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坚如磐石带领群众闯出幸福路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要闻 > 正文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坚如磐石带领群众闯出幸福路

来源:光明网2024-07-01 20:14

  编者按

  重庆,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这片70多年前的红岩热土,如今已经蝶变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红岩精神在斗争中孕育,在烈火中永生,更需要在新重庆建设中发出新时代的光芒!在这片热土上,红岩精神已融入各行各业,推动着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重庆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光明网重庆频道推出“红岩耀巴渝”主题报道,挖掘红岩精神在新重庆建设进程中薪火相传的典型故事。奋楫笃行的新重庆,将以红岩精神为指引,扎根巴渝大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毛相林家是一栋木质结构的普通民居,站在他家二楼,可以俯瞰下庄村全景。

  走进毛相林家,屋内家具有点简陋。66岁的毛相林身着白衬衫,胸前佩戴着党员徽章,他一边热情地迎我们进门,一边给80多岁的母亲夹菜喂饭。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坚如磐石带领群众闯出幸福路

毛相林接受采访 于涛 摄

  悬崖抠出一条路

  “老支书,下午有2场宣讲哟。”5月30日,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毛相林接到提醒电话后,看了一下时间,起身带着我们向会场走去。

  ……

  “当年,红岩先辈们为了开辟一条通向新中国的路,连命都可以不要。我们打通了一条出山的路,克服一些困难算什么?”毛相林用这样的反问结束宣讲,让外地来学习的百名党员干部陷入沉思。

  下庄村位于巨大的天坑底部,村里与外面几乎与世隔绝。以前村民出入,只能攀爬一条“挂”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因为交通不便,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500元,属于国家级贫困村。1997年,村委会主任毛相林率领村民向悬崖要路。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坚如磐石带领群众闯出幸福路

资料图片:毛相林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天路 巫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下庄人不能一直当穷汉,就算再难,我也要带头冲一冲。”毛相林在村民大会上鼓劲,“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

  村民拴着绳索悬挂在绝壁上,用钢钎凿孔、铁锹铲土,填上炸药开山……

  “很多人问我,修这条路靠的是什么?我觉得最重要是一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毛相林说,下庄人正是继承了红岩先烈们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靠双手硬生生在悬崖上抠出了一条通往山外世界的路。

  带头开拓致富路

  出行的路通了,致富的路又在何方?

  毛相林见其他村发展蚕桑赚了钱,就买回桑树苗,号召村民种了100多亩桑树、喂了30多张蚕。半年过去了,桑树倒是长得郁郁葱葱,蚕子却死了个精光。毛相林请教专家后才明白,下庄的海拔和气候等自然条件,不适宜种养蚕。

  “蛮干!瞎闹……”面对失败,村民意见很大。毛相林觉得对不起大家,主动在村民大会上作了检讨。

  创业失败,却激发了毛相林骨子里的韧劲。他暗暗发誓,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

  得知曲尺乡每家果农种柑橘一年收入好几万元,毛相林眼热了。这次,他先请教乡政府的农技人员,得到了较为肯定的答复后,又组织部分村民去实地考察,同时向巫山县农委争取支持——送树苗,每种一株柑橘树补助5元、每挖一个定植穴补助20元。很快,全村种植了650亩纽荷尔柑橘。

  可是,柑橘树种了3年,只开花不结果。毛相林想法请来其它区县的柑橘专家查找原因,并自费送儿子去学习柑橘种植技术,学成回来后又无偿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2019年,下庄的柑橘树初挂果,全村柑橘销售收入近20万元。

  紧接着,毛相林牵头成立了柑橘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他垫资购买生物农药、有机肥,统一对柑橘进行肥水、病虫害管理。他还向乡里争取了20万元作为集体资金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投产后收益的80%归农户、15%归村集体、5%归专业合作社。如今,这些柑橘树每年带来200万元的收入。

  “游客开着小车来采摘,柑橘根本就不够卖。”村民刘恒保种了10亩柑橘,挂果第一年就卖了2万多元。2020年进入盛产期后,收入就翻了一倍。

  柑橘见效益了,毛相林又开辟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产业路——650亩柑橘套种西瓜和小麦、南瓜等传统作物,150亩桃园套种西瓜。所有农作物,全部统一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种植,为乡村旅游做好准备。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坚如磐石带领群众闯出幸福路

巫山县竹贤乡下庄天路。重庆市公路中心供图

  发展乡村旅游路

  谈起下庄的未来,毛相林两眼放光,音量明显提高。

  “发展乡村旅游,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该咋办?”毛相林和村支两会一班人商量后决定,先整治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

  全村300多户690人,有19户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急需危房改造。可是,农房改造需要资金,村民们没看到效益,都担心这是赔本的买卖。

  为打消村民顾虑,毛相林带头将自家房屋改造后,办起了村里第一家民宿。改造后的第一年红叶节期间,平均每天能接待上百名客人。一个月下来,有上万元收入。

  有了带头示范,村民积极性高涨。令人欣喜的是,县里也决定投入资金,帮助下庄村民实施民宿改造计划。目前,下庄村已经改造了91栋122户民宿,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村民杨元鼎想开农家乐,但他担心农家乐一建,不但积蓄没有了,还要欠一屁股债。此外,经营农家乐需要人手,杨元鼎的妻子长期生病,孩子们都不在下庄。掌勺、采购、打杂全部请人,增加了成本,他一直犹豫不敢下决定。

  毛相林发现像杨元鼎这样有意愿办农家乐但又条件不足的,还有好几户。他决定撮合几家人合心、合力、合资办农家乐,大家分工协作,既省了钱,又解决了人手问题。村民杨亨双会开车,可以负责采购;袁堂清的妻子厨艺好可以烧饭菜;杨元鼎懂财务能记账。大家一拍即合,这3户人家联合开办的农家乐正式营业,毛相林为其取名“三合院”,当年就创收6万元。

  随着村里农家乐越开越多,寂静的下庄村变得热闹起来了。

  如今,下庄村像杨亨双、杨元鼎这样的农户还有30余户。随着产业的不断融合,下庄的变化越来越大。2023年,下庄村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2万元。

  节省攒钱好“走路”

  结束两场宣讲,毛相林扛着锄头来到地里,一边除草一边和大家摆谈。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坚如磐石带领群众闯出幸福路

宣讲后,毛相林来不及换衣服就扛起锄头到地里干农活。于涛 摄。

  最近几年,毛相林每年都会出去讲党课、作交流近百次。邀请方经常为他安排单独的房间,为了不浪费,毛相林总是要求与人合住。“睡个觉而已,能凑合就行,能节省的就要尽量节省。”毛相林说,自己作为下庄村的当家人,要把村里建设好,发展好,用钱的地方比较多,多攒点钱才好办事。

  “他对自己很抠门,对村民却很大方。”下庄村现任村支书杨元富说,村民蒋远成家两个孩子上学的时候,因手头紧一时交不起两个孩子的生活费,毛相林将300元私房钱硬塞给他,语重心长地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呀!”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坚如磐石带领群众闯出幸福路

毛相林寄语孩子们好好学习。 巫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只有初中文化的毛相林,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2022年2月25日,由巫山县委宣传部、县慈善会和毛相林共同倡议发起的“巫山县慈善会毛相林助学专项基金”在下庄村正式成立。基金主要用于资助下庄因修筑“天路”伤亡村民的家庭、患有重病或残疾村民的家庭以及符合巫山县资助条件的优秀学生,鼓励更多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所学回报乡村。截至目前,基金已资助学生20余名。(于涛)

  专家点评: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是红岩精神的政治灵魂。在风雨如晦的革命战争年代,红岩先辈们从抵御外敌到民族解放,所肩负的使命重担,无一不是荆棘载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在恶劣的斗争环境中战胜前进征途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应对一个个难以想象的风险考验,就在于他们有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毛相林坚持学习红岩革命先辈们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带领村民不惧艰难、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敢闯敢拼,靠双手闯出了一条脱贫路、幸福路。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新时代传承弘扬红岩精神,就是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里,像“红岩革命先辈”那样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不懈追求、和对本职工作的不断超越,笃行坚守,攻坚克难,甘于奉献,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驻心田、照亮奋斗前行路、结出累累硕果。(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郭亮)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建设取得新进展

  •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西安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正式发布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
2025-05-22 21:54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网络的经纬,更是人类文明的基石,而今这张网络正被快速撕裂。联合国也呼吁各国迅速编制与KMGBF目标一致的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2025-05-22 09:44
自然界中,鱼类能在水流复杂多变的水下灵活游动、避开障碍,主要得益于身体两侧能感知水流变化的侧线系统。
2025-05-22 09:42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的奋斗路上,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2025-05-22 04:35
与大科学装置近距离接触,聆听院士专家讲解科学前沿,沉浸式感受神奇的科学现象……近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举办,所属135个单位“开门迎客”,
2025-05-22 04:35
从闽北山乡到广袤神州,科技特派员制度历经20余载深耕厚植,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2025-05-22 03:40
(解读人:王挺,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本文原载于《科普时报》)
2025-05-21 17:56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种群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全球雪豹可划分为两大遗传支系:北部支系和南部支系。基因组水平评估发现,相比雪豹南部支系,北部支系的基因组杂合度和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这些特征与其演化历史及较小的有效种群大小相吻合。
2025-05-21 09:38
我国的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5-05-21 09:43
科学家发现,在线辩论中,GPT-4一类的大语言模型(LLM)如能根据对手的个性化信息调整论据,其说服力将比人类高64.4%。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Francesco Salvi和同事分别将900名美国人与另一个人或GPT-4配对,使双方辩论各种社会政治议题。
2025-05-21 09:40
近日,清华大学李菂团队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天文学家,综合“中国天眼”FAST和南非MeerKAT阵列望远镜的优势,对银河系球状星团进行了高精度的脉冲星偏振普查。
2025-05-21 09:37
人形机器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外形特点,可以在很多工作空间实现与人类相似的工作效能,并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2025-05-21 09:36
研究团队综合了多种来源的观测和模拟证据,揭示了极地关键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北极气温以每十年0.68摄氏度的速率升高,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南极和青藏高原也呈现出明显增温趋势。
2025-05-21 09:35
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几乎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每个过程。
2025-05-21 09:33
科研人员近日首次公布在我国空间站发现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相关科研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上。
2025-05-20 10:24
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肺活量从童年到老年的演变过程。
2025-05-20 10:21
津潍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沪通道和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5-20 10:20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杨荣贵与其在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团队,制备出一种可大规模生产的多级有序穿孔结构铜网,其散热能力优于已报道方案。
2025-05-20 10:19
按照经典理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后,每个子细胞核应当至少获得一套完整的单倍体染色体,以确保细胞正常发育和功能发挥。然而,最新研究却发现,在某些特定真菌中,
2025-05-20 03:55
最新气候数据显示,全球气温仍然极高,2025年将与2024年一道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5-05-19 10:4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