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导 读
近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经开区分局组织编制的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项目规划综合实施方案获批。该项目精准把握建设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的契机,持续推动麋鹿保护与南海子公园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了麋鹿保护和监测水平,夯实了麋鹿苑与南海子公园的生态文化根基,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源泉力量。
麋鹿,作为我国独有的珍稀物种,曾一度在华夏大地销声匿迹,后历经波折从海外引回。此次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的规划建设,不仅是对这一物种的有效保护,更是北京市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的重要举措。
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项目规划以“生态优先、文化引领、科学保护、绿色发展”为核心理念,旨在将保护研究中心打造成为集物种保护、科研教育、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保护研究中心。
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用地面积约1.8公顷,规划建筑规模约1.14万平方米,包括科普楼、实验楼等,重点开展科研、救护、繁育、宣传等工作。同时,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与南海子郊野公园地理位置相邻,两者在规划上的紧密衔接,为北京市南部地区构建了一片宝贵的生态绿肺。这不仅体现了城市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与呵护,更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陪伴式服务全程跟进
在规划编制历程中,经开区分局与麋鹿苑紧密携手,保持着密切沟通,深入了解麋鹿保护研究中心建设需求,精准把控细节;做好规划建设方案与麋鹿苑现状建筑之间的过渡衔接,把控建设时序,保障运营过渡,确保贴合实际,让规划落地有声,为项目稳步推进筑牢根基。
超前谋划精准布局
经开区分局立足区域生态长远发展,提前谋划生态项目发展。既聚焦当下麋鹿保护研究的刚需,又着眼麋鹿苑整体用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后续生态体验新项目预留发展空间,为项目可持续发展铺就道路,保障规划蓝图的前瞻性与适应性。
部门协同聚力攻坚
此外,经开区分局积极打通部门壁垒,搭建多部门联动桥梁。与麋鹿苑、土地管理、生态环境、公园管理等部门紧密协作,切实厘清项目发展脉络,落实建设用地指标,将麋鹿苑建设融入南海子公园整体发展,实现协同增效,让生态效益最大化。
下一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经开区分局将持续做好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的规划保障工作,推动项目建设实施,更好为首都群众提供新的生态旅游体验。同时,借鉴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的规划研究经验,进一步挖掘亦庄新城生态资源禀赋,为首都生态文明发展作出亦庄贡献。
本内容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经开区分局提供
(作者:连雅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