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3年重庆推进乡村振兴十大亮点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要闻 > 正文

2023年重庆推进乡村振兴十大亮点

来源:重庆日报2024-01-08 10:34

  2023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5年“衔接”过渡期过半,去年重庆乡村振兴工作有哪些亮点?

  1月5日,市乡村振兴局发布了2023年重庆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大亮点,涉及粮食安全、防返贫监测、“四千行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内容,这些重点工作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亮点1

  打下基础,开启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三农”工作新局面

  2023年2月2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为全年乡村振兴工作打下基础,开启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三农”工作新局面。

  会议提出,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守住守好“三条底线”,大力实施“四千行动”,着力打通城乡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通道,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实施“一县一策”推动山区库区强县富民,重点抓好“一区两群”对口协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探索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亮点2

  粮食产量创15年新高,油菜产量实现“十六连增”

  2023年,重庆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定稳粮扩油保障有效供给10条硬措施,全力稳面积、攻单产、提产能。

  去年,重庆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38.9万亩、产量219.2亿斤,粮食产量创15年新高;油菜播种面积为445.4万亩、产量达61.1万吨、单产为137.1公斤/亩,均实现“十六连增”;生猪出栏超过1900万头、蔬菜产量突破2200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58万吨。

  亮点3

  织牢“点线片面”监测网,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2023年,重庆以“社会·渝悦·防贫”应用为载体,不断健全“点上重点监测、线上专题监测、片上四级监测、面上大数据监测”立体防贫返贫监测体系,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重庆配套制定衔接政策130余个,组建1.2万名监测信息员队伍,优化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动态筛查风险点,坚持“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月调度、月清零、月通报,深入开展“大排查大走访大整改”行动,实行“一户一策一责任人”精准帮扶,累计识别监测对象11.5万人,户均享受帮扶措施3.6个。

  亮点4

  “四千行动”全面推进实施

  2023年,重庆全面推进实施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千万农民增收致富促进行动、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

  重庆在全国率先推进以“四改一化”为主要内容的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统筹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0万亩;大力培育“一主两辅”乡村特色产业,形成3+6+X产业发展布局,生态特色产业综合产值达5200亿元;全面推进经营增收、就业增收、财产增收、惠农增收和以城带乡促增收“五项计划”,农民增收渠道有效拓宽;纵深推进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成功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07个。

  亮点5

  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全新开局

  2023年,重庆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纳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一体打造,印发《关于大力度推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黄金十条”支持政策,建立百亿产业生态基金,明确“3334”工作路径;推动企业上规、上云、上市;降低要素成本、物流成本、营销成本;打造100户领军企业、100户成长型企业、100户服务保障型企业;签约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技改一批项目。

  去年,全市规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886家,同比增加50家,预计全年实现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工业产值2500亿元,同比增长3.5%。

  亮点6

  发布全国首个《和美乡村宜居指数》地方标准

  2023年,重庆发布全国首个《和美乡村宜居指数》地方标准,加快形成“1+2”(和美乡村1000指数+和美乡村宜居指数、和美乡村宜业指数)和美乡村建设和评价标准体系。

  在此标准下,重庆以乡村治理为牵引,创新融合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深入运用“三制一化”“三事分流”等有效做法,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6个、示范村60个,市级乡村治理示范镇58个、示范村197个。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连续5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亮点7

  数字乡村发展水平位居西部第一

  2023年,重庆着力打造“渝农大脑”,深入实施6个国家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建成7个单品种全产业链数字信息系统、574个智慧农业基地。全市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达到43.3%,居西部第一。

  例如,重庆“长江治渔”实现视频监控追踪、无人机巡查、执法船艇巡航联动协作,建成全市首个“地块级”农业产业数字化地图,开发“农品慧”等数字化应用,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200亿元。

  亮点8

  渝西八区农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

  2023年,重庆把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作为落实市委“一号工程”的具体抓手,聚焦一体化推进“千年良田”建设、全产业链建设、科技装备升级、和美乡村建设、强镇带村富民,加快推动渝西八区示范区建设。

  渝西八区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61.8万亩,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762.84亿元、占全市39.66%,新建市级智慧农业基地8个,累计创建市级美丽宜居乡村425个、占全市34.3%,“三变”改革试点扩面率60%,国家级农业农村改革事项占全市58.8%,为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

  亮点9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2023年,重庆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常态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夯实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重庆大力实施“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786个乡镇全覆盖建成“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智治体系;实施“头雁领航·强村富民”工程,评比选树100名村(社区)担当作为好支书,动态回引8900余名本土人才在村挂职任职;持续加强驻村帮扶工作,向7941个行政村全覆盖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乡村振兴工作指导员;制定落实“党建统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11条重点措施,推动村与村、村与机关等开展党建联建、抱团发展。

  亮点10

  推进乡村振兴力量广泛汇聚

  2023年,重庆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7864家民营企业对接4884个村,实施兴村项目9208个,投资总额561亿元,捐款捐物25.9亿元;鲁渝协作迭代升级,全年共建103个产业合作园区和100个鲁渝协作示范镇村;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肉类产业周、肉类工业展览会、中国奶业大会、西部农交会、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等国家级展会论坛。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