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首次公布!重庆大学抗日航空女英烈牺牲时年仅22岁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重庆之光 > 正文

首次公布!重庆大学抗日航空女英烈牺牲时年仅22岁

来源:重庆日报2024-06-06 11:18

  6月5日是重庆大轰炸纪念日,记者从重庆大学了解到,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日前完成首批18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的信息勘误和增补工作,重庆大学1940级体育科学生侯子勤的名字赫然在列。她也成为当前公布的1468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中,仅有的三位女性抗日航空英烈之一,牺牲时,年仅22岁。

  重庆大学图书馆特藏部主任王彦力向记者展示了相关佐证材料,包括侯子勤的成绩单以及她入伍、牺牲等资料内容。

  “当时,重庆大学校园虽远离城区,但也被数次轰炸,其中,1940年最为严重。”王彦力说,1940年6月29日,学校工学院裙楼被炸毁,7月4日更是遭受了二百余枚炸弹的轰炸,除建筑物之外,也有校内人员在轰炸中牺牲,由师生们亲手收殓遗骸、清理废墟。

  ▲1940年被日军轰炸后的工学院一角。重庆大学供图

  “满目疮痍之下,对于争夺制空权的渴望,成为一代青年人的追求与坚持。”王彦力说,投考飞行员、参军上前线成为当时校内热潮,成功参军更是成为荣耀的象征。

  根据档案记录,仅1943年11月至1944年1月这三个月内,重庆大学参军入伍的学生人数就达126人之多。侯子勤也是其中之一。

  ▲《飞将军入伍》。重庆大学供图

  为何侯子勤能成为飞行员?王彦力解释,因为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前期,空中力量减员惨烈而迅速,飞行员增补的频次非常高,对飞行员的身体素质又特别严格,故而各大高校的青年学子成为重点招考对象,“招考飞行员”的通知更是直接下达到了各大学,甚至高中。

  ▲重庆市档案馆馆藏侯子勤成绩单。重庆大学供图

  当时,年仅20岁的侯子勤选择了投笔从戎。在成为正式飞行员前,新招考的年轻人都会经过系统学习才能上战场。让人痛心的是,侯子勤在学习期间发生了意外,不幸牺牲。

  ▲《滑翔班二期生最后的一课》。重庆大学供图

  经与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确认,研究人员表示:“可以确认重庆大学体育科学生侯子勤为英烈碑上发现的第三位女航空英烈”。按牺牲时间顺序,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英烈碑上,鲁美音是第一位为国献身的中国女航空英烈(1914-1940.10.29),郭彩玲(1921-1943.4.20)是第二位,侯子勤(1921-1943.5.18)是第三位。

  这两天,侯子勤的感人事迹也在校园内流传开来,师生们大为震撼。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冯业栋表示,学校将把近百年校史中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深厚的革命文化作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青年学生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红色故事的宣讲者、红色精神的践行者。(文/记者 李志峰)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

  • 习近平接见新疆各族各界代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