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旅融合促发展 武陵片区好风光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旅游 > 正文

文旅融合促发展 武陵片区好风光

来源:重庆日报2021-05-26 17:4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文旅融合促发展 武陵片区好风光

  ——写在2021·中国武陵文旅峰会召开之际

  本报记者 韩毅

  千水泛绿,万山披彩……春夏之交,搭乘渝怀铁路的列车,穿云破雾,追风逐光。

  从花开亿年的叠石花谷走过、在古韵悠长的濯水古镇吃一碗“马打滚”、到懒坝体验生活即是艺术、到蚩尤九黎城读苗族迁徙史,亦或爬上川河盖观赏悬在云端的花园……崔巍武陵、逶迤乌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有时都感觉很恍惚,像在做梦!”酉阳板溪镇扎营村村民胡聪明,脸上的皱纹刀刻一般,绽放得像花儿一样。他家地处曾经的国家级连片特困地区腹地。如今他家的农房已变客房,取名“花海小筑”,年收入超过20万元。

  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让生态释放更多发展动能,加快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山风景明珠已开始闪耀夺目光芒。

  5月26日—28日,2021·中国武陵文旅峰会在武隆举行。重庆、湖北、湖南、贵州四省市首次跨区域合作,推进区域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协调发展,将进一步加快把武陵山区域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生态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

  武陵山片区

  峰岭叠彩景致如画

  寒武纪叠层石砌石成景,土苗小楼绿树掩映,色彩斑斓的鲜花点缀其间……走进胡聪明所居的村庄,自然遗迹、传统人文和现代艺术在酉阳叠石花谷不期而遇。

  “石与花,一刚,一柔,令人想起爱情,想起一封千古情书:‘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在四季与叠石花谷之间,我们负责浪漫。”本土作家彭鑫如是形容叠石花谷带给他的震撼。

  不光是彭鑫,重庆诗人吴沛最近也踏上了武陵山区之旅。在懒坝国际文化艺术度假区,一幅名为《大地从天而降》的巨型壁画,让他看到了隐居在生命中的色彩和疯狂;走进“爱的小径”,让他释放童真,回到遥远的过去;在竹音剧院,300多种拟物化的竹子声音乐器,敲出他心中的滚滚红尘。

  “在这里,你听得见花开的声音,听得见云彩的低语,时间是静止的,苍茫的远山也是。你会因四季花海而陶醉,也会被国际顶级艺术大师们的杰作深深震撼。”他说。

  事实上,这两个景区只是武陵山片区近年全新打造的新景区。山水的成就,历史的沉淀,早已造就武陵山片区一颗颗山水人文风景明珠。

  “武陵”作为行政区划的名称始于汉代。清代诗人翁若梅曾写下《涪江舟行抵武隆》一诗,赞叹“蜀中山水奇,应推此第一”。唐朝李氏宗室、长孙无忌曾驻足于此,宋代诗人黄庭坚也曾被贬于斯。

  这里还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的聚集地。位于涪陵区的小田溪巴王陵遗址,是重庆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大规模的巴文化最高等级贵族墓地。如今,走进当地的土家村寨,热烈的摆手舞仍古韵萦绕。

  1984年,著名画家吴冠中来到酉阳龚滩古镇写生,创作了名画《乌江小镇》,赞曰:“这里是唐街宋城,是爷爷奶奶的家。”此地遂成国内外美术学子心中的圣地。

  这里还走出了赵世炎、万涛等革命烈士。南腰界红三军司令部旧址,乌江沿岸的红军渡、红军码头等革命遗迹,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筚路蓝缕。

  来自市文化旅游委数据,集自然山水、历史人文、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武陵山片区,如今已成功打造了涪陵区武陵山大裂谷、816地下核工程文化遗址,武隆区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白马山,彭水县阿依河、蚩尤九黎城,黔江区阿蓬江神龟峡、蒲花暗河、濯水古镇,酉阳县龚滩古镇、桃花源,秀山县洪安边城、川河盖等景区。其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市级旅游度假区3个,国家5A级景区4家、4A级景区20余家。

  今年“五一”期间,地处武陵山区的武隆、黔江、彭水、酉阳、秀山、石柱接待旅游人数合计超过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7亿元,成绩骄人。

  抓重点补短板

  推动高质量发展路越走越宽广

  大山大水造就了武陵山片区的绝美风光,但也阻隔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是当地盛行已久的一句谚语。

  何以脱困?多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武陵山区加快发展。如,2009年,在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协调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领地区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组织编制区域发展规划,促进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陵山区各地政府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区域合作,先后成立了湘鄂川黔边区(县、市、区)政府经济技术协作会、渝鄂湘黔毗领地区民族工作协作会、渝鄂湘黔县市区(书记县长)经济发展研究会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虽然发展成绩令人欣喜,但一些瓶颈也亟待突破。如,品牌打造缺乏差异化、整体性,多以峡谷、溶洞、土家族苗族风情等资源为主,旅游协同发展较差、旅游同质化竞争激烈,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武陵山旅游品牌影响力。

  景区普遍重观赏、轻体验,旅游乘数效应发挥不明显,体验性产品匮乏,深度开发还不够,亟待优产品、提品质。

  各区县景区之间的快速通道较少,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尚未形成,文创产品研发不够深入,夜间文旅消费占比较小,“过境游”到“腹地游”转化不足,一日游旅游线路产品占比高达65%以上,旅游要素不完善、不丰富等。

  武陵山区充满灵性、至纯至美的人文风景,近年来再次吸引人们的视觉回归。

  去年,市发改委、市文化旅游委等6个市级部门,渝东南武陵山区的黔江、涪陵、武隆等6区县和忠县、石柱县,重庆旅游集团等9个文旅开发企业,以及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等6家金融机构,共同签署了《乌江画廊文旅示范带建设多方合作框架协议》,以乌江水景为牵引,突出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山水相映等特点,依托水工程、水设施、水资源和水历史,建设公园、科普园等,发展水上运动、游艇观光、漂流运动等,推动全域旅游融合。

  今年,我市又成立了武陵山文旅发展联盟,围绕共商发展规划、共建重大项目、共享发展资源、共推文旅品牌、共同招商引资、共创发展氛围等,加强协同联动、完善保障措施,在政策、项目和资金投入上加大支持和帮扶力度,推动渝东南武陵山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此外,我市还组建了国有公司——重庆武陵文旅融合发展有限公司,以“建大平台、创大品牌、联大市场、畅大通道”为重点,深耕武陵山区文旅场景,积极承接文旅新业态、新形态、新产业示范应用,构建“联盟+平台公司”双轮驱动运行模式,全面加强与黔东北、鄂西、湘西等区域合作,串点成线、串珠成链、连片成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性融合化发展格局。

  释放更多发展动能

  加快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

  “渝东南武陵山区是我市最具原生态、最具民族风情、最具神秘特色、最具旅游发展潜力的地区。”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市将走文旅融合型高质量发展路子,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促进理念融合、业态融合、品牌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努力把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建设成为民族风情浓郁、自然生态美好、生态经济富足、人民生活幸福的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使之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一是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体系。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充分发挥“交通+旅游”组合优势,加快推进渝湘高铁、渝怀铁路增建二线,以及黔石、渝湘扩能、彭酉等一系列高铁、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形成公、铁、空快速旅游综合交通网络,让旅游者旅行全过程获得便利性、娱乐性和体验性。

  二是集中精力打造精品。突出峡江风貌、喀斯特地貌、古镇山寨等特色,发展水上观光、水上运动、水上休闲,建设高峡平湖、奇雄险秀的诗画长廊、历史长卷、风情走廊,打造一批山地运动、度假休闲景点景区。

  以民族文化、古镇文化、纤夫文化、历史文化等为特色,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超前定位,推进文旅融合景区、康养生态项目、特色文旅融合村镇等,形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乌江画廊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带。

  三是做强乌江画廊品牌。加大区域内现有品牌的国内外宣传力度,提升乌江画廊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持续举办品牌节会活动,积极创建更多全国知名文化旅游节会品牌。

  四是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民风民俗、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人文资源,构建良好人文生态环境,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打造民族民俗景点景区集群,实现创新引领下文化旅游“1+1>2”的乘数效应。

  五是走区域协同型高质量发展路子,大力推进开放合作,携手武陵山周边地区推动协同发展,加强区县间协同发展,促进内外联动、互利共赢。

  5月26日—28日,以“山水同源 武陵同梦”为主题的“2021·中国武陵文旅峰会”在武隆举行,重庆、湖北、湖南、贵州四省市首次跨区域合作,举办论坛、精品线路展览、特色商品展、音乐晚会等系列活动,推动武陵山片区一体化协同高质量发展,就是一次生动实践。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首对斜拉索成功挂设

  • 江苏古建筑老街区走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2024-04-18 10:11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2024-04-18 10:10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