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华访谈 | 全国人大代表朱华荣:中国汽车做对了这些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视频·专访 > 正文

新华访谈 | 全国人大代表朱华荣:中国汽车做对了这些事

来源:新华网2024-03-06 14:25

  新华网重庆3月5日电(邵以南)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实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市场占有率达31.6%。另一方面,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再创新高,全年乘用车出口414万辆,同比增长63.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这也意味着,中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中国汽车产业近年转型升级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何以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逆袭?怎样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今天的“势不可挡”?新华网对话全国人大代表,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通过感知车企的发展,解锁这些问题背后的必然与更多可能。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 新华网发(受访单位供图)

  新华网:您认为中国汽车竞争力大幅提升主要有哪些因素?

  朱华荣: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经过十年努力,中国在新能源产业链相关政策体系已基本完善,中国汽车企业也在新能源产品的打造上实现了全球领先。同时,中国消费者成为了全球最接受新能源汽车的群体,并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快速迭代。

  中国新能源车竞争力大幅提升,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清晰的政策指引。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布局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汽车工业抓住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机遇,强化顶层设计,着力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

  汽车企业坚持技术创新。各大企业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不断提升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我相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走向世界。

  坚持全产业链协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上游供应链的协同创新,保障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整车企业完善产业布局、构建了创新完整的服务新生态;后市场消费者使用端全场景便捷、舒适,使得接受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群体迅速扩大。

  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持续提升。汽车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重构了消费者认知,大大提升了用户出行体验和场景功能,让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与满意度持续提升。

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新华网发(受访单位供图)

  新华网:您说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布局很早,因此具备技术优势。这种优势如何延续?

  朱华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和品质优势逐步显现。为延续这些来之不易的优势,我认为应坚持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不断审视完善现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政策,推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共同发展。对企业来说,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是保持技术领先的核心。

  以长安为例,我们坚定不移加大研发投入,量产应用新技术。全力研发新一代电池,确保国际领先,加速“芯、器、图、核、云、网、天”技术迭代,基于SDA智能环网架构,打造行业领先的高阶自动驾驶体验等。今年我们将举办首届开发者大会,向全世界的生态合作伙伴,开放除整车控制外的服务化软件架构、操作系统、价值链。

  到2030年,长安汽车还将累计投入2000亿元,新增1万余人的科技创新团队。

  新华网: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化、共享化变革正推动全球汽车供应链加速重构。长安汽车怎样进一步扮演好“链长”角色?

  朱华荣:长安汽车坚定不移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助力汽车产业构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生态。

  对外,坚持打造共享共赢的科技生态,与国内外60多家科技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与2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同攻克关键领域难题,朋友圈由传统企业向科技企业扩展,呈现“由硬到软”的变化。

  对内,坚持激发组织和人才活力,成立长安科技、长线智能等创新主体,目前拥有16个技术、产品研发中心,17家科技公司,拥有智能化、软件、新能源等核心人员7000余人,高级专家700余人。

  长安汽车对“研产供销运”全价值链进行扫描,识别薄弱环节,重点通过技术自研、联合开发等方式,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我们不断突破“三电”关键能力,持续锻造长板。电池领域多项技术行业领先。掌握CTP/CTV集成、车云BMS开发等核心技术,电池安全设计及管理能力行业领先。同时,积极开展氢燃料电池、固态电池等技术研究。不断掌握电驱领域核心技术。实现电驱总成及核心部件自制。行业首发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有效解决电动汽车冬季使用难题。电控领域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完全自主掌握整车、电池、电机三大控制器的设计开发能力,其中,“七合一”智能整车域控制器实现七大功能集成,性能、品质和成本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我们坚持自主创新与合作开发“两条腿走路”,逐步提升“软件”方面核心能力。积极推动工业软件自主可控。开展政企合作,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软件标准工作组”成员、“工业软件创新合作中心”主任单位。协同推进操作系统开发应用。联合开发基于Linux和QNX的操作系统,已进入量产应用关键阶段。合力构建地图领域全链路能力。掌握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应用全场景的需求定义、研发、应用能力,且已具备乙级资质,高精地图、数据引擎等技术已量产。

  2022重庆国际车展阿维塔发布会现场,合作伙伴高层合影 新华网发(受访单位供图)

  新华网:长安汽车正在实施“海纳百川”计划。企业在推进全球化方面有哪些新的突破?

  朱华荣: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中国新能源车正在重塑全球汽车格局。2023年,长安汽车全面开启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要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大全球化推进力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通过“本地化”运营,实现快速融入,以全体系出海重新定义中国汽车品牌出海新标准,实现从产品出海到技术出海、产业出海、品牌出海,跃迁进入“中国汽车出海4.0时代”。

  在40年的造车历程中,长安汽车早已建立起“六国十地”的全球协同研发布局,产品已远销全球63个国家和地区,在俄罗斯、沙特、智利、墨西哥等国家,市场销量位居中国品牌前列。

  去年发布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以来,还在曼谷举办长安东南亚品牌发布会,并启动长安泰国基地建设,一期设计产能达10万辆/年,计划在2025年一季度投产,带动产业链协同出海。

  长安汽车的全球化战略,坚持“无基地、不长安;无海外、不长安”,立足“长期主义、绿色低碳、本地运营、发展共赢”,下大力气构建优化全球运营体系,推进本地化运营。

  我们将加强海外市场、渠道、营销、服务四大体系能力,做好全面走向海外准备。全面强化海外市场的需求挖掘、产品供给,健全海外品牌管理规范及机制,构建海外市场质量管理体系。

  构建“1+5+2”全球战略布局,建立东南亚、中南美洲、独联体、欧洲、中东非洲五大事业部,推动本地化运营,为当地税收、劳动力、就业、环保等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短期聚焦战略攻坚市场,快速获取销量;中期关注战略培育市场,做长期准备。

  长安汽车渝北数智新工厂 新华网发(受访单位供图)

  新华网: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也是长安汽车总部所在地重庆,正在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在您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产业生态?长安汽车未来如何参与重庆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的进程?

  朱华荣:目前,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呈现出高质量、向新向上、积极的态势和显著的优势。

  从产销量看,发展势头强劲。重庆市的汽车产销量已经达到了历史性的新高,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突破50万辆,同比增长30.3%,2023年汽车产量位居全国第2名,较2022年提升2名,新能源汽车产值达到669.3亿元,增长34.4%。

  从产业结构看,呈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重庆整车制造基础好,拥有庞大的制造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零部件体系;

  重庆的汽车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如阿维塔、深蓝、赛力斯等品牌不断发展,而且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原先传统的制造体系也在向数智新制造发展。如长安汽车渝北数智新工厂,集成40余项全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技术,新能源产能结构也从原先的几万台、十几万台向现在近100万调整;

  从技术角度看,整体研发投入大,各大领域专业技术齐全。如长安汽车去年就有近140多亿元的研发投入,今年,我们会继续保持销售收入占比近7%的研发投入比例。

  从产业链完善程度看,集群发展水平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重庆市布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3大系统、12大总成、56个部件,加速构建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万亿级产业集群。其中,长安汽车履行好汽车产业链链长职责,全力推进产业链转型升级。发挥链长企业带动作用,把优秀的企业、产品、技术引入到成渝地区;大量采用成渝地区优质供应商资源,长安汽车在川渝地区供应商有250余家,其中四川配套的供应商近50家,主要涉及动力电池、仪表板、内饰板等品类。2023年长安汽车在川渝地区的采购金额约530亿元(未税),同比提升8.8%。

  从基础设施建设和先行先试示范看,重庆也位居全国前列。全市充电站数量累计达到近3千座,充电桩累计建成22万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139个,公共快充桩561个,已基本覆盖高速公路服务区快速补能场景。重庆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累计改造车路协同道路双向730余公里,实现直联车辆5000余辆,长安汽车等企业已在渝累计测试里程超过250万公里。基础设施和示范运行走在全国前列,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长安深蓝SL03 新华网发(受访单位供图)

  为了更好参与重庆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接下来,有几方面工作我们要持续推进:

  以战略为牵引,实现转型升级新跃迁。要以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7.0版为牵引,快速落地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枢”、全球化“海纳百川”三大计划,推进“新汽车新生态”战略,到2030年累计投入2000亿元,新增1万余人的科技创新团队。

  优化产品布局,实现品牌提升新跃迁。坚定以产品为主线,推动长安启源、深蓝汽车、阿维塔三大智能新能源品牌共同发力,构建差异化的品牌价值。2024年我们将陆续投放阿维塔旗下第二款SUV E15、中型轿车 E16、可变形的数智新汽车E07、深蓝硬派SUV G318、深蓝C857、长安启源C798等9款新产品,全面优化长安汽车产品供给结构。

  强化科技创新,实现技术引领新跃迁。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新动力方面,快速突破低温电芯、快充补能等技术难点,打造超低能耗、超高环境适应性、超快补能的长板标签。智能化方面,基于不同品牌,打造差异化的智能标签。同时,聚焦高价值、用户强感知领域,构建智能驾驶、智能交互、智能车控、数字生态四大智能化核心竞争力。设计方面,致力于打造“超世界一流”的造型能力,建立定义、设计、工程化的协同机制,让用户需求与设计理念直通直联、更加契合。

  构建产业生态,实现发展共赢新跃迁。新能源领域,聚焦下一代动力电池布局,坚持技术自主研发和资本合作同向发力,整合全球资源,实现全球领先。智能化领域,加快“操作系统、控制器”等核心能力突破,实现全栈可控能力。前瞻领域,持续开展长安AI大模型研发应用,快速迭代算法模型,提升AI算力,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构建新质生产力。

  推进客户经营,实现服务体验新跃迁。坚持客户“一号工程”,将客户经营打造成长安各品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构建“全球、全品牌、全价值链”的客户服务能力。

[ 责编:黎奎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学报国正当时】走近深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2月16日18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2024-12-17 05:25
自10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48天,先后完成了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轮换、空间站平台维护照料、生活和健康保障、舱外航天服巡检测试、
2024-12-17 05:25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迭代,人类社会已进入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大应用时代。针对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风险问题,需要从数据、安全和管理等角度进行应对。
2024-12-17 09:54
近年来,科学家试图通过抑制促纤维化因子的活性、促进胶原纤维的降解等方式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心肌纤维化情况,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方式。
2024-12-17 09:35
从渤海湾到山东半岛,从长三角到北部湾,我国海上风电可开发量巨大。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海上150米高度、离岸200公里以内且水深小于100米的风能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7.8亿千瓦。
2024-12-17 09:33
12月12日,《科学》发布编辑团队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包括长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预防针剂等10项成果。
2024-12-16 10: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通过硫同位素分析,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同时还对欧洲文物、古建筑和雕像表层黑色硫酸盐壳的形成作出了新解释。
2024-12-16 09:54
11月15日晚11时13分,随着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我国首次将果蝇送上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
2024-12-16 09:52
2024年11月25日,农业农村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若干措施》,为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12-16 09:51
受动物大脑处理信息方式的启发,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团队基于尖峰神经网络开发出一种新型导航系统,有助构建出更智能的机器人。
2024-12-16 09:50
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12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实现陕西电网大型调节电源的新突破。
2024-12-13 04:20
12月12日15时1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5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12-13 04:20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通过补齐技术短板、拉长优势长板、锻造未来新板,推动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12-13 10:21
《自然-医学》12月12日发表年度预测文章,介绍了未来一年可能对医学产生影响的11项临床试验。
2024-12-13 10:16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繁华的都市,那么每个角落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共同维持着这座都市的活力与秩序。后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期间,罗敏敏更是贯彻了跨学科的想法。
2024-12-13 10:15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应用,在疾病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12-12 10:05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技术被用于心脏活动监测,展现出非接触、便捷和高精度的优点,但面临“呼吸谱泄漏”这一重大挑战。基于这两个现象,研究团队将心跳特征提取频段从基频转移到高阶谐波频段,从而有效消除了呼吸谐波的干扰,显著提升了监测精度。
2024-12-12 09:46
“化石研究发现,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随着更多身体部位的化石不断被发现,30万年前华龙洞“居民”的体貌特征逐渐清晰。
2024-12-12 09:45
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等也成为多方发力布局重点。同日,豪森智能(688529)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测试台。
2024-12-12 09:35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携手,首次观察到一类特殊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2008年和2009年,来自法国南巴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半狄拉克费米子的存在。
2024-12-12 09: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