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治山、治乡、治城 重庆一路“繁花”背后的生态故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图片新闻 > 正文

治山、治乡、治城 重庆一路“繁花”背后的生态故事

来源:新华网2024-03-19 10:39

  新华网重庆3月18日电(陈雨邓佳星)近日,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红炉村,一片占地近300亩的油菜花海陆续绽放,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赏花游玩。这里曾是一处废弃矿坑。当地通过平整土地、引入水源等一系列措施,让矿坑变花海,成为赏花好去处。

  矿山变花海、乡村变景点、荒地变公园……近年来,重庆通过治山、治乡、治城,不断美化环境,让春日山城一路“繁花”。

    红炉村矿山公园油菜花开,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赏花。新华网 陈雨 摄

  治山 废弃矿坑变美丽花海

  红炉村地处铜锣山和燕尾山之间,森林覆盖率达75%。“别看这里现在是市民喜爱的郊游地,曾经可是‘脏乱差’的废弃矿山。”村民王大爷说。

  巴南区生态环境局局长蒋渝介绍,曾经,粗放的矿山开采模式使这里的生态不堪重负。为保护环境,十年前,当地政府将矿山关停,陆续采取矿坑回填、表土覆盖、植物栽种、边坡整治等工程措施,对矿坑进行生态修复。在废弃矿山的修复中,巴南区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统筹“保护—修复—管控”并进,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筑起坚固的立体绿色屏障。

  2023年11月,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中,红炉村又利用废弃矿坑附近的荒地种植了油菜花。如今,矿山变油菜花海,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游客的增加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

  不只是巴南,近年来,重庆积极推进矿山治理,充分利用矿业遗迹,以规划为引领,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与矿山公园建设协调同步。在修复矿山生态的基础上,对矿区田、水、路、林、村进行提档升级,实现了从废弃矿山到绿水青山的美丽嬗变。

  如今,在重庆,中梁山矿山公园、铜锣山矿山公园等一批废弃矿山已通过生态修复蝶变为踏春赏花地。

    江北区五宝镇李花绽放。新华网 陈雨 摄

  治乡 小山村成都市“桃花源”

  花、水、湖、林……行走在重庆市江北区五宝镇,湖水清澈,鲜花盛开。五宝镇距江北城区中心仅40分钟车程,背靠明月山脉,三面环水、一面环山,是江北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江北区农业农村委农村科负责人廖亚伟介绍,近年来,五宝镇统筹谋划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环境品质显著提升。

  在人居环境治理中,五宝镇结合自然地理环境、资源文化特色、经济状况和村民生产生活需要,在改造中注重保留乡土气息和田园风光,不搞大拆大建,保持村庄原有肌理和格局,体现巴渝乡村风情。“如今,五宝镇农房风貌改造已经全部完成。青山绿水间,农家小舍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点缀着小花园,行走其间,仿佛迈入满是诗意的‘桃花源’。”廖亚伟说。

  江北区生态环境局生态科负责人丁建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五宝镇在长江御临河江岸线实行“密网式”管理,防止污水流入河中。此外,五宝镇还持续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现垃圾治理率达100%。

  环境美了,来五宝镇踏青赏花的人越来越多。五宝镇还依托良好的生态,积极盘活乡村资源,发展“一村一特色”休闲观光农业,让沉睡的农村资源“活”起来、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五宝镇从小山村到都市“桃花源”的转变是重庆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的缩影。2023年,重庆创建巴渝和美乡村示范村107个,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区县创建全面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3.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9%,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轨道交通6号线康庄站旁百塘园内,美人梅盛开,不少市民前来游玩。新华网 耿骏宇 摄

  治城 荒坡“换装”一路繁花

  近日,在重庆两江新区,轨道交通6号线康庄站旁百塘园内,美人梅沿线绽放。市民走出轨道站就可看到粉红花海,感受春日美好。

  居住在附近的市民周大姐介绍,百塘园以前是一片荒废的边坡地,看起来脏乱差。2021年底,当地政府在边坡整治中,栽种了美人梅。如今,成片梅花盛开,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赏花游玩。

  在重庆,像百塘园这样的边坡地并不少见。部分边坡地或杂草丛生,或土石裸露,成为城市的一道“秃斑”。为了增加城市“含绿量”,2019年重庆启动实施“坡坎崖”绿化美化工作,通过绿化美化改善城市环境,拓展市民的日常生活休闲空间。

  截至2023年底,重庆完成坡坎崖绿化美化项目1496个、面积3389万平方米,建成山城绿道257公里,改善了居民身边的“绿色空间”。同时,重庆还建设了134座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和187座口袋公园,全市城市公园达到2200多个,开放共享了全市78个城市公园内的136处绿地,方便市民露营运动、休闲娱乐,让市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诗和远方。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重庆还将重点围绕市街绿化,适当扩大现有三角梅、紫薇、树状月季等种植面积,增加一批本地适生植物,黄花槐、木芙蓉、木槿等开花植物的规模化栽植,努力打造“一路繁花,怒放全城”的山城美景。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如今,重庆的城市“颜值”正在不断提升。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魅力之城、绿色之城正吸引着八方来客。

[ 责编:黎奎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

  • 新生代科研力量助推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