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主动照顾好友瘫痪的儿子,鼓励好友重拾生活信心—— 为一句承诺 余家相助彭家32年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重庆之光 > 正文

主动照顾好友瘫痪的儿子,鼓励好友重拾生活信心—— 为一句承诺 余家相助彭家32年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2024-07-19 10:43

  在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街道天生桥社区天生路99号,有这样两家人:门对门、不关门,亲如一家。

  7月18日上午,73岁的余先国走进对面邻居家,帮助瘫痪在床32年的彭飞翻身、排尿。彭飞高位截瘫、双腿萎缩,但上半身依然是个“大块头”。瘦小的余先国挪动他略显吃力,但动作不紧不慢,很有章法。最后一步,余先国在床上铺好两张尿垫,拍拍彭飞的背,两人相视一笑。

  32年来,这样的笑容陪伴彭飞一家共同渡过人生中数个难关。其背后,是一个关于承诺与坚持的故事。

  “不要放弃,我们一起照顾飞飞”

  “我们两家人是有缘分的,我和老彭不仅是工作中的好搭档,更是发小、好友。”余先国说,余家和彭家的缘分起于50多年前。1971年,20岁的余先国和19岁的彭泽勋一起进入重庆第二纺织机械厂上班,又同步谈恋爱、结婚、生子。

  余先国和妻子夏文兰在同一个单位,彭泽勋的妻子戴荣碧工作的厂就在他们对街。那时,4个年轻人玩在一起,时常相约看电影、跳舞、逛街。1981年、1982年,两对夫妻相继生子,两家的儿子也是发小。甚至,连两家婚后分的房子,也是隔壁。

  两个家庭几乎一致的生活轨迹在1992年发生偏离。那一年,11岁的彭飞高烧未愈,被查出患上脑脊髓炎。疾病很快导致彭飞高位截瘫,胸部以下毫无知觉。

  提及儿子刚生病那段时间,戴荣碧用“眼前一片黑暗”来形容。“我们到处求医却无果,看着活蹦乱跳的娃儿瘫痪在床,我和老彭痛苦、绝望,整天以泪洗面,不知何去何从。”

  此时,余先国和夏文兰携手而来:“不要放弃,我们一起照顾飞飞”。这句话带来的力量让戴荣碧至今铭记,“我心头有了底气,有了后盾。”

  余先国和夏文兰没有食言,虽然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帮忙做个饭、带点生活用品或者打扫家里的卫生,但也让彭家的生活负担减轻了不少。

  2002年,工厂员工迁居,两家人的缘分更进一步,做了门对门的邻居。

  “你们安心去治病,娃儿交给我们”

  2007年,戴荣碧不幸患上乳腺癌,余家第一时间知道。“老彭陪戴姐安心去治病,娃儿交给我们”,夏文兰知道彭飞是戴荣碧唯一的顾虑。她反复劝解两人及时就医,并和余先国主动揽下照顾彭飞的活儿。

  于是,在彭泽勋陪戴荣碧手术住院的一个多月里,余先国负责帮彭飞翻身、大小便、洗漱,夏文兰就帮忙收拾屋子,照料彭飞一日三餐。因常年卧床,彭飞上半身颇胖,而余先国只有1米5出头高、八十几斤重,“飞飞胸口以下无知觉,需外力一日三次帮助排尿,是个体力活。”他说。

  一个多月后,戴荣碧出院,回家见到儿子白白胖胖、一身整洁,为感谢好邻居的精心照料,戴荣碧硬是要塞给夏文兰300元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再提钱我就生气了!”夏文兰态度强硬地拒绝了。

  2018年,彭泽勋患癌,看病住院持续半年,余先国、夏文兰依然在家照顾彭飞。

  彭泽勋去世后,余先国一家对戴荣碧和彭飞的照顾便更多了。两家人一起照料彭飞,一起出门买菜,一起聊天打牌,甚至逢年过节都是一起庆祝。回忆起一个个难关,戴荣碧眼里含着泪花,“幸好有他们,让我们还有信心继续生活下去。”

  “他们教我用微笑与苦难和解”

  多年来,两家人每天早上起床后打开家门,晚上睡前再关家门,就连自家的钥匙都交给对方一把。这样,戴荣碧和彭飞在家有啥需要,只要喊一声,余先国和夏文兰就能听见。

  前几天,戴荣碧推彭飞到厕所洗澡,谁料轮椅侧翻,彭飞摔倒在地。戴荣碧大声呼喊,余先国和夏文兰飞奔而来,合三人之力才把彭飞扶起来坐好。

  这几年,戴荣碧每年都会住院一段时间,她不再讲客气,放心地把儿子托付给好邻居。“余叔叔和三妹孃孃非常乐观,他们教我笑对人生,用微笑与苦难和解。”在长辈们鼓励下,彭飞自学了手机、电脑和网络的使用,即便是趴在床上,也能灵活地操控鼠标键盘,研究他喜欢的足球、篮球。

  “我们就是一家人。”余先国说,也许在别人眼中,几十年帮忙照顾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是一件很艰难的事。但在他和妻子心里,两家人之间早已超越血缘,是最亲的“亲人”,这份情谊比任何血缘关系都来得更加珍贵和牢固。“对待邻居能做到这个份上,真是难得。”了解情况的街坊邻居无不为余先国和夏文兰点赞。

  在繁华都市的一隅,这段超越血缘的故事仍在静静流淌。

  (文/记者 张莎 实习生 刘源东)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队首次参加世运会软式曲棍球比赛

  • 河南安阳滑县:文明新风润乡村 基层治理焕新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王建刚守在水田边,脸上的汗连珠落下,在稻秆上摔出水花。在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下,再生稻种植在湖南年推广面积已超400万亩,越来越多种粮大户从中受益。
2025-08-04 09:43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韩文标团队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为揭开双黑洞的形成之谜提供了全新线索。研究团队注意到,若双黑洞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并合,绕第三个天体的轨道运动会产生沿着观测者视线方向的加速度,进而通过多普勒效应改变引力波频率,在信号中留下独特“印记”。
2025-08-04 09:40
经过近10年的持续攻关,研究团队采用单晶石墨作为前驱体,在金刚石压砧内的准静水高压(2亿兆帕)、高温(1400摄氏度)条件下,成功合成百微米级大小、高度有序的六方金刚石三重孪晶样品。
2025-08-04 09:37
现在,深海所的科学家与合作者首次在深渊极限深度中发现了大规模的化能合成群落,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太平洋的深海俯冲带,在海沟中绵延超过2500公里。“我们的分析显示,深渊冷泉甲烷的碳和氢同位素值非常负——指示甲烷是微生物成因,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的。
2025-08-04 09:36
光明日报上饶8月3日电 记者王洋、李玉兰、胡晓军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在蜘蛛物种多样性初步调查中发现了跳蛛科合跳蛛属新物种——婺源合跳蛛。
2025-08-04 09: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