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年夏天,北京密云及周边地区遭遇极端降雨,密云水库蓄水量不断刷新历史,洪峰汹涌,道路、桥梁被破坏,水电通讯中断,国家管网集团北京输油气分公司密云作业区大唐管道和密马香联络线告急,尤其是90公里管道穿越山区,28处涉及特殊地段,13处穿越河道,一旦管道受损,后果不堪设想。一场与洪水竞速、守护首都能源安全的“战役”就此拉开帷幕!
第一仗:泄洪在即!紧急部署筑防线
7月27日清晨,北京输油气分公司班子成员紧急碰头,成立由党员带头的生产保障、线路巡查两支突击队,分赴平谷、密云、顺义三地,深一脚浅一脚蹚过积水,逐点核查沿河管道、阀室及附属设施的冲刷、变形情况,详细记录数据并实时传回指挥中心,为后续制定抢险方案提供精准依据。
当日15时,密云水库启动泄洪,最大行洪量达1120立方米/秒,穿河管道瞬间面临巨大冲击。密云作业区启动最高级别防汛应急响应:全员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紧盯水文监测数据;线路应急队伍携沙应急物资火速进驻潮白河西岸;站场应急队伍在密云驻地集结,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第二仗:洪峰过境!“空地一体”强监控
7月27日夜至28日凌晨,新一轮强降雨来袭,清水河流量飙升至每秒2800立方米,是平日的1500倍,百年一遇的洪水引发多处山体滑坡,当地政府组织群众紧急撤离。与民众“外撤”相反,密云作业区5支应急小组冒着风雨逆流而上,徒步巡查管道沿线,同时启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查。为精准预警,密云作业区还构建起“空地一体”监控网:室内通过智能摄像头和水位标尺监测进行远程实时观测,户外派专人值守潮河与白河汇流点等关键点位,结合水务部门数据,实时计算流量、估算洪峰到达时间,以便及时发布预警。
第三仗:断电危机!双线作战保障供气
7月28日清晨,暴雨冲毁供电网络,大唐1、2阀室外电中断,平谷区供气告急。密云作业区立即启动四级应急响应:一方面切换到“太阳能+备用发电机”供电模式,保障阀室运行,另一方面派专人赶赴马坊分输站,进行设备调试,同时24小时驻守待命,随时准备启输供气。
最终,密云作业区与配电部门高效联动,迅速排查供电线路故障,由于预防性维护和应急准备到位,阀室在此期间一直保持正常运行,天然气供应得到了保障。
第四仗:分秒必争!跋山涉水排查隐患
7月29日暴雨预警刚刚解除,密云作业区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检查管道水毁及光缆安全情况。
由于大唐2号阀室位于半山腰,通往阀室的道路已被冲毁,队员们先通过无人机确认外部无损坏,待水位回落後,再携带工具绕行山路,确认设备设施、运行参数正常。
在北庄镇、大城子镇等重灾区,排查发现多处冲毁路基距管道仅4-5米,而前期修建的护坡、挡墙完好无损,有效阻挡了洪水冲击。
第五仗:再遇降雨!快速处置露管风险
8月5日,古北口镇再次遭遇强降雨,金山岭0号桩区域降雨量达171毫米。密云作业区立即开辟第二战场,再次组织巡检,发现管道警示带被冲露,而下方半米处就是主管道,一旦受损恐将引发泄漏。密云作业区立即组织施工人员冒雨作业,24小时内完成覆土回填,彻底消除隐患。
尾声:能源铁军,守护首都能源安全
整个汛期,密云作业区连续打赢6场防汛硬仗,153公里天然气管道历经极端天气考验,未发生一起露管、漂管、断管事故,始终保持平稳运行。
在首都及周边区域,管道铁军同样全力应战:张家口作业区排查陕京四线12处穿河点,修复2处管堤冲刷;琉璃河作业区强化陕京三线门头沟段巡护与加固,持续提升管线抗汛能力;延庆作业区邀请专家会诊泥石流隐患,制定专项防护方案……
从暴雨突袭到洪水退去,国家管网集团北京输油气分公司全体人员,以“防患于未然”的部署和“向险而行”的担当,不仅为首都天然气供应提供了可靠保障,也保证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为社会带来温暖与安宁。(舒放 张力 韩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