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庆大数据发展今年要抓实六件大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社会 > 正文

重庆大数据发展今年要抓实六件大事

来源:重庆日报2021-03-05 12:4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核心提示

  3月4日,我市召开2021年全市大数据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今年,我市将持续主抓数字产业,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计划全年新引进培育数字经济企业1000家以上,力争数字经济增长15%。

  我市今年将抓实六件大事,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一、抓重点应用,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出台实施《智慧名城建设“十四五”规划》,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战略深度融合,全面建设应用示范之城。

  打造“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

  聚焦“住”,打造礼嘉智慧社区、江北智慧城管、巴南智慧养老等“宜居”场景;

  聚焦“业”,打造“数风流”、“同上一堂课”、重庆经开区智慧园区等“宜业”场景;

  聚焦“游”,打造南岸智慧生态广阳岛、大渡口智慧停车等“宜游”场景;

  聚焦“乐”,推动忠县电竞小镇、九龙坡电子体育特色街区等“宜乐”场景;

  聚焦“购”,鼓励区县推动电商直播、“渝快融”等“宜商”场景。

  实施智慧城市重点应用工程

  首批推出全市统一智慧消防、应急指挥调度平台、网格化共治平台、智慧交通、“渝快政”协同办公云平台和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等智慧城市重点应用工程。

  升级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功能

  聚焦“三中心一平台”定位,完善监测预警、指挥调度等功能,升级打造综合性应用场景50个。

  优化智能中枢核心能力平台效能

  深化“云长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云长制”改革措施,启动实施“晒云长”,纵深推进信息系统整合。

  二、抓依法治数,建立健全数字规则

  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建立健全数字规则的意见》和《数据治理“十四五”规划》,发布《数字规则白皮书》,构建全市数字规则“四梁八柱”。

  健全大数据法规标准保障

  推动出台《重庆市大数据发展管理条例》,实施《重庆市大数据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

  加快推进政务数据资源汇聚共享

  制定实施《关于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的实施方案》,研究制定《数据资源分级分类指南》,市级共享数据突破3800类。

  深化拓展公共数据资源开放融合

  深入落实《重庆市公共数据开放管理暂行办法》,推动全市开放数据突破1000类。

  大力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研究制定《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实施意见》,组建西部数据交易中心。

  加强数据资源安全保障

  研究制定《重庆市数据安全管理暂行办法》《重庆市政务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启动建设全市数据安全综合监管平台,编制《数据安全重大风险排查实施方案》。

  三、抓数字产业,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出台实施《重庆市数字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完善推进机制、打造重点产业,力争数字经济增长15%。

  统筹推进数字产业规划布局

  新引育数字经济企业1000家以上。协同办好2021智博会和中国—上合数字经济产业论坛。

  着力培育互联网平台产业

  培育平台经济新主体,发展新零售、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等新业态。

  着力培育数字内容产业

  聚焦数字视听、网络直播、数字出版、游戏动漫、电竞等领域丰富内涵与形式,打造一批数字内容特色产业基地。

  着力培育人工智能产业

  着力培育先进计算产业

  着力培育网络安全产业

  布局区块链、位置服务、量子技术等前沿产业

  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启动“平台企业培育”工程和“平台示范园区建设”工程,鼓励区县引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平台企业。

  四、抓数字基建,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布局

  出台实施《“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超前布局一批基础性、枢纽性、集约性的重大工程,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

  升级“数字重庆”云平台

  基本建成同城双活、同城灾备、异地灾备等政务云平台“两地三中心”灾备体系。

  构建全市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

  有序布局超大型和大型数据中心,形成4万个机架、50万台服务器能力。

  建成中新(重庆)国际超算中心

  加快推进5G融合应用

  推动5G规模组网全覆盖,新建基站2.1万个,累计达到7万个。

  五、抓开放创新,大力推动中新国际数据通道应用发展

  以中新国际数据通道为纽带,抓好数据跨境流动政策创新,推出一批典型示范应用和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探索发展中新数字贸易,建设国际数据港。

  优化中新国际数据通道性能

  建设性能监测平台,持续提升通道性能指标和承载能力。

  加快中新跨境数据流动创新

  拓展中新国际数据通道应用

  高标准办好2021年中新国际数据通道发展论坛,力争实现通道带宽半满运行、应用企业超100家。

  全力打造“中新数通”品牌

  六、抓共建联动,深化川渝大数据合作取得实效

  深入落实川渝《大数据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加快把成渝地区建设成为西部数据高地、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大数据发展中心。

  深入推进跨省政务数据共享

  建设市共享系统川渝共享专区,探索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数据资源特征库。

  深化数字基建合作

  力争获批落地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工程(成渝),探索推动成都毗邻地区率先接入中新国际数据通道。

  推动智能化应用共创共享

  推动“渝快办”与“天府通办”“蓉易办”对接,加强“渝快融”“兴川贷”合作,协同两地各级各部门共同开展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民生服务、智慧科技服务等创新应用。

  协同推动数字产业发展

  联合开展重点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重大工程实施、重要应用示范、高端人才培养,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布局、主体培育、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内容来源:市大数据发展局)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斗+5G”:这里的生产“静悄悄”

  • 盐湖“变身” 山明水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2024-06-12 09: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2024-06-12 09:19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2024-06-12 09:17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2024-06-11 14:27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2024-06-11 10: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