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庆首个!秀山这座百年古堰何以入选“世界级”?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要闻 > 正文

重庆首个!秀山这座百年古堰何以入选“世界级”?

来源:华龙网2024-04-08 10:14

  华龙网讯(记者 陈攀 杨淳淇)一条河,两道渠,河水连绵流淌两个多世纪,堰塘石坝依然坚固如新。

  这是坐落于重庆市秀山县武陵山脉之间的巨丰堰灌溉工程遗产,日前,其代表我国入选2024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候选工程名单,为重庆首个。

  从古至今,先辈们筑堰引水灌田、防洪抗旱,留下了战天斗地、造福后人的深深足迹。这座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的古代水利,至今已沿用近260年,仍在发挥灌溉、供水、防洪、生态等功能。

  这样一座古堰为何会出现在秀山,何以入选“世界级”候选?在汩汩流淌的河流中,华龙网记者带你一起探秘古堰的前世今生。

重庆首个!秀山这座百年古堰何以入选“世界级”?  

巨丰堰干渠组成。受访者供图

  历代不断修葺

  古堰百年不衰的秘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流经巨丰堰的一河“活水”,早从清乾隆三十二年就已开始流淌,在崇山峻岭中绵亘数十公里。

  “巨丰古堰自清乾隆修筑之后,历代朝廷均有修葺,工程体系也不断发展完善。自清乾隆至今,较大规模的维修共有10次,这是巨丰古堰延续至今的保障。”秀山县水利局规划计划科科长杨光耀向华龙网记者介绍。

  这样一座百年古代水利工程,为何会出现在秀山?答案藏在秀山农业发展的进程里。

  根据史料记载,元明时期,渝东南地区区域治理实行土司制度,清雍正时期“改土归流”,秀山的“平茶土司”被废,人口增加、农业发展开始提速。

  《秀山县志》记载了当时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平茶地坝,月旗数里,沃壤连塍,以饶衍名一县。其巨丰永丰二堰,并万金之工也,平渠引溉,利润千顷,故附郭西北诸乡,膏腴偁最。

  “巨丰堰在乾隆时期的始建,正是为了满足农业的规模化开发对灌溉的需求。”杨光耀介绍,它的建设和发展支撑了秀山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供应和人口的增加,并对“改土归流”后秀山地区的民族融合和社会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

  可以说,巨丰堰见证了西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是古代丘陵山区科学利用河流的典范,也是武陵山区“桃花源”式田园牧歌的生动写照。

  “立交式”设计

  充分体现古人水利智慧

  一条河,两道渠,碧波轻漾、连绵不断,巨丰堰灌区宛如崇山峻岭之间的一颗明珠,翻山越岭而来。

  入选2024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候选工程名单,为何是巨丰堰?这与其灌溉工程体系有关。

  巨丰堰灌溉工程体系为有坝引水,共有不同时期建造的巨丰、永丰、黄角 3 座拦河坝,引水入两条干渠,灌溉渠道通过 3 座渡槽穿过平江河的两条支流。

  其中,拦河坝、渡槽等主体工程均为砌石结构,尤其是三拱桥渡槽仍保存历史原貌、巨丰堰拦河坝仍保留传统浆砌条石结构,灌溉渠系基本保留历史格局。

  “目前国内的大型砌石渡槽工程大多是 20 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建造,1949 年之前建设的、保存至今的不多且大都规模较小,可以说很罕见!”杨光耀介绍,巨丰堰布局合理、结构科学,是传统引水灌溉枢纽的典范。

  让许多专家学者更为震撼的是,其“高水高灌、低水低灌”的三层空间立交灌溉方式。

  “在不同时期修建的主体结构,渠、河立交、路立交,立体交错,就像一座现代式立交桥!”秀山县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指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主持评选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评选始于2014年。截至2023年,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已达34处,是世界上灌溉类型最丰富、工程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巨丰堰代表重庆入选2024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候选工程名单,也是重庆首个,目前已提交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进行最终评审。

  古堰揽春迎客来

  两个多世纪后仍耀眼

  巨丰堰,最初由劳动者集资修建。

  古代秀山人民因地制宜采用立交规划布局和三个渡槽工程,克服了海拔高差,确保了灌溉效益的最大化。

  历经两个多世纪,当时间的车轮碾过,巨丰堰并没有在历史的洪流中老去,至今仍在发挥灌溉、供水、防洪、生态等功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秀山新建黄角堰,引平江河水为永丰堰补水,不但将灌区面积从近千亩扩大到目前的1.2 万亩,还避免了泥河因缺水断流。

  在古堰所在区域,有许多与水有关的古建筑、古遗址,仅巨丰堰灌溉工程历史遗存就有工程遗存、非工程遗存,以及其他周边遗存三大类。

重庆首个!秀山这座百年古堰何以入选“世界级”?  

碑刻遗存。受访者供图

  如,现存于五拱桥渡槽下五拱桥碑,立碑于咸丰十一年(1861),记载了为保障巨丰堰堰道和五拱桥渡槽安全运行制定的管理制度;永丰堰碑道光十五年(1836)为永丰堰公议管理条规 12 条,规定堰塘的管理组织和为保障水源分配、堰道顺畅的管理条例……

  像这样的碑刻遗存就有6座,体现了古代公共工程受益各方权、责、利的结合,蕴含着深厚的水利文化内涵。

  “作为秀山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我们在巨丰堰保护上做了大量工作,并于2021年3月启动了巨丰堰申报世界古灌溉遗产工作。”秀山县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秀山县博物馆,利用空闲场地和位置优势,巨丰堰灌溉工程遗产展陈馆,采用沙盘模型、展陈牌方式展示了巨丰堰的工程始建、工程发展、主要遗产构成、历史管理机制以及规划的科学性,吸引了许多专家学者前往考察。

  为更好保护这一世界级水利工程,按照《重庆秀山巨丰—永丰堰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2022-2035)》的总体部署,未来的保护措施,还将从遗产本体保护、遗产环境保护,以及史料与民俗的保护上全面展开。

  时至四月,河水潺潺,微波粼粼,古堰湾俨然而立,站在岸边,鞠一把清水,别有一番春意。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昆明:东风坝开合浮桥正式对市民开放

  • 美国联邦政府再“停摆”的首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