,由于农牧民居住相对分散、村落与城镇间距离较长,加上有的父母教育意识淡薄,部分偏远地区的孩子无法及时入学。”察雅县教育局局长曲珠坦言。

  那些年,很多偏远农村的孩子甚至就不上幼儿园,年纪到了,直接上小学。他们的学习习惯、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没有经过启蒙训练,读小学就显得吃力。

  不过,这一次,赖天利心里的担心和焦虑彻底被打消了。“在察雅县的幼儿园,正好遇上他们搞毕业典礼。”赖天利说,现场,她与好几位家长进行了交流,他们对幼儿园都非常认可。一位藏族家长还特地走到她面前感激地说:“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生活,太幸福了!”

  如今,随着教育援藏的深入推进,更多标准化幼儿园的修建,办学条件的改善以及幼儿教师队伍水平提升等,越来越多农牧民观念发生转变,幼儿入园率得到极大提升,学前教育实现基本普及。

  授人以渔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为昌都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是重庆教育援藏的目标。

  近年来,重庆通过“组团式”援藏、柔性援藏等方式,把重庆的优质教育资源送到昌都,与此同时,当地教师也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到重庆学习交流。

  ▲7月12日,西藏察雅县第一幼儿园,重庆市大渡口幼儿园党总支书记赖天利面向当地幼儿园教师作讲座。首席记者 张亦筑 实习生文彦之 摄

  今年5月,在重庆援藏干部、察雅县教育局副局长游彬的组织下,察雅县教育系统的书记、校长、园长等,组团赴重庆参加教育发展论坛,并走进重庆的学校访问。察雅县第一幼儿园党支部书记黄皇,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次送教活动中,重庆名师们又来到察雅县,面向第一幼儿园、第二幼儿园,重庆幼儿园的教师作讲座,分享重庆的好经验、好做法。

  “建文化、育文化,才能塑造高质量教育品牌。”

  “每所幼儿园都有文化墙,但我们要有个性,形成‘一园一特色’。”

  “我们的很多课程内容只是贴在了墙上,一定要和孩子互动起来。”

  ……

  一个半小时,从教30多年的赖天利分享了许多干货,在场的教师们听得十分认真。有的教师拿出笔记本,洋洋洒洒记下了很多页;有的教师用手轻托下巴,直视讲台、凝神思考;有的教师意犹未尽,在讲座的最后,还分享了自己的体会、提出自己的困惑。

  “资源就是课程。这是我们过去忽略的,今后我们要把察雅的特色资源转化为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察雅县第二幼儿园教务处主任嘎珍感叹道。

  “我们的老师大多是按部就班去工作,完成教学基本任务,而没有去思考,如何把一些好的创意融入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力,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道难题。”察雅县重庆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古丽羚坦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听完讲座之后,黄皇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幼儿园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让我们的孩子也能未来不可估量!”

  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

  在记者乘车从昌都市区前往察雅县的路上,蓝天白云之下,水流湍急的澜沧江畔,有这样一句藏汉两种文字的标语:“举全县之力,创教育强县”。

  学前教育,只是一个缩影。这场渝昌跨越1400多公里的“双向奔赴”,让更多藏区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为当地教育的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教育强县,未来可期。

   (文/首席记者 张亦筑 实习生 文彦之)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