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坚如磐石带领群众闯出幸福路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要闻 > 正文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坚如磐石带领群众闯出幸福路

来源:光明网2024-07-01 20:14

  编者按

  重庆,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这片70多年前的红岩热土,如今已经蝶变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红岩精神在斗争中孕育,在烈火中永生,更需要在新重庆建设中发出新时代的光芒!在这片热土上,红岩精神已融入各行各业,推动着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重庆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光明网重庆频道推出“红岩耀巴渝”主题报道,挖掘红岩精神在新重庆建设进程中薪火相传的典型故事。奋楫笃行的新重庆,将以红岩精神为指引,扎根巴渝大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毛相林家是一栋木质结构的普通民居,站在他家二楼,可以俯瞰下庄村全景。

  走进毛相林家,屋内家具有点简陋。66岁的毛相林身着白衬衫,胸前佩戴着党员徽章,他一边热情地迎我们进门,一边给80多岁的母亲夹菜喂饭。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坚如磐石带领群众闯出幸福路

毛相林接受采访 于涛 摄

  悬崖抠出一条路

  “老支书,下午有2场宣讲哟。”5月30日,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毛相林接到提醒电话后,看了一下时间,起身带着我们向会场走去。

  ……

  “当年,红岩先辈们为了开辟一条通向新中国的路,连命都可以不要。我们打通了一条出山的路,克服一些困难算什么?”毛相林用这样的反问结束宣讲,让外地来学习的百名党员干部陷入沉思。

  下庄村位于巨大的天坑底部,村里与外面几乎与世隔绝。以前村民出入,只能攀爬一条“挂”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因为交通不便,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500元,属于国家级贫困村。1997年,村委会主任毛相林率领村民向悬崖要路。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坚如磐石带领群众闯出幸福路

资料图片:毛相林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天路 巫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下庄人不能一直当穷汉,就算再难,我也要带头冲一冲。”毛相林在村民大会上鼓劲,“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

  村民拴着绳索悬挂在绝壁上,用钢钎凿孔、铁锹铲土,填上炸药开山……

  “很多人问我,修这条路靠的是什么?我觉得最重要是一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毛相林说,下庄人正是继承了红岩先烈们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靠双手硬生生在悬崖上抠出了一条通往山外世界的路。

  带头开拓致富路

  出行的路通了,致富的路又在何方?

  毛相林见其他村发展蚕桑赚了钱,就买回桑树苗,号召村民种了100多亩桑树、喂了30多张蚕。半年过去了,桑树倒是长得郁郁葱葱,蚕子却死了个精光。毛相林请教专家后才明白,下庄的海拔和气候等自然条件,不适宜种养蚕。

  “蛮干!瞎闹……”面对失败,村民意见很大。毛相林觉得对不起大家,主动在村民大会上作了检讨。

  创业失败,却激发了毛相林骨子里的韧劲。他暗暗发誓,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

  得知曲尺乡每家果农种柑橘一年收入好几万元,毛相林眼热了。这次,他先请教乡政府的农技人员,得到了较为肯定的答复后,又组织部分村民去实地考察,同时向巫山县农委争取支持——送树苗,每种一株柑橘树补助5元、每挖一个定植穴补助20元。很快,全村种植了650亩纽荷尔柑橘。

  可是,柑橘树种了3年,只开花不结果。毛相林想法请来其它区县的柑橘专家查找原因,并自费送儿子去学习柑橘种植技术,学成回来后又无偿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2019年,下庄的柑橘树初挂果,全村柑橘销售收入近20万元。

  紧接着,毛相林牵头成立了柑橘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他垫资购买生物农药、有机肥,统一对柑橘进行肥水、病虫害管理。他还向乡里争取了20万元作为集体资金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投产后收益的80%归农户、15%归村集体、5%归专业合作社。如今,这些柑橘树每年带来200万元的收入。

  “游客开着小车来采摘,柑橘根本就不够卖。”村民刘恒保种了10亩柑橘,挂果第一年就卖了2万多元。2020年进入盛产期后,收入就翻了一倍。

  柑橘见效益了,毛相林又开辟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产业路——650亩柑橘套种西瓜和小麦、南瓜等传统作物,150亩桃园套种西瓜。所有农作物,全部统一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种植,为乡村旅游做好准备。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坚如磐石带领群众闯出幸福路

巫山县竹贤乡下庄天路。重庆市公路中心供图

  发展乡村旅游路

  谈起下庄的未来,毛相林两眼放光,音量明显提高。

  “发展乡村旅游,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该咋办?”毛相林和村支两会一班人商量后决定,先整治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

  全村300多户690人,有19户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急需危房改造。可是,农房改造需要资金,村民们没看到效益,都担心这是赔本的买卖。

  为打消村民顾虑,毛相林带头将自家房屋改造后,办起了村里第一家民宿。改造后的第一年红叶节期间,平均每天能接待上百名客人。一个月下来,有上万元收入。

  有了带头示范,村民积极性高涨。令人欣喜的是,县里也决定投入资金,帮助下庄村民实施民宿改造计划。目前,下庄村已经改造了91栋122户民宿,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村民杨元鼎想开农家乐,但他担心农家乐一建,不但积蓄没有了,还要欠一屁股债。此外,经营农家乐需要人手,杨元鼎的妻子长期生病,孩子们都不在下庄。掌勺、采购、打杂全部请人,增加了成本,他一直犹豫不敢下决定。

  毛相林发现像杨元鼎这样有意愿办农家乐但又条件不足的,还有好几户。他决定撮合几家人合心、合力、合资办农家乐,大家分工协作,既省了钱,又解决了人手问题。村民杨亨双会开车,可以负责采购;袁堂清的妻子厨艺好可以烧饭菜;杨元鼎懂财务能记账。大家一拍即合,这3户人家联合开办的农家乐正式营业,毛相林为其取名“三合院”,当年就创收6万元。

  随着村里农家乐越开越多,寂静的下庄村变得热闹起来了。

  如今,下庄村像杨亨双、杨元鼎这样的农户还有30余户。随着产业的不断融合,下庄的变化越来越大。2023年,下庄村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2万元。

  节省攒钱好“走路”

  结束两场宣讲,毛相林扛着锄头来到地里,一边除草一边和大家摆谈。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坚如磐石带领群众闯出幸福路

宣讲后,毛相林来不及换衣服就扛起锄头到地里干农活。于涛 摄。

  最近几年,毛相林每年都会出去讲党课、作交流近百次。邀请方经常为他安排单独的房间,为了不浪费,毛相林总是要求与人合住。“睡个觉而已,能凑合就行,能节省的就要尽量节省。”毛相林说,自己作为下庄村的当家人,要把村里建设好,发展好,用钱的地方比较多,多攒点钱才好办事。

  “他对自己很抠门,对村民却很大方。”下庄村现任村支书杨元富说,村民蒋远成家两个孩子上学的时候,因手头紧一时交不起两个孩子的生活费,毛相林将300元私房钱硬塞给他,语重心长地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呀!”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坚如磐石带领群众闯出幸福路

毛相林寄语孩子们好好学习。 巫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只有初中文化的毛相林,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2022年2月25日,由巫山县委宣传部、县慈善会和毛相林共同倡议发起的“巫山县慈善会毛相林助学专项基金”在下庄村正式成立。基金主要用于资助下庄因修筑“天路”伤亡村民的家庭、患有重病或残疾村民的家庭以及符合巫山县资助条件的优秀学生,鼓励更多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所学回报乡村。截至目前,基金已资助学生20余名。(于涛)

  专家点评: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是红岩精神的政治灵魂。在风雨如晦的革命战争年代,红岩先辈们从抵御外敌到民族解放,所肩负的使命重担,无一不是荆棘载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在恶劣的斗争环境中战胜前进征途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应对一个个难以想象的风险考验,就在于他们有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毛相林坚持学习红岩革命先辈们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带领村民不惧艰难、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敢闯敢拼,靠双手闯出了一条脱贫路、幸福路。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新时代传承弘扬红岩精神,就是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里,像“红岩革命先辈”那样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不懈追求、和对本职工作的不断超越,笃行坚守,攻坚克难,甘于奉献,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驻心田、照亮奋斗前行路、结出累累硕果。(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郭亮)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公众开放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