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何勇海
近日,重庆着力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整顿工作,对部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课程设置、教师资质、招生收费、广告宣传等问题进行了通报。各区县也纷纷出台“负面清单”,公布“黑名单”,着力规范校外培训市场。对涉嫌违法违规的机构从严从重查处,及时公布查处情况,有助于规范校外培训市场秩序,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无办学许可,涉嫌虚假宣传、虚假广告,超标超前培训,超期违规收费,违规聘请外籍教师……这些问题,经过多年治理整顿,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这些问题又容易反复,且可能变得更隐蔽。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深挖病根,构建长效监管机制。
拿超标超前培训来说,教育部早就禁止,但有禁未止。这些年一些学校搞掐尖招生,仍看重通过超标超前培训选拔“学得更深更广”的学生,甚至通过培训机构的考试帮其掐尖。故治理超标超前培训,还得严格监管中小学招生全程,严肃查处将超标超前培训与招生入学挂钩,这样才能抓住源头进行长效监管。
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需要出重拳。对于无办学许可以及有骗取、伪造、变造、买卖办学许可证等性质恶劣行为的机构,不妨“一刀切”关停。校外培训只有做到规范运行,成为素质教育的延伸,这一庞大的培训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此外,整治培训机构需多部门“握指成拳”,把因果链搞清楚,把责任链理清楚,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共同发力。打破“九龙治水”格局,也是构建长效监管机制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