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人民网北京2月20日电(记者尹星云)记者从2月19日召开的北京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上获悉,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北京市新增造林绿化1万亩,使得北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44.95%,林地绿地年碳汇量达到960万吨;北京新增公园绿地200公顷,市民身边再添15处休闲公园及城市森林、50处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使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1%,市域绿色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市民绿色获得感显著增强;全市300座立交桥、100条城市画廊实现绿化彩化,20处花园式示范街区亮相,“把首都建设成为一个大花园”的愿景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深入谋划花园城市建设 公园服务品质全面提升
“在过去的一年,北京市全面提升国际和谐宜居之都的环境品质,深入谋划花园城市建设,形成了一批生动实践,首都的绿色基底持续夯实,北京被评为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高大伟告诉记者,公园服务品质全面提升,文创产业持续发展,市民享受更多元、更便捷的绿色福祉。
2024年,北京市持续提升重大国事活动承载区和重要节日的景观风貌,高水平完成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大活动景观布置,以高超的园林园艺水平展现了大国首都城市形象。天安门广场“祝福祖国”大花篮首次以“蔬果花篮”呈现,国贸、新兴、木樨地三座立交桥悬挂花箱,14.5公里景观视廊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同时,有序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巩固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成果。建成“五彩长城”特色景观带5万亩,完成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二期建设,抢救复壮衰弱濒危古树900余株,建设古树名木生境整体保护区域31处,发布4条古树主题游线,中轴线游线成为网络“爆款”,北京持续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古都风貌。
新增城市绿地200公顷 公园总数已达1100个
2024年,北京市新增城市绿地200公顷,建成绿道500公里。建成东城东花市、西城六铺炕、朝阳日坛等花园示范街区20处,打造城市画廊100条,完成立交桥桥体绿化300座、全龄友好公园改造20处,市民游憩空间更加丰富,花园城市氛围更加浓郁。新建休闲公园及城市森林15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50处、林荫路20处、花园村庄4个,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1%,多元化的花园场景,推动绿色生态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
截至2024年底,北京全市公园总数已达1100个,三分之二的公园实现无界融通,“千园之城”底色更加靓丽,市民绿色福祉持续提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小区、阳台和屋顶的绿化,建成社区微花园30处、生境花园9处,“人人是园丁”的全民共建共享格局初现。
林地绿地年碳汇量达到960万吨
绿色生态空间不断拓展。2024年,北京市新增造林绿化1万亩,完成封山育林、退化林生态修复55万亩,建成村头片林100处,全市林地绿地年碳汇量达到960万吨,首都绿色基底不断夯实。
去年,北京市还完成林分结构调整10.6万亩、林下补阔203万株,林下种草3.7万亩,建设经营示范区70处,建成生态保育小区115处;完成山区森林抚育70万亩,建设国家储备林7万亩,培育国家珍稀林木1万亩;湿地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和储碳功能持续优化,完成延庆野鸭湖国际重要湿地、密云水禽保护与栖息地湿地恢复工程建设,新建修复小微湿地16块。
生态惠民举措更加丰富
绿色产业持续迭代升级。2024年,北京市林果花草蜂种业振兴进一步推进,培育花卉良种29个,建成老北京水果示范基地28个;建设玫瑰花基地600亩,推广应用市花月季新优品种20余个、50万株。建设蜜蜂良种繁育示范基地10家;深入推进食用林产品全指标监测,开展监测4500批次,合格率达到100%。
生态惠民持续发力。2024年,北京市创新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新增林下经济20万亩,完成“9+1”森林疗养基地试点建设;新建集体林场13个,全市新型集体林场达到141个,经营管护集体生态林310万亩,2.9万当地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自然教育、森林康养、户外露营、观鸟经济等新型产业蓬勃发展。
今年将新增公园绿地200公顷、绿道1000公里
高大伟介绍,今年,北京全年计划新增造林绿化1万亩、公园绿地200公顷、绿道1000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林地绿地年碳汇量达到1000万吨,全面完成“十四五”确定的各项指标任务。
今年,北京市还将新增公园绿地200公顷,建设城市休闲公园15处,打造“小而美”的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50处,完成全龄友好型公园改造10处;打造花园城市示范街区10处,建设城市画廊20条,改造提升东城珠市口东大街、顺沙路等10条林荫路。
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用绿道串联城市绿色发展。2025年,北京绿道将再增加1000公里。北京市将推进京华揽胜千里森林步道、长城文化带森林步道等10条森林步道建设,打造市民生态旅游户外运动目的地。今年,北京市还计划实施新增造林绿化1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