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自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到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十大任务之首,如何精准投放金融资源,让科技金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金”动能,已成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一道“必答题”。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简称中国人寿)充分发挥业务功能和综合金融优势,制定印发《中国人寿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意见》《中国人寿投资支持科技自立自强的意见》等,加速构建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持续丰富产品和服务,满足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2023年,中国人寿科技保险风险保障金额达87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截至2023年末,全集团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存量规模超3300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近1890亿元。
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互动
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周期长、来源稳定、运用灵活的优势,能够很好契合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中国人寿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投资策略,创新投资工具,畅通资金、资本、资产“三资”循环,加快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科技投资供给,为金融、科技和产业三者良性循环和有效互动提供有力支撑。
在债权投资计划方面,中国人寿旗下资产公司2022年至2023年发起设立总规模60亿元的债权投资计划,全力攻坚集成电路芯片领域重大工程;2023年投资先正达集团20亿元,助力推进“种业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股权投资计划方面,2022年为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增资19.9亿元,助力国产CPU、国产操作系统等信创核心支柱的PKS体系建设;2023年携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保投资公司,出资54.86亿元,促进国防工业发展、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在资产证券化投资方面,2023年,中国人寿通过设立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投资三一重工和徐工集团,总额达4.28亿元,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国产化。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绿色投资方面,2021年至2022年发起设立3个股权投资计划,总规模77.96亿元,战略增资国家电投旗下公司,助力光伏、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投资6支清洁能源领域的私募股权基金,总规模343.09亿元,支持国家电投集团、华能集团、中车集团的清洁能源项目建设。
为科技创新全周期注入“活水”
现在,越做越小的芯片成为人类生产生活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阶段的重要助推器。
2023年,“中国人寿—沪发1号股权投资计划”以S份额投资方式受让上海市国有企业所持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投资规模约118亿元,探索了保险资金与政府资金在区域发展、产业扶持方面的接力合作模式,打通产业引导与市场化发展的壁垒,项目有力支持了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副总裁刘凡表示,保险资金可以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可以通过股权投资或非标债权对科创产业园及各类科技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在初步应用及产业孵化阶段开展股权投资。进入相对成熟的产业化阶段后,保险资金则可以通过股权投资、股票投资和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二级市场,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持。中国人寿资产公司作为全集团保险资金运用的主平台,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受托系统内账户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资金规模达1.66万亿元。其中,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2034亿元,支持先进制造业规模879亿元,支持绿色投资规模3948亿元,支持“两新一重”规模3825亿元。
加快发展科技保险和科技信贷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试错成本高、投入大、风险大,亟须建立开放包容的风险分担机制。
中国人寿加强保险产品创新研究,提升服务专业能力,集团旗下财险公司已开发包括首台(套)、首批次新材料、软件首版次保险、知识产权类、网络安全类、生命科学类、航空航天类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类保险等在内的8大类,共40余款专属保险产品及70余款附加险产品,基本形成品类丰富、保障全面、重点突出、贴近市场的科技保险产品供给体系。
以网络安全保险为例,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人寿在多个分公司鼓励研发普惠型网络安全保险,在提供保险保障的同时,增加网络安全的相关风险减量服务。中国人寿财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刘喆表示,为了减轻中小微企业的负担,公司积极探索网络安全保险服务标准化,在上海市经信委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的牵头下,分公司和几家同业共同开展了网络安全保险全流程服务体系的标准化定制,2024年将向小微企业进行重点推广。
“我们需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竞争力,把更多更好的金融资源配置到现代化体系中来。”中国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涛表示,中国人寿将加快数字化转型,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李昊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