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社区当家人谢兰:访遍家家户户 解决急难愁盼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要闻 > 正文

社区当家人谢兰:访遍家家户户 解决急难愁盼事

来源:光明网2024-07-02 21:33

  编者按

  重庆,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这片70多年前的红岩热土,如今已经蝶变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红岩精神在斗争中孕育,在烈火中永生,更需要在新重庆建设中发出新时代的光芒!在这片热土上,红岩精神已融入各行各业,推动着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重庆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光明网重庆频道推出“红岩耀巴渝”主题报道,挖掘红岩精神在新重庆建设进程中薪火相传的典型故事。奋楫笃行的新重庆,将以红岩精神为指引,扎根巴渝大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谢兰正就着耀眼的白炽灯埋头整理笔记,社区居民刘锦容不知什么时候已悄悄站在她的办公桌前。

  办公桌上有两块并排放置的牌子:一个是“红岩党员示范岗”,一个是工作岗位牌。

  今年55岁的谢兰,在工作中尽心尽责,状态饱满,不了解她的人很难看出她曾做过癌症手术。

社区当家人谢兰:访遍家家户户 解决急难愁盼事

  谢兰。邢家桥社区供图

  以心相交 她成了社区里的知心妹妹

  “你说的那个事,千万不要相信哈,骗人的。”谢兰抬头之间,提高声量叮嘱道。“谢书记,谢谢你,不是你的提醒,我可能就真的上当了!”刘锦容十分感激。

  刘锦容是个苦命人,在婚姻和子女方面遭遇过多重打击,住在邢家桥社区附近。一个偶然的机会与谢兰认识后,大到租房,小到解决家里的难题,她都要来找谢书记。

  前不久,有人声称8000元就能帮刘锦容解决一个难题。刘锦容拿不定主意,找到谢兰当参谋。谢兰提醒她,这是骗局,不要理会。

  刘锦容刚走,社区居民孟吉伦也走进谢兰的办公室。孟吉伦家住邢家桥社区龙寿支路2号,2021年11月,他的老伴被车祸撞成重伤,造成肢体瘫痪。由于他家所住楼房没有电梯,老伴身体肥胖,上下楼得靠几人抬,很不方便。街道和社区每年都组织免费体检,孟吉伦和老伴只好主动提出放弃这一福利。得知这一情况后,谢兰给医院做工作,医生就每次上门体检。

  孟吉伦说,老伴感激谢书记想得周到,还经常抽时间上门看望着老伴,和她聊天,鼓励她好好活下去,她已从心里把谢书记当成了亲妹妹。

社区当家人谢兰:访遍家家户户 解决急难愁盼事

  邢家桥社区组织开展小院议事会。邢家桥社区供图

  带病化解危机 她被称为“弹簧书记”

  2018年10月,谢兰被确诊为肺腺癌。

  当时,邢家桥社区的环境整治工作正处于攻坚的关键时期。每天泡在一线的谢兰将手术时间一推再推。等到样板房做完、第一期整治工程稍有起色后,她才到医院做手术。

  2019年4月4日,谢兰在医院进行了手术。三天后,她从ICU转到普通病房,第一时间就拿起手机处理工作。得知破窗开门和打掉承重墙的户数增加到了14户,她再也躺不住了,匆匆办了出院手续就往整治现场赶。

  “伤口还没愈合,你这样是对自己太不负责了。”面对家人的责怪,谢兰笑了笑,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大家都让我回去,说施工现场灰尘大。”谢兰说,那一刻内心突然被触动,如果不把问题及时解决,心里更放不下,于是,她佯装离开,换了一个路口,转了几圈又回到了施工现场……

  那天,谢兰走路太多,缝合的伤口不知为何被扯裂。加之汗水浸泡和尘土侵入,伤口被感染化脓。

  谢兰带病化解环境整治危机的事迹传开后,感动了许多社区居民,有居民甚至称她为弹簧书记。对这个称呼,谢兰欣然接受。“我就像一根弹簧,面对病魔,我强它就弱,我弱它就强。”说起带病坚持岗位的事,谢兰表示因从小受红岩文化的影响,潜意识里已有了革命先烈宁死不屈,临危不惧的精神。这些年,她从不把身体有病的事放在心上,时间一久,自己就和健康人没有了两样。

社区当家人谢兰:访遍家家户户 解决急难愁盼事

  谢兰(右)和社区群众打招呼。邢家桥社区供图

  不忘初心 咬牙坚持为居民服务到底

  “我身体能康复如初,也与太多社区居民的关怀分不开。”谢兰转身打开办公桌左边的柜子,拿出了铁篱笆刺、藏药、润肺药、止咳药、润喉药等摆放到桌子上,她打趣道:“我的办公室像一个药铺了。”

  这些药,是谢兰动了肺癌手术后,社区居民来看她“顺便”带来的。

  尤其是那一包铁篱笆刺根,是一名刘姓居民,得知谢兰的病后特地从深山里挖来的。由于数量多,她也经常分享给有适合症状的居民,这样你来我往,与社区居民的关系越处越亲近。大家有什么心里话,都喜欢到社区找她说说。借此机会,她把居民的诉求全部记在笔记本上,逐一进行梳理,并一一落实解决。时间一久,她在邢家桥社区传统治理的基础上,以“桥”文化贯穿社区建设,推出了在街道、区等各级政府都具有特色的“六桥同治”工程和“六个一”工作法。

社区当家人谢兰:访遍家家户户 解决急难愁盼事

  谢兰给居民介绍下一步邢家桥社区城市更新改造方案。邢家桥社区供图

  “因为选择,必须热爱。”邢家桥社区工作人员余露说,当看到谢书记带病坚持工作,不少居民常到社区送药,对她嘘寒问暖,自己被谢兰的工作态度和旺盛的人气感染,加之她带人有方,自己渐渐地也爱上了社区工作,“榜样就在身边,我更应该敦促自己向她看齐。”

社区当家人谢兰:访遍家家户户 解决急难愁盼事

  谢兰(右二)与同事接待居民。邢家桥社区供图

  心里装着群众 她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几年前,谢兰刚任邢家桥社区书记时,到一户陈姓居民家走访,开门的女主人把她们让进屋里,哪知刚坐下,刚洗澡出来的男主人听说来的是社区工作人员,立即黑着脸喊“滚出去!”

  吃了闭门羹的谢兰,问男主人为什么这样排斥社区工作人员。男主人告诉她,因为房子漏水,已向社区反映过多次,但被“踢皮球”,几年了问题都得不到解决。谢兰向男主人道歉,第二天维修人员就上门解决了房屋漏水的问题。

  “再次见到他时,他主动给我道了歉。”谢兰说,社区居民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不讲理,只要给他们办了实事,哪怕给一点点,都会被他们牢记在心。

  前些年,盘溪河垃圾淤塞河道,臭味困扰附近居民。街道给社区下了“死命令”整治,要求在半个月内完成。谢兰找到清洁公司,对方称最低需要5万元清理费,但街道只给八千元。谢兰没讲条件,召集社区党员干部和居民代表,发动大家自己动手。从没握过锄头的谢兰,每天带头一起清运垃圾。奋战一个多星期,十多吨垃圾被悉数清理。

  同样,辖区胡杨路因修建出现五六百米的断头路上,垃圾遍地,污水横溢。谢兰用同样的方法,不到一个星期就还给居民一条干净整洁的道路。

  “群众的信任是无价的。”谢兰说,进入社区工作前,谢兰经营运输公司和皮鞋厂,收入比普通上班族高很多,进入社区工作后,虽然钱没挣到,但收获的是内心的充实和精神的富足。

社区当家人谢兰:访遍家家户户 解决急难愁盼事

  谢兰(右一)和社区居民一起参加手工社团。 邢家桥社区供图。

  谢兰在社区工作的岗位上,带病坚持工作这些年,先后获得2019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被同行和干部群众誉为“弹簧书记”“社区书记楷模”。(向姝颔)

  专家点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红岩的历史和经验也再次印证了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弹簧书记”谢兰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亲人的情感,去接近群众;以勤奋的工作去感动群众;以务实的成效去帮助群众,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新时代传承弘扬红岩精神,就是要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紧紧依靠人民,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 丁英顺)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 为中俄关系发展注入新动能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