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国重器”云集重庆 市民感受科技魅力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科技 > 正文

“大国重器”云集重庆 市民感受科技魅力

来源:光明网2021-05-23 21:0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网讯   5月22日,备受瞩目的重庆市科技周活动在重庆园博园开幕,今年的重庆市科技活动周设立了军事科技主题展。在展览现场,观众可以欣赏到我国现代化的武器科技装备模型,包括 “长征”系列火箭、战略核潜艇、轰6-K、歼20、东风41弹道导弹、99式主战坦克等明星武器装备。

  此外,展览现场运用AR、VR、MR等技术手段,设置了空战体验、极限跳伞、、军训靶场、MR军事科技等互动式体验项目,让观众在互动中学习体验国防军事知识。

  走进园博园大门,能看到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的模型、99式主战坦克模型、武直10模型、歼31模型。在现场有很多观众,有的在仔细欣赏,有的在拍照留念,有的在给孩子讲解。

“大国重器”云集重庆 市民感受科技魅力

5月23日,重庆军事科技展活动正在重庆园博园进行,观众正在排队体验武直10。康建华 摄

“大国重器”云集重庆 市民感受科技魅力

23日,重庆军事科技展活动正在重庆园博园进行 康建华 摄

  张智佼是一个军事爱好者,记者看到他对现场的武器装备模型很是了解,一直在认真耐心地在给孩子讲解。“来之前还做过一些功课,这次来参观是想给孩子科普一下国防军事知识。孩子之前没有见过这种东西,所以就带来现场看一下,这样感受可能会更真实深刻一些。”张智佼说,孩子对这些非常感兴趣,上个星期自己还带他专门去参观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大国重器”云集重庆 市民感受科技魅力

5月23日,重庆军事科技展活动正在重庆园博园进行。一位父亲给孩子现场讲解武器装备知识。 康建华 摄

  进入二楼展厅,就是剑指深蓝、陆战骄子、蓝天利刃、鸣啸长空、太空探秘、筑梦未来等七个军事装备和军事科技展览区。在现场展出的有各种新型海陆空武器装备模型,其中就有明星展品长征五号B型火箭和核心舱模型、刚刚完成着陆火星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模型以及建国七十周年大阅兵首次亮相的东风41新型战略核导弹发射车模型等。

“大国重器”云集重庆 市民感受科技魅力  

5月23日,军事科技展活动正在重庆园博园进行。一位老人在现场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知识。 康建华 摄

“大国重器”云集重庆 市民感受科技魅力

5月23日,军事科技展活动正在重庆园博园进行。一位女士在现场参观我国武器装备模型。 康建华 摄

  “从当初的‘万国牌’到今天这么多高精尖武器,我觉得中国发展到现在很不容易,但是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很强大了,我很自豪,也很幸福。”来参观的市民刘欢说:“借着这次机会,我也想让孩子感受一下我们国家的科技力量,让他从小耳濡目染,对自己的国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对自己的国家更自信。”市民龚应寿说:“看完整个展览,感受还是比较深刻的,我们的国防发展很不容易,但是进步也很快。”

“大国重器”云集重庆 市民感受科技魅力

5月23日,重庆军事科技展活动正在重庆园博园进行。一位小学生在现场了解我国武器装备发展史。 康建华 摄

  在体验完VR空战、VR极限跳伞、军训靶场等沉浸式项目之后,小学生周安泽很是兴奋,他说“这些都太好玩了,我击落了所有敌机,还感受到了失重。”

“大国重器”云集重庆 市民感受科技魅力

5月23日,军事科技展活动正在重庆园博园进行。一位小学生在现场用VR技术体验极限跳伞。 康建华 摄

“大国重器”云集重庆 市民感受科技魅力

5月23日,军事科技展活动正在重庆园博园进行。一位小学生在现场用VR技术体验极限跳伞。 康建华 摄

  王志强是一位参加过对越反击战的退伍老兵,这次专程从山东聊城赶来重庆参观军事科技展。“这是‘盾构机’,河南郑州造的”、“这是‘蛟龙号’,是我们青岛造的”、“这是空警2000”、“这是歼20,我们国家最厉害的飞机”……王志强对现场展出的武器装备模型很熟悉,一边参观一边给自己的老伴儿讲解。

  “79年对越反击战的时候,我才24岁,自己今年已经67岁了。” 王志强讲到,100年的科学成果在这里全都能看到。

  “这个活动很好,办的很不错,军事科技展更是让我耳目一新。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像我们现在的这些青少年,特别是儿童,他们对军事不了解,只觉得好玩有趣,而对真正的军事知识还是不了解。”王志强说。

“大国重器”云集重庆 市民感受科技魅力

5月23日,军事科技展活动正在重庆园博园进行。一位退伍老兵在现场和武器装备模型合影。康建华 摄

  据了解,本次军事科技主题展将于5月24日闭展。(记者李宏 通讯员康建华)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飞阅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群

  • 全新庐山站正式建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2月10日线上公布2024年“地球卫士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卢琦因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卢琦表示,此次获奖是对中国林草事业特别是治沙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肯定和激励。
2024-12-11 10: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微雪的电脑里有个文件夹,保存了同一论文的329个不同版本。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提出了“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即当两种金属间作用强于氧化物中金属自身相互作用时,氧化物载体将包覆金属催化剂。
2024-12-11 10:12
到医院看病,迎面而来的可能是智能机器人;检查结果出来,人工智能迅速给出诊断意见……随着AI技术飞速提升,诊疗应用越来越广。上述由医生团队发起、参与研发的人工智能医学大模型,在上海一家医院已经投入应用,给医生提供辅助。
2024-12-11 10:11
根据《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谷歌最新一代量子芯片纠错能力实现突破,即将错误抑制在一个关键阈值以下。美国谷歌研究院此次报告了名为“Willow”的最新一代超导量子处理芯片架构,该芯片能实现低于表面码关键阈值的量子纠错。
2024-12-11 10:10
“本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全国性农业普查。“这次普查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抢救收集保护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加快种业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4-12-11 10:10
香港目前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12月9日起正式投入服务,为本地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等提供算力支持,助力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
2024-12-10 10:10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俞晓春团队在解析小鼠参考基因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获得了完整的端粒到端粒小鼠参考基因组序列,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看清”了小鼠基因组DNA全貌。
2024-12-10 10:10
中国有两位学者入选,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徐沪济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
2024-12-10 10:09
在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后,我国正在实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目标是在月球南极区域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2024-12-10 10:07
为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传统医药国际合作,我国将在未来三年内,对相关国家的1300名中医药人才进行专项培训,共促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承。
2024-12-10 09:56
12月6日至8日,以这座小城命名的腾冲科学家论坛,吸引了包括120位国内外院士、59位大学校长在内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齐聚一堂。
2024-12-09 10:11
数据要素应用领域正加速拓展,应用深度持续深化,不知不觉间,数据要素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
2024-12-09 10:10
华龙洞遗址于1988年被发现,是继北京周口店遗址之后,在我国发现的同时包含有丰富人类化石和石制品等人类活动证据的重要古人类遗址。
2024-12-09 10:08
12月7日至8日,第三届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新版路线图认为,CCUS技术将不只是大规模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关键技术,更是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技术组合的重要构成部分。
2024-12-09 10:02
随着504比特真机即将接入“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并对外服务,该平台将实现算力规模和算力类型双重升级。“面向未来,我们将加快推动量子计算实用化和商用化进程,为这一颠覆性技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2024-12-09 09:57
“中华环保联合会围绕实现国家环境与发展目标、维护公众和社会环境权益,搭建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沟通交流平台。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室主任姚瑞华说,接下来,我们还应加强科技支撑,提高认识海洋、保护海洋能力。
2024-12-09 09:58
目前专门针对自动驾驶的保险产品较少,部分保险公司正在进行相关专属保险产品和服务的探索。
2024-12-06 10:18
新昌县副县长王丽英介绍,当地引导本地企业进入机器人产业蓝海,同时招引一批优质机器人企业落地发展,抢先发力机器人产业链,新兴产业“生根发芽”,近两年研发费用达12亿元。
2024-12-06 10:17
“大雪节气时,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此时自然界阴气极盛,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阴气转盛而潜藏于内。
2024-12-06 10:17
高校科技成果如何转化?如何克服这一普遍性难题?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在政策保障、体制机制、应用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成立了技术转移研究院,通过构建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2024-12-06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