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重庆候选人 | 杨家琼:“清尘天使”爱心救助10余年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重庆之光 > 正文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重庆候选人 | 杨家琼:“清尘天使”爱心救助10余年

来源:华龙网2024-02-28 19:27

  近日,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重庆候选人名单出炉,其中杨家琼等12名(组)候选人入选。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重庆候选人 | 杨家琼:“清尘天使”爱心救助10余年

  来源:华龙网2024-02-27

  华龙网讯(记者 林楠 实习生常涵笑)近日,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重庆候选人名单出炉,其中杨家琼等12名(组)候选人入选。

  杨家琼是重庆市城口县高燕镇卫生院公卫科科长。10年来,她的足迹遍及城口204个村(社区),为3000多名尘肺病患者建立医护台账;10年来,她东奔西跑,让439名患者得到爱心救助。杨家琼曾荣获“重庆好人”“重庆市最美志愿者”“重庆市最美护士”等称号。

  加入志愿服务助患者就医

  2010年,杨家琼成为城口县乡镇卫生院的一员。2013年夏天,她所在的乡镇卫生院住进了一名尘肺病患者,去世时仅30多岁。

  这让杨家琼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了解到当时在城口这个25万人口的小县城就有3000多名尘肺病人,“我要怎么样才能帮助到他们?”

  2013年,《职业病防治法》将尘肺病纳入职业病范畴,这让杨家琼找到了方向。她深知个人力量的渺小,于是便主动申请加入了一个健康志愿服务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此后她便想着各种办法联系公益组织,筹集善款,让病人能及时就医。

  最开始,杨家琼开展志愿工作,入户探访尘肺病患者,但是很多人并不信任她,以为她是骗子。杨家琼并没有放弃,为了取得患者信任,她随身备着身份证明和有关公益组织的宣传资料,一遍遍掏出“证据”给患者们解释。

  久而久之,开始有患者主动联系杨家琼,慢慢地,了解尘肺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帮助筹集善款解患者所需

  白天入户走访患者收集资料,夜晚回家整理上传资料,成了杨家琼近10年来的常态。

  杨家琼记得第一次见尘肺病患者袁作林时的情景。2018年12月的一天,袁作林来到高燕镇卫生院,短短的4段台阶,袁作林就喘着粗气休息了4次,身体状况很差。

  听到这个情况,当天下午杨家琼便带着资料去袁作林家走访,详细地询问了袁作林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得知袁作林有三个孩子,家里很拮据,没钱看病,杨家琼回到家便帮他登记申请“大爱清尘”救助。

  一周后,袁作林的救助申请通过了审核,“大爱清尘”基金会向提供了1万元的治疗费用,还为其3个子女提供了助学金。

  而后,杨家琼便定期到袁作林家,为他检查身体状况送药。

  据了解,在杨家琼和团队其他志愿者的努力下,10年来共筹集善款860余万元,让439名患者得以及时、正规治疗,83名呼吸困难患者得到了制氧机。

  10年来,杨家琼的志愿者星级从一星升到了四星。“帮助患者是一个放飞希望、收获快乐的过程。”杨家琼说,她将一直在志愿者之路上走下去,尽自己所能,为尘肺病患者带去福音、带去希望。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

  • 习近平接见新疆各族各界代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