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庆2023年行政审判白皮书出炉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90.5%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政务 > 正文

重庆2023年行政审判白皮书出炉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90.5%

来源:上游新闻2024-05-24 10:37

  5月22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2023年行政审判白皮书和2023年重庆行政诉讼十大典型案例。

  据统计,重庆市法院受理各类行政案件19254件。重庆市高法院行政庭庭长苏福介绍,从被诉行政领域看,位居前五位的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城乡建设、资源、公安和乡镇政府,占新收行政诉讼案件总数的76.43%。

  在被诉行政行为中,行政确认、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撤销类,同比上升;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补偿等类,同比下降。

  在重庆市法院开庭审理的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90.5%,同比上升7.3个百分点,长寿、大足、铜梁、梁平等地保持100%。

  在已审结的一审行政诉讼案件中,人民法院判决行政机关败诉640件,行政机关败诉率8.25%,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同时,行政机关在诉讼中变更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调撤2278件,调撤率29.71%。

  本次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既有涉及市场监管、工伤认定、卫生、公安等不同行政管理领域,又包括了行政处罚、公益诉讼、行政确认等多类行政行为;既有涉及民生的工伤认定、非法行医等案例,又有涉及营商环境、公共利益保护等案例。

  典型案例:

  清代民间防御建筑受损 行政公益诉讼防损毁灭失

  平浪箭楼,重庆开州区内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渠口镇剑阁楼村5社。该箭楼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距今已有168年历史,占地面积380平方米,石结构硬山式建筑,小青瓦屋面,属传统巴渝风貌建筑,是重庆地区清代民间防御建筑的典型代表。

  2021年8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检察院在巡查中发现,平浪箭楼房顶破漏、墙壁多处裂缝,且存在村民未经批准擅自进入平浪箭楼内安置炉灶生火做饭,并在炉灶上方木梁铺有大量枯草秸秆情形,给文物造成严重安全隐患。

  为此,该检察院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加大对该文物保护监督管理力度,切实做好文物修缮、保养,消除安全隐患,防止文物损毁、灭失。

  相关部门收到建议后,采取了文物修护等抢救性保护措施,并向开州区检察院进行了书面回复。

  后来,经开州区人民检察院跟进调查,发现平浪箭楼里还堆放了大量生活木柴,屋顶腐烂木梁未修缮,仍存在安全隐患,遂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2023年5月,开州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作出行政判决:责令开州文旅委继续履行对重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平浪箭楼的修缮保养、消除安全隐患、防止损毁灭失的监督管理职责。

  文物保护部门收到判决后,积极履行人民法院判决,并举一反三,全面加强辖区内所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

  (文/记者 徐勤 实习生 智怡宁)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夕发朝至!京港、沪港间开行高铁动卧列车

  • 乌鲁木齐:“游牧文化旅游节”开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2024-06-12 09: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2024-06-12 09:19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2024-06-12 09:17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2024-06-11 14:27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2024-06-11 10: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