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袁家军胡衡华王炯程丽华会见出席第六届西洽会的国内外重要嘉宾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头条关注 > 正文

袁家军胡衡华王炯程丽华会见出席第六届西洽会的国内外重要嘉宾

来源:重庆日报2024-05-23 10:22

袁家军胡衡华王炯程丽华会见

出席第六届西洽会的国内外重要嘉宾

  5月22日下午,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炯,市政协主席程丽华会见了出席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国内外重要嘉宾。

  白俄罗斯明斯克州执行委员会主席图尔钦·亚历山大,中国侨联副主席程学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忠阳,沃尔玛全球副总裁刘墨翰,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宪平,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晓晨等参加。

  袁家军代表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人民对各位嘉宾来渝出席第六届西洽会表示欢迎。袁家军说,西洽会已成为全面展示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成果、推动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促进产业合作的重要舞台。本届西洽会秉持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以“新西部新制造新服务”为主题,将在物流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交流讨论。希望各位嘉宾碰撞思想火花,共享西部大开发成果和重庆推动国家战略落实落地带来的重大机遇。

  袁家军说,重庆的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缩影,充满机遇、前景光明。前不久,习近平主席来渝视察,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对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主席赋予重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战略定位,为重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重庆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发挥比较优势、放大后发优势,找准发力点,扎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发挥“三个作用”,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希望与会嘉宾与重庆一道,相互合作、相互支持,持续增进友谊。重庆将坚持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培育一流营商环境,与全球企业开展精诚合作,更好实现互利共赢。

  与会嘉宾感谢重庆市对活动的精心筹备和周到安排。图尔钦·亚历山大说,重庆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成就令人印象深刻。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同与会各方加强友好交流,共谋合作、共享机遇。白俄罗斯与重庆合作基础坚实、空间广阔,愿与重庆在经贸、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为推动白中两国不断深化合作贡献力量。程学源、张忠阳、刘墨翰等在发言中说,重庆发展空间广阔、营商环境优越,高水平开放格局不断完善,高质量发展态势向上向好。我们将抢抓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机遇,加大在渝投资和项目布局力度,积极宣传推介重庆,在助力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

  有关国家官员、驻华使领馆官员,国家有关部委和兄弟省区市负责人,特别行政区代表,有关央企、地方国企、大型企业和跨国企业负责人,国内外商协会和机构负责人,重庆有关市领导、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

  (文/记者 杨帆)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夕发朝至!京港、沪港间开行高铁动卧列车

  • 乌鲁木齐:“游牧文化旅游节”开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2024-06-12 09: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2024-06-12 09:19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2024-06-12 09:17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2024-06-11 14:27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2024-06-11 10: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