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导 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市规划自然资源海淀分局严格对标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决策部署,以首善标准扎实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顺利完成东埠头排洪沟水流资源确权登记,成为全市首例完成登簿的水资源确权项目。该项目标志着北京市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重要突破,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产权支撑。
东埠头排洪沟
高位统筹,打造确权登记示范标杆
海淀分局始终坚持将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作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关键环节。牵头成立区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水务、园林、街镇等近20余个部门,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技术支撑、公众参与”的一体化工作机制,确保登记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在技术路径上,分局创新采用“空天地一体化”调查模式,综合运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GIS空间分析及实地核查等手段,实现登记单元界线精准划定、权属清晰无争议。同时,严格遵循“通告—权籍调查—审核—公告—登簿”标准化流程,确保登记程序依法合规、成果真实可靠,为全市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海淀经验”。
精准施策,实现水资源确权零突破
东埠头排洪沟作为海淀区重要的水流资源,其确权登记工作涉及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协调难度大。海淀分局联合海淀区水务局、属地街镇及技术单位,通过“三步走”策略,高质量完成登记任务。
科技赋能,夯实数据基底
依托高精度遥感影像解译先进技术,对排洪沟的水域范围、权属界线、生态功能等进行全面调查,形成覆盖全域的自然资源“一张图”,为确权登记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东埠头排洪沟定着物核实
协同联动,破解确权难题
通过多部门联合踏勘、数据交叉核验、专题协调会商等方式,确保登记单元界线清晰、权属无争议、管制要求明确,切实做到“调查全、核实准、确认清”,为后续资源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公众参与,凝聚社会共识
坚持“开门搞登记”,在全区18个街镇广泛张贴登记通告,充分保障公众知情权与参与权,营造了全社会共同支持自然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为确权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温泉镇、苏家坨镇张贴公告
成效显著,开创自然资源管理新局面
东埠头排洪沟水流资源确权登记的成功完成,不仅是海淀区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里程碑,更为全市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提供了示范样本,具有多重深远意义。
筑牢生态保护制度根基
通过明晰自然资源产权主体和边界,划清“四个边界”实现资源资产“户籍化”管理,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环境执法监管强化提供了法定依据,推动生态保护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防控”转变。
提升资源治理现代化水平
确权登记成果将直接服务于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改革任务,助力构建“权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资源管理体系,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彰显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作为北京市首例完成登簿的水资源确权案例,该项目充分展现了海淀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先行示范作用,为首都探索超大城市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实践样本,贡献了“海淀智慧”。
海淀分局与海淀区水务局共同核实东埠头排洪沟水流资源确权最终成果
本内容由海淀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