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平谷区南山村乡村图书室项目完成全国首个“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确权登记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北京> 要闻 > 正文

平谷区南山村乡村图书室项目完成全国首个“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确权登记

来源:光明网2024-06-25 14:20

  导 读

  为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市委、市政府“平谷区要代表北京做好答卷”的工作要求,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平谷分局围绕“平急两用”旅游居住设施规划建设,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规划实施管理,形成平谷区创建国家“平急两用”发展先行区试点经验。

  2024年6月19日,平谷区委常委、副区长唐朝辉,平谷分局党组书记、局长祝艺铭为北京市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南山村经济合作社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南山村作为全国首个“平急两用”新型乡村社区,“平”时主动融入首都发展全局、高大尚平谷发展大局,围绕社区全生活链各个要素,打造高品质乡村休闲综合体。“急”时将主动担负起国家安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重大事故等保障屏障作用,形成应对各类安全风险的保障网格。

  规划先行、要素保障,建立“全生命周期”新理念。坚持解决好“建多少、在哪建、怎么建、用什么地、如何配套、如何管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构建了从规划编制设计到统筹规划实施,再到加强监督监管的全链条闭环工作体系。做好“链条式”服务与管理,规划许可当天申报当天取得,建设全过程服务监督规划核验申请单日办结,一张蓝图落实“平急功能审查”“一清单两承诺”“三区两通道”“应急转换预案”等各项管理要素。

  盘活存量、统筹流量,构建“村企共同体”新模式。依法使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积极引入区联扶公司作为投资主体、斯维登集团作为运营主体,盘活村庄现状闲置用地资源,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和运营维护。对南山村整体流转和村民仍然在住的宅基地均完成安全功能植入和整体风貌装修,形成“平急两用”公共安全片区,打造“山水秀美、诗画田园”的景观风貌。

  保障资产、维护权益,完善“不动产登记”新路径。探索完善了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和不动产登记制度,使“平急两用”设施成为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资产。简化申请材料,充分利用信息共享优势,通过“一站通”系统自行获取所需信息,完成不动产法定公告后,当天即核发确权登记证。

  强化转换、平急兼顾,拓展“书香综合体”新功能。乡村图书室作为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应急时可转换为物资仓库。注重“平”时功能,以“品读诗书”为主线,承载乡村振兴示范、南山观景、研学体验、休假度假四大功能,打造“品读、品学、品景、品味、品茶、品友”六大应用场景,呈现“村落文化韵味”和“纵情山水之间”的诗情画意。强化“急”时有序,应急响应后由属地政府统筹物资储备,满足乡村地区“一刻钟”可达应急圈需求。

  下一步,平谷分局将立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抓住当下、着眼长远,紧抓“先行机遇”、谋划抓好“先行项目”、担当“先行使命”、展现“先行示范”,积极推进具有时代特色、首都特征、平谷特点的“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探索实践,努力让首都因平谷而更美好、让首都因平谷而更安全。

  来源:规自委  作者:高伟超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