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开栏语:
从1951年10月至今,从最早在北碚沙坝成立西南工业部采煤工业学校,到如今坐落于江津滨江新城的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回首往昔,不知不觉已走过70年的辉煌岁月。
七十年沧桑砥砺,薪火相传;七十年桃李芬芳,春华秋实。回首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历经沉浮变迁的七十年,几代工程人,风雨兼程,自强不息,发扬“开拓、务实、奋斗、奉献”的乌金精神,砺苦谨信,惟精弘毅,为这个时代谱写一曲壮美华章。
即日起,我们将推出《闪烁的乌金——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系列访谈校友篇》,陆续走访曾在学院洒下青春热血的老校友,抚今追昔,鉴往知来,让“乌金精神”代代相传,继续创造学院辉煌发展的未来。
人物档案:
蒋德崇:1928年出生于四川广安,1954年重庆大学毕业后到校任教,成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第一批采煤专业教师,1991年退休,在长达37年的教学生涯中,历任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导主任、 副校长,完整见证了学院上个世纪的创业奋斗历程。
岁月如金,往事如歌。
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奉献了终生的蒋德崇校长,今年已是92岁高龄,这位跨越了两个世纪的老人,面对访谈,依然精神矍铄,目光如炬,特别是一谈起学校、学生,总有说不完的话。
“到学院(当时称为重庆煤矿学校)之前,我有一段国民党时代小学教员的经历,对教育一开始就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因为痛恨当时政权的腐败,特别期待能在新中国施展自己的抱负。”蒋德崇回忆。
井下劳动八个月没有一个“逃兵”
燃烧自我、奉献自我,是煤的精神,也是以蒋德崇为代表的那一代工程人的最好诠释。
1954年,刚从重庆大学采矿系毕业的蒋德崇,被正式分配到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重庆煤矿工业学校,又称重庆煤校,也就是今天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前身,圆了他的人生梦想。
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学校也刚从北碚迁至重庆沙坪坝区上桥,各方面条件都比较简陋。“那时候每个人干工作想的是报效国家,做什么事都不觉得苦、不觉得累。”蒋德崇回忆,当时煤炭行业人才急缺,学校从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把专业建设放在重中之重。
学院开办之初,就设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煤矿供电等6门专业基础课和井巷工程、煤矿开采学、顶板事故预测预处理、煤矿企业管理等7门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对于一线技能人才非常实用。到1959年,又先后增设地勘、机制、洗选专业,全院专业数增至6个,当年招收新生1500人。
学院采用“基础平台+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尤其是基础性强、规范性要求高、覆盖专业面广的专业技能课程。
“50、60年代,学院的专业技能课程就强调内容要密切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重视应用性和实践性。”蒋德崇介绍,学院会经常组织学生到矿山现场进行“真刀真枪”的岗位实践。到1960年底,学院还陆续建成理化、金工、力学、矿山机械、电工、地质、采煤等10个实验室和一座实习工厂,方便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学好知识。
蒋德崇印象最深的是1958年,有段时间煤炭特别紧张,学校响应政府的号召,紧急征调师生到荣昌煤矿支援,深入井下40多米,参加“真枪实弹”的生产劳动。200多名采煤专业学生,分成两拨和工人师傅一起,从事长达8个月的地下采煤作业。
荣昌煤矿煤层厚度只有50厘米左右,只能人工开采,而且必须斜躺下身体进行采煤作业。每天作业回来,每个人都黑漆漆一身,必须消耗大量肥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近200名学生包括所有女生,没有出现一个“逃兵”。8个月下来,师生用双手刨出了1万多吨优质煤,得到政府、企业的表彰和奖励。
边劳动边学习,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比较普遍,通过生产实践劳动中,磨砺了学院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艰苦奋斗、不怕万难的“乌金精神”正是在那个年代开始萌芽、闪光。
实习学生作业令工程师惊叹
工学结合已经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在50年代,学院就在职业院校中开风气之先河。
1957年—1965年,学院加强知识教学与劳动教学相结合,并提出每学年的生产劳动时间和技术理论教学时间应在6︰4与7︰3之间。此后,学院逐渐出现以实践教学代替课堂理论教学的倾向,课堂理论教学的课时数大大减少。
为保证学生学到必要的理论知识,学院鼓励进行现场教学的改革尝试,采用现场教学方式,边劳动边进行课堂理论教学,蒋德崇也在这个时段开始自己的教学实践创新。
重点结合生产岗位实践需求,蒋德崇注重教给学生很多生产实用知识,比如巷道怎么设计,水电怎么安装,煤层怎么开拓,怎么支扶保证安全。很多时候,他亲自带着学生到附近矿上、铁路隧道上实地查勘,现场教学,再试着画图设计,学生就很容易掌握。
除了加强现场教学、工学结合,学院还非常注重启发式教学。
60 年代初期,学院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领会和掌握毛主席倡导的教学方法,反对填鸭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并逐渐形成讲课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与练习相结合、与复习相结合,组织学生预习与提出问题讨论相结合,学生自学与教师重点归纳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的大胆探索,使学院教学改革卓有成效。
蒋德崇回忆,南桐矿务局红岩煤矿有个工程师,有一次请前去实习的学生画矿井巷道断面图,这个矿井巷道异常复杂,各种形状的都有,但学生硬是花了两天时间交出来,一笔一划工整、漂亮,让工程师对煤校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超强的学习能力赞不绝口。
50-60年代这一批学生工作后大都表现优秀,有很强的发展后劲,大部分学生后来成为不少煤矿企业的矿长、科技专家,分布到云贵川各个煤矿企业,成为煤矿事业的骨干力量。其中一位学生李先才,成为四川一家煤矿公司的总工程师,改革了不少传统工艺,获得了国家中青年科技专家奖。
据统计,建校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11万余名专业人才,多数毕业生已成为企事业单位技术和管理骨干,在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的大型煤炭企业中层以上技术和管理干部中,毕业生占70%以上,被誉为西南地区煤炭行业的“黄埔军校”。
不得不说,50-60年代的教学改革为学院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跨越70年的深情告白
90年代初,蒋德崇从副校长岗位正式退休,终其一生都奉献给了学院。回首学院沧桑巨变的70年,特别是看到学院搬迁到江津后全新的校容校貌,让他多次感叹不已。
“单看专业建设,学院已经从成立之初专业课程仅仅开设7门,到21世纪初开设258门,完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蒋德崇自豪地说。目前,学院开设有覆盖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土木工程、财经商贸、艺术设计等10个专业大类50余个专科(高职)专业。这些专业紧跟重庆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向,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19年6月10日,当时已是91岁高龄的蒋德崇,受邀回到学校,与一群20来岁的大学生一起,拍摄祝福祖国的快闪视频。他们深情高唱《我和我的祖国》,用歌声表白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用歌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在快闪现场,作为建校的亲历者之一,蒋德崇还饱含深情地向在场师生讲述了一路艰辛坎坷的建校史,讲述学校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虽值耄耋之年,老人对祖国的那份爱,对学校、对师生的关切,隔着屏幕都能传递、感染每位师生。
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乌金精神”在蒋德崇老人身上得到最好的诠释,也会如同那场跨越70年的歌声,一代代传承,在更多师生身上熠熠生辉、永不磨灭。
(供稿: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七十年校庆校友访谈组 冯焰勇 李达毅 马旭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