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庆市委常委会举行会议 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主持并讲话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头条关注 > 正文

重庆市委常委会举行会议 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主持并讲话

来源:重庆日报2024-06-15 09:33

  重庆市委常委会举行会议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研究部署国土空间规划和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

  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主持并讲话

  6月14日下午,重庆市委常委会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实施工作要点、重庆市接受和配合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把握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要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更好发挥国企主力军作用,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深刻领会把握关于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重要要求,加强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开展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加快完善粮食生产支持保护体系,以“三位一体”改革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要深刻领会把握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的重要要求,发挥重庆产业基础良好等优势,“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打造更多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标志性成果,大力营造开放包容、近悦远来的最优科创环境,增强全民科技安全意识和素养,守牢科技发展安全防线,提升科创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紧密结合重庆实际,构建“多规合一”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要完善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好经验好做法,突出功能持续增强国土空间承载能力、自然资源保护利用能力,更好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落地实施,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行业规划、区域和重大领域专项规划有效衔接,更好统筹市和区县两级规划、片区开发、项目建设时序。要聚焦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构建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强化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空间保障,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土地利用和生态环保等因素,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的城镇结构,维护长江生态安全。要加快推动国土空间现代化治理变革重塑,迭代升级市域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加快国土空间治理大综合一体化,全域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国土空间整体智治。要严格落实人口调控、三条控制线、建设用地等核心约束性指标要求,持续健全法规体系、严格监督执法,积极总结推广最佳实践,牢牢守住国土空间开发的红线底线。要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工作体系,制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各类规划落地落实,更好把规划蓝图转化为美好现实。

  会议指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对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一次政治体检。要强化“上游意识”、扛起“上游责任”、展现“上游担当”,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对标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要求,扎实抓好反馈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要加强组织领导持续用力做好生态环保督察“后半篇文章”,强化政治担当,保持思想不松弦不懈劲,清单式做好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要以啃“硬骨头”的劲头高质高效抓好整改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坚持标本兼治,纵深推进市级生态环保督察。要强化督察结果转化运用,紧盯关键时间节点,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用好生态报表和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全域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问题发现机制,持续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标志性成果。

  会议听取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2023年度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有关情况和鲁渝协作工作情况汇报。(文/记者 杨帆)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动外国嘉宾参访敦煌

  • 加沙:返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