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博展讯丨八月,北京地区文博新展邀您共赏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北京> 要闻 > 正文

文博展讯丨八月,北京地区文博新展邀您共赏

来源:光明网2024-08-02 22:49

  【编者按】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更好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助力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北京文博”公众号每月推介北京地区博物馆展览信息,便于广大观众及时、准确了解博物馆展览情况。

  此外,您可订阅文末“2024年北京地区博物馆展讯和社教活动信息”合集,了解当月新展、社教活动信息。

  参观前请务必了解各博物馆具体要求,参观过程中请自觉维护参观秩序。

  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

  展览时间:7月6日-11月3日

  展览地点:故宫博物院

  展览简介:清代挂屏的制作手法与艺术水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曾广泛应用于宫廷的大小殿阁之内。故宫博物院现有清宫旧藏挂屏逾900件,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屏风,其在当时室内陈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次展览是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首次清宫挂屏专题展览,以题材为线索,工艺为阶梯,划分“江山如画”“万方众生”“怡情悦目”“翰墨清赏”四个主题单元,通过逾60件具有代表性的挂屏及相关书画文物,展现清宫旧藏挂屏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禅风雅意——岭南寺僧书画暨海幢寺文化展

  展览时间:7月25日起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此次展览选取岭南寺僧书画的代表性人物及代表性作品,系统梳理其艺术发展脉络和艺术风格,展现岭南寺僧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又以器物造像、历史照片、经坊刻本等立体展示海幢寺的历史沿革、园林建筑与盆景艺术,以及诗教、经籍刻印等方面的文化成就。同时,精选外销画、外文图书文献等展品,以彰显海幢寺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特殊地位与突出贡献。

  惠世天工——河北曲阳石雕艺术展

  展览时间:7月24日起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惠世天工——河北曲阳石雕艺术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省文物局、保定市人民政府、河北博物院、曲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展览分为“熠熠千年”和“古韵今风”两个单元,既遴选了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曲阳石雕遗珍,同时也展出当代曲阳匠人与时俱进、独具巧思的优秀石雕作品,全面展示了曲阳石雕不同历史时期的气象风貌,系统反映了曲阳石雕的古今传承、工艺技法和艺术创新。

  熔铸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

  展览时间:7月13日起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此次展览通过“古法新意”“匠心铜运”“雕铜巧技”“艺出新裁”四个单元,展出100余件造型多样、题材广泛的制铜精品,从不同角度详细介绍一代非遗大师高超的艺术成就,系统阐释中国铜雕技艺从“铸鼎象物”到“离形得似”的艺术蜕变,生动反映当代艺术工作者扎根传统、传承匠心的艺术追求。

  冰路征程——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

  展览时间:6月28日起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极地事业始终胸怀为人类造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追求,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世情大势,切实深化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极地国际治理,努力增强综合保障能力,持续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为人类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作出了中国贡献,展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

  集大成智慧 塑智造未来 设计智造与高质量发展特展

  展览时间:6月29日起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共计展出180余件设计智造领域的优秀产品,以“设计智造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为总体逻辑,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发展”“美好生活”四个板块单元,呈现出我国在新时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智能化转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美术作品展

  展览时间:7月16日-8月10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遴选52件(套)中国美术馆和人民日报社收藏的美术作品,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连环画等艺术形式,诠释广大美术工作者对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的理解和感悟,展示艺术家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创作成果。

  梅艺今辉:纪念梅兰芳诞辰130周年展

  展览时间:7月23日-10月23日

  展览地点: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展览简介:为纪念梅兰芳诞辰130周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共展出200余件与梅兰芳的艺术生涯密切相关的展品,包括手稿、书画、古籍、戏衣、戏单、乐器、唱片等类型,其中近120件为首次面向公众亮相。

  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张謇“实业报国 教育兴邦”特展

  展览时间:7月17日-9月20日

  展览地点:北京鲁迅博物馆

  展览简介:张謇出生于海门常乐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慈善家、水利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民族工业的奠基人,我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者。

  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高中状元却毅然放弃仕途,发出了“父教育、母实业”的深沉呐喊,把南通作为试验地,以教育和实业“迭相为用”,并辅之以公益慈善,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赢得了辉煌的声望。

  他“无意做官”却“一心做事”,他“遁居江海”却“自营其事”,他“上不依赖政府、下不依赖社会”却“全凭自己良心做去”。他躬身实践“地方自治”,创造了诸多“全国第一”,把南通建设成为闻名全国的“模范县”,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近代第一城”。

  为进一步弘扬“张謇精神”,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与江苏省江海博物馆共同举办“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张謇‘实业报国教育兴邦’特展”。展览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展现了张謇从清末状元到民族实业家的转变、实业报国的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贡献、对南通的规划建设、张氏敦睦的家风以及张謇精神的传承。展览采用实物展出与图文展示相结合的形式,透过百余件展品以及大量的图像文献资料,向观众展示我国近代爱国民族企业家张謇璀璨的人生历程。

  “灯火”:鲁迅与文艺——上海鲁迅纪念馆藏品展

  展览时间:7月17日-9月20日

  展览地点:北京鲁迅博物馆

  展览简介:鲁迅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文艺,包括文学和艺术,是人们对生活的提炼,升华和表达。特定的历史背景,特殊的成长经历,造就了特立独行的鲁迅。鲁迅与文艺二者的结合是机缘,是机遇,其中有着说不尽的故事,那是鲁迅的生命转折和新的起点,也是中国文艺的开放吸收和新的发展。

  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一、新生——文艺观念的形成与倡导;二、呐喊——文艺创作的探索与实践;三、择取——民族文艺的继承与弘扬;四、拿来——国外文艺的引进与吸收;五、论争——文艺批评的开创与推进。本次展览精心挑选出文物58件,其中包括陈逸飞创作的油画《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讲话》等重点展品,展现了鲁迅文艺观念的形成与倡导、文艺创作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对民族文艺的继承与弘扬、国外文艺的引进与吸收和文艺批评的开创。展览采用实物与图文相结合的展览形式,向观众展示鲁迅先生的文艺观及其实践的时空轨迹。展览将通过上海鲁迅纪念馆珍贵的藏品、栩栩如生的史料,带您进入鲁迅与文艺的天地。

  “侨·蕴”系列艺术展|“水韵法国:关乃平从巴黎到普罗旺斯的色彩旅行

  展览时间:7月15日-8月15日

  展览地点: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展览简介:此次展览是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今年重点策划推出的“侨·蕴”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馆10周年系列艺术展览的第四场。展览主要展示旅日华侨画家关乃平自1991年起赴法国考察期间,以当地风景为题,将对法兰西历史、文化、风情的理解与感动,创作的水彩丙烯与彩墨作品。本次展览除展示关乃平以法国风光为题材的100余幅作品以外,还展示了其父关广志以古建筑和园林风景为题材的15幅作品。以及父子二人所使用过的绘画工具、吴作人等艺术家为关乃平的题词、关乃平的旅法随笔等实物。

  远古剑客——自贡侏罗纪恐龙特展

  展览时间:8月1日-9月11日

  展览地点:国家自然博物馆

  展览简介:剑龙是一类已灭绝的草食性四足动物,是最知名、最受公众喜爱的恐龙之一,因其身上特有的骨板与尾刺而闻名于世。剑龙体长4到9米,出现于侏罗纪中期,繁盛于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晚期灭绝,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多年。作为存在时间较短的恐龙,剑龙以它独具一格的外形被人类所记忆。自贡,有“恐龙之乡”的美称,其剑龙化石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本展览立足于自贡丰富的剑龙化石资源,介绍剑龙的起源、演化历史、形态特征,以及中国、四川所拥有的剑龙种类及分布情况,甚至对比中西方剑龙,使观众对剑龙有更深入的认识。本展览含自贡恐龙博物馆镇馆之宝“太白华阳龙”的化石真品。

  烽火抗战——抗战时期的人民军队

  展览时间:2024年7月7日-2025年4月30日

  展览地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展览简介:展陈面积约1200平方米,展出图片200余张、文物180余件/套。分为“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战斗在白山黑水”“浴血在华北敌后”“华中人民的长城”“华南抗战的旗帜”“从胜利走向胜利”六个部分,以政治性为引领,凸显习近平强军思想;以军史、战史、抗战史、党史为基础,突出抗战时期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以生动性、多样性为抓手,重现抗战时期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安乐故城:历史尘烟中的生命旅程

  展览时间:7月15日-9月30日

  展览地点:顺义区博物馆

  展览简介:以安乐故城的缘起、发展、兴盛、衰亡、荒废为时间线,在自然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因素观照下,再现一座近都平原小城丰满的生命史,通过对安乐故城历史风貌的展示,增强人们对顺义区历史文脉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自豪感。

  “桃李谢春风”杨再春、李志亮书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8月2日-8月30日

  展览地点:昌平区博物馆

  展览简介:李志亮先生1960年生于北京昌平区北七家镇八仙庄村。八十年代拜中国书协初创人之一、电视书法讲座第一人杨再春先生为师,成为入室弟子,受赐斋号“春墨斋”(杨再春先生号墨人)。他与古为徒,勤耕墨田,诸体兼善,尤精行楷,守正创新,成果丰硕。其为人忠厚坦诚,敬师爱友,热心公益,不计名利,在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村社区、部队、学校等各行各业志愿服务中都得到一致赞扬,是德艺双馨的书法家。

  本次展览共展出作品75件,是杨再春先生和李志亮先生近年来不落时代后、敢为天下先的精品力作,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古韵昌平主题作品展

  展览时间:8月1日-8月30日

  展览地点:昌平区博物馆

  展览简介:书画展以“礼赞新中国 翰墨迎华诞”为主题,聚焦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围绕“感受身边变化共享美好时代”挖掘历史文化内容呈现。

  北派山水——胡思然作品展

  展览时间:8月5日-8月30日

  展览地点:炎黄艺术馆

  展览简介:展览内容包括中国历代优秀的文化传统,如孝,佛,缘,寿,如唐诗,甲骨文,楷书碑帖摹本等,绘画如山水,花鸟,人物。包罗万象,旨在唤起人们审美领域的更新。

  行迹——老甲经典作品回顾展第五回

  展览时间:7月10日-9月1日

  展览地点:老甲艺术馆

  展览简介:老甲曾说:“深入生活的目的,不全是去反映你见到的生活,而是去认识自然,认识人,这样才能认识艺术,了解艺术的真谛,发现美的东西。深入生活,是播动与刺激你的情绪。于是,你才去创造艺术品。闭门造车,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离社会的人,一定不懂得社会是什么样的。”

  这里我们选择了非常小的一部分《老甲大写意全集行迹卷》中写生作品与后期的创作,来探索创作的过程,虽不能全面展示,但也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希望给大家以启示。在此特别鸣谢《老甲大写意全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编辑车永仁先生!

  守正出奇·陶瓷印艺术展览

  展览时间:7月6日-8月30日

  展览地点:北京陶瓷艺术馆

  展览简介:“守正出奇—当代陶瓷印创作与研究展”项目,旨在弘扬汉字文化和陶瓷文化,挖掘优秀陶瓷印作品,为艺术家之间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希望通过展览、研讨、公共教育及出版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陶瓷印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感受陶瓷技艺与篆刻艺术完美结合的独特魅力。

  我们的文化遗产——历史的影子中国皮影戏非遗技艺展

  展览时间:8月15日-12月31日(暂定)

  展览地点: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

  展览简介:皮影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次展览的首要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皮影艺术,传承和弘扬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又见徽宗——十二花神特展

  展览时间:7月20日-10月20日

  展览地点:天桥印象博物馆

  展览简介:以“宋代花文化”为核心,通过“礼器与花器”“宋代花草纹样”“宋式插花美学”三大部分为观众全面展现以徽宗为代表的宋代活色生香的生活美学。在“皇家祭祀文化与礼制文化载体”的天桥举办此次展览,是今人与古人跨越时空的对话。

  资料来源:北京地区各博物馆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作者:孙曼然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参与式”打卡博物馆,在文物的静默中寻找共鸣

  •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祖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最新气候数据显示,全球气温仍然极高,2025年将与2024年一道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5-05-19 10:49
5月17日,江西省首颗自主发射的生态环境监测卫星“南昌航空一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
2025-05-19 10:47
航天科技看似遥远,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高在上”的航天实验,正在引导一场由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变革,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025-05-19 10:46
为提升各种场景下荧光成像性能,北京大学席鹏团队和深圳大学屈军乐团队合作,通过计算机视觉与荧光显微的融合,提出了一种暗通道光学层切算法使显微成像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2025-05-19 10:42
《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18日在北京发布,卫星导航专利申请总量累计突破12.9万件,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2025-05-19 10:07
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1101)18日在广东珠海成功完成生产试飞,标志着AG600飞机通过取得生产许可证(PC)的关键环节,实物状态满足PC构型要求。
2025-05-19 10:05
去年3月,他和团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引力子“画像”,那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的论文,就在这里诞生。
2025-05-16 10:55
著名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老师亮相总决赛直播间,与全国诗词爱好者云端相聚。央视诗词大会选手与作业帮第二届古诗词冠军狭路相逢,上演巅峰较量。
2025-05-19 13:55
星星“眨眼睛”,并不是“真身”在动,而是光线的折射率出现了波动,导致肉眼观察下的星星,与其“真身”所在位置的偏移距离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变化。通常,白天发生的大气湍流更加强烈,导致折射率波动更大,星星“眨眼睛”也更频繁,只是我们观察不到。
2025-05-16 09:52
气象监测显示,5月12日以来,我国华北南部、黄淮地区等出现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16日起,我国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高温天气,19日至21日,高温天气强度增强、范围扩大,陕西关中盆地、河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7—39摄氏度,局地40摄氏度。
2025-05-16 09:51
科学家发现,将一段人类特有的基因片段插入小鼠体内,可以让它们的大脑长得更大。为了找出人类HARE5与黑猩猩的差异,Silver和同事确定了其中4个遗传突变,每个突变都能同时增强黑猩猩和人类细胞的增殖能力。
2025-05-16 09:5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林峰、副教授刘欣团队与教授谭树堂团队合作,在植物激素运输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团队进一步解析了AUX1蛋白在CHPAA结合状态下的结构,为其抑制机理提供了见解,并提出AUX1蛋白依赖于质子浓度梯度介导生长素内向运输的转运模型。
2025-05-16 09:47
在这项研究中,胡晗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高精度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保存完好的芝加哥始祖鸟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
2025-05-16 09:42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