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更好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助力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北京文博”公众号每月推介北京地区博物馆展览信息,便于广大观众及时、准确了解博物馆展览情况。
此外,您可订阅文末“2024年北京地区博物馆展讯和社教活动信息”合集,了解当月新展、社教活动信息。
温馨提示:请根据当前博物馆开放要求,自觉维护参观秩序。
吉光片羽——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雕版文物展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故宫博物院
展览简介:为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精神,深化古籍文献类文物的保护与活化,故宫博物院在对院藏雕版文物进行整理、保护、研究的基础上,在太和门内东南崇楼及朝房开设“雕版馆”,同时举办“吉光片羽——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雕版文物展”,库房式陈列展出文物15000余件(组)。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首次举办该类专题文物展览。展览是对故宫博物院藏雕版文物整理与研究的成果性展示。重点展出32件(套)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从国政、文教、技艺三方面,将清代宫廷雕版放入中国典籍史、印刷史、清代宫廷史的大背景中进行解读,挖掘蕴含在雕版文物中的历史信息,发挥其在文献学中的特殊作用。在此基础上,故宫博物院将继续加强对雕版文物的整理、保护、研究与展示,做好雕版文物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创造性转化,为赓续中华文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展
展览时间:2023年12月9日起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沉浸体验展陈空间约1500平米,首次以盛开的莲花作为造型主体设计成巨型数字装置,艺术家们结合数字绘制、数字3DMapping影像和AI算法技术,以当代眼光和独特视角来表现、挖掘和阐释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艺术风格与丰富内涵,以“菱格世界”“万古遗珠”“东方微笑”“十方同源”“奇崛妙境”组成“艺术时空体验区”,另有“教学互动体验区”及“衍生艺术品区”等,共同组成全景沉浸体验环境,石窟艺术得到全新演绎。
青春作赋思无涯——王蒙文学创作70周年展
展览时间:2023年12月21日起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分为“青春万岁”“这边风景”“创作是一种燃烧”“大块文章”“文化的光照”5个部分,以近300张照片和550余件展品,全景记录王蒙70年来与共和国发展历史相伴、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文学创作历程,展示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各时期的代表性优秀文学作品,表现了他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写作的初心和使命。
河山在望——梁世雄捐赠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3年12月12日起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分为“万里幅员家国颂”“更揽山川入壮怀”“化私为公润万家”三个部分,从梁世雄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绘画作品中精选出100余件,展示岭南画派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卓越的绘画成就。前两个单元展示了梁世雄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包括20世纪80年代前的《归渔》《抽纱》《油城明珠》等采风写生,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的《雄风岁月》《太鲁阁激流》《布达拉宫》等创作重心从人物画向山水画转移后的作品。第三单元展出了梁世雄个人珍藏的艺术家高剑父、关山月和学者容庚教授等人的作品,这些捐赠作品被纳入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史文物抢救工程项目。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英模蜡像展
展览时间:1月6日起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以蜡像这种超写实主义的雕塑艺术为载体,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200余尊蜡像中精心遴选30尊英模人物作品展出。其中既有李大钊、向警予、方志敏等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驱,也有王进喜、雷锋等无私奉献的劳动模范;既有鲁迅、聂耳、冼星海等为人民而创作的文艺巨匠,也有钱学森、李四光、袁隆平等以身许国的科学巨擘;既有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心系群众的人民公仆,也有罗阳、黄大年、黄文秀等苦干奋斗的时代楷模。展览通过艺术化场景设计、英模文物展示、英模名言和故事解读等多种表现手法,让广大观众从中深切感受奋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各条战线上的英模人物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的感人事迹和人格魅力。
世间日月 影中乾坤:恭王府博物馆藏皮影展
展览时间:5月1日-8月15日展览地点: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将展出恭王府博物馆馆藏逾200件皮影文物,涵盖多地风格,呈现皮影丰富多彩的造型特色与地域文化风貌。展览重点介绍清代皮影戏在北京城繁荣发展的情况、清代王府的养班习俗以及历史上恭王府与蓟州皮影的联系。
汲古高歌:恭王府博物馆藏溥心畬画稿研究展
展览时间:4月23日-7月21日展览地点: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将展出中国近现代画家溥心畬的书法、绘画及画稿60件(套),通过画稿这一线索串起溥心畬绘画生成的过程,解读其在艺术创作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方式方法,以期为今人在「继承与创新」的实践方面提供启示。展览以恭王府博物馆馆藏为基础,汇集国内6家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其中多件为首次公开展出。
贞观——李世民的盛世长歌
展览时间:5月1日-8月25日展览地点:国家典籍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作为2024年北京首次大规模贞观主题文物展,汇集来自昭陵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镇江博物馆、武汉博物馆、扶风县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乾陵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山西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天水市博物馆、盐池县博物馆等15家博物馆在内的140组,249件重磅文物,涵盖陶俑、壁画、金银器、织锦、琉璃器、石刻等多种类型,重点展品包括微笑仕女图、鎏金银壶、尉迟敬德墓志、贴金彩绘釉陶文官俑、唐贞观十六年鎏金菩萨造像、石刻胡旋舞墓门、白陶舞马俑等珍贵文物。该展览为收费展览,观众可在“国家图书馆服务号”微信公众号后台消息对话框回复关键词“购票”获取购票信息。
“鲁迅的道路”基本陈列
展览时间:常设展展览地点:北京鲁迅博物馆
展览简介:“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又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先生对于“路”的诠释也体现了他们那一代人虽生逢乱世,艰难求生,但仍能披荆斩棘,勇往前行的斗争和前行,打破重重铁屋,探索救国拯民的方向和道路,这种生而无畏的斗争精神,这种甘于奉献的“孺子牛”精神,也是整个展览主要向观众传达的内容。
整个展览按照鲁迅先生一生的足迹,从出生地绍兴到南京求学,东渡日本,到回国后绍兴、南京和北京,然后南下厦门、广州,终于上海。尤其是鲁迅在北京时期,结合北京鲁迅博物馆旧居和馆藏的特色,增加了不少内容,对鲁迅在北京的工作生活足迹都有涉及,是展览的一个亮点。
中国八千年龙文化文物展
展览时间:4月29日-12月31日展览地点:中国考古博物馆
展览地点:本次展览分为“龙出东方”“龙行天下”“龙泽四海”三个单元,汇集全国23家文博单位的112件龙主题文物,辅以图片视频、专家采访和文物三维展示等手段,系统全面地展示中国龙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带领观众深入了解“龙”作为中华民族图腾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展览以科学考古发掘品为主,陈列文物出土自红山、凌家滩、良渚、陶寺、二里头、殷墟、三星堆等30余个重要遗址,涵盖最具代表性的中国龙文物种类和形态,完整阐述中国八千年龙文化年代序列。
御窑四时——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瓷器精品展
展览时间:3月18日-12月31日展览地点: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展览通过独特而富有创意的展览策划和空间设计,向公众介绍景德镇御窑遗址田野考古、整理修复、学术研究以及古陶瓷基因库工程建设等成果,展示御窑遗址出土瓷器精品,其中有多件器物为孤品和绝品。同时,展览将带领观众看到与故宫中不一样的瓷器故事,从文化遗存的特质出发,展开更深层的体验与思考。
“中华好家风”主题展览
展览时间:常设展展览地点: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展览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家庭作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就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中华好家风”主题展览由全国妇联主办,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承办。展览由“先贤家风”“红色家风”“时代新风”“新时代家风建设成果展示”四部分组成。通过200余张图片、60多件实物,全景展示古代先贤名士的优秀传统家风,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进模范人物的红色家风,当代最美家庭的时代新风,以及新时代家风建设的主要成果,切实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和新时代故事,用心用情唱响时代主旋律。展览通过场景、互动游戏、点播视频、动画影片等多种展示手段,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设立“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书屋,营造舒适温馨的参观氛围,增强展览的趣味性与互动性。
中国铁路发展史
展览时间:常设展展览地点: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
展览简介:展馆常设展览为“中国铁路发展史”,分为蹒跚起步、步履维艰、奋发图强和阔步前行的中国铁路四个部分。通过运用丰富、翔实的图片史料、实物展品以及先进的展陈技术和手段,生动和系统地展示了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的140余年的发展历程,是全面了解中国铁路历史文化和科技发展的殿堂。
“历史记忆中的京奉铁路”专题展览
展览时间:5月18日起展览地点: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
展览简介:展览以馆藏珍品《京奉铁路》相册为基础,从中选取京奉铁路的机构、人物、沿线站房、桥梁、工厂和机车车辆等百余张老照片,配合其他相关馆藏文物,以期真实、生动地再现京奉铁路的原貌,为世人揭开这一段尘封百年的历史记忆。
内蒙古绿色矿山特展
展览时间:2月27日-8月27日展览地点:中国地质博物馆
展览简介:内蒙古具有中国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全区有52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三位,其中煤炭、稀土等21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位列全国第一。本次展览将通过实物标本、图文展板、矿山沙盘模型、多媒体影片及互动展项等多种形式,展示内蒙古矿区的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介绍内蒙古绿色矿山建设实践、经验和成果。
恐龙的“蛋”生专题展
展览时间:4月30日-11月30日展览地点:中国地质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以恐龙蛋与恐龙的关系为主线,划分“恐龙与蛋”“恐龙蛋分类”“恐龙蛋分布”“蛋的启示”4个单元,带领观者走进恐龙的世界,探索恐龙蛋的奥秘。展览中观者不仅能看到含有胚胎的恐龙蛋化石、巨型恐龙蛋化石等多种化石,还可以通过操作形式多样的互动装置,了解恐龙蛋的宏观和微观结构、放大观看恐龙蛋蛋壳纹饰的不同、理解卵壳组织结构形成机理。
腾飞,中国之翼——国产民机主题展
展览时间:2023年12月30日-2024年9月1日展览地点:民航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分为逐梦蓝天、探路先锋ARJ21、腾飞之路C919三部分,主要介绍中国民航先后运营运-5、运-7、运-8、运-11、运-12、新舟60等机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支持国产大飞机事业,ARJ21、C919相继交付国内外多家航空公司等内容。
本次展览得到行业内外十余家单位的支持,共展出展品近百件。大部分展品为国内首次展出,包括运-5飞机履历本、中国邮政航空运-8飞机模型、ARJ21飞机交付纪念钥匙、东航全球首架C919机上用品、C919适航审定证件、C919项目条款关闭燃尽图等。
“翱翔方寸间——邮票里的民用航空”展
展览时间:2月7日起展览地点:民航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分为“中国航空邮票”“民用飞机”“机场与航线”“新时代·民航”等四个部分,展示不同时期、含有不同民航元素的珍贵中外邮票图片110余张,以邮票为载体,从方寸之间追寻民航发展的历史足迹。展览还展出珍贵馆藏10余件,包括“国际民航组织成立50周年纪念封”“澳门国际机场成立日首日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通航纪念邮票珍藏册”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展览时间:2023年8月1日起,长期展览地点:民族文化宫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通过文物古籍再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必然规律,引导人们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和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历史主动和文化自信,为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24(甲辰)龙年生肖邮票展
展览时间:2月-12月
展览地点: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
展览简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文化,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特推出“2024(甲辰)龙年生肖邮票展览”。展览展出中国邮政、香港邮政、澳门邮电、联合国邮政管理局以及24个国家发行的62套76种龙年生肖邮资票品,在方寸间祝福新年。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现代作家书房展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中国现代文学馆
展览简介:作家的书房,是文化传统、作家个性和作家真实生活的综合体现。与外国作家的书房相比,中国作家的书房大都具有简约、含蓄、内敛的特点:一桌一椅一方几,一人一灯一卷书,自成乾坤。本次“现代作家书房展”,所有展品都是作家本人生前用过的实物,带着浓郁的历史感和文化气息。
魏晋风度与五四精神——王瑶和他的世界
展览时间:5月7日-8月7日
展览地点:中国现代文学馆
展览简介:王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对中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均有很高的造诣。其《中古文学史论》是该领域的开拓性著作,其《中国新文学史稿》是最早的具有完备系统的现代文学专著之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展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中国现代文学馆
展览简介:全面、生动、立体地展示了百年中国文学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中国文学的光辉历程,再现了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文学流派的创作实绩和其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以实证的方式呈现和还原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百花齐放”的辉煌成就,“迈进新时代的中国文学”重点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学取得的新成就、呈现的新气象。
皮韵流风——黑龙江鱼皮兽皮树皮历史文化展
展览时间:3月19日-9月22日
展览地点:国家自然博物馆
展览简介:由国家自然博物馆与黑龙江省博物馆共同主办,为期6个月,以赫哲族的鱼皮文化,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达斡尔等民族的兽皮文化以及当地多民族的桦树皮文化为主要内容,全面介绍“三皮文化”的沧桑历史和传承至今的精湛技艺,体现了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理念。
自然乐章——国家自然博物馆2022-2023年新增馆藏精品展
展览时间:6月5日-7月21日
展览地点:国家自然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展览是纪念国家自然博物馆揭牌一周年的特别展,展示了近两年新增藏品中精选出200余件极富科研与收藏价值的生物、矿物标本等精品,分十个单元展出。它们是跃动的音符,奏响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动人旋律;是缤纷的色彩,描绘生物多样性的斑斓画卷;是古老的印记,诉说地球环境变迁和生命演化的传奇故事。
对语青山——傅以新山水诗画展
展览时间:1月29日-7月28日
展览地点:中国园林博物馆
展览简介:此次展览精选傅以新先生以山水、园林等题材为主的诗书画作品80件,从“山河远阔”“林壑清晖”“采秀撷珍”三部分展示画家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敬畏。傅以新先生深耕山水书画60余载,他的作品打通了诗、书、画的界限,以其独有的方式描绘祖国山河的无限魅力及承载的人文情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以此展览歌颂祖国壮美山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唤起观众内心的家国情怀。
曲折尽致——童寯的园林世界
展览时间:5月20日-9月1日
展览地点:中国园林博物馆
展览简介:“曲折尽致——童寯的园林世界”展,由中国园林博物馆、童寯纪念馆、北京建筑大学共同主办,展览通过106件套测绘图、照片、手稿、书画以及珍贵的电子资料等展品,从“建筑巨匠”“园林赤子”“艺术寯才”三部分,展示童寯先生作为拥有爱国主义情怀的第一代建筑家、近代研究古典园林的第一人,在园林、建筑、教育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及在艺术、文学等方面的造诣。此展览为中国园林博物馆“园林名家”系列展览,力求通过以童寯为代表的中国首批留学归国的建筑师,在时代背景之下,投身建筑事业、创立建筑专业,展现我国一代建筑师、园林工作者为中国现代园林、建筑事业蓬勃发展所做的探索与尝试。
抟埴之工——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陶瓷艺术
展览时间:3月22日-7月31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将汇集古代亚欧大陆和古埃及的陶瓷艺术,带领观众欣赏来自不同时期和区域的陶瓷制作工艺和造型,理解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彼此之间交流互鉴带来的文化交融和社会进步。展览根据展品数量和来源地分布情况,按区域划分为古代近东地区、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印度河流域文明、地中海区域、中亚的晚期彩陶、伊朗伊斯兰前期、东亚和东南亚7个单元,时间维度跨越6000年,观众可以从中窥见中国之外从早期陶器到晚期瓷器的发展历程。
水木湛清华:中国绘画中的自然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2021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首都博物馆,以古代精品绘画为基础,联合举办“水木湛清华: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自然”展,为校庆献礼。“水木湛清华”,典出东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它既道出“清华”之所得名,也是对本次展览主题的诗意揭示。“水木湛清华”可以视为这一时期的人们“自然观”转变的分水岭,标志着古人的视野从宏大玄远的自然之思,转向了具体切近的自然之美,将哲理的“自然”,演化于人生之中,最终过上“体道”的人生,实现人生的艺术化。
清华藏珍·丝绣华章: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织绣部分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中国历代能工巧匠将自然资源与人工技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源远流长、异彩纷呈的织绣艺术。本展从馆藏数千件织绣品中,精心甄选明清时期代表性织绣品百余件套,涉及织物、成衣配饰和鉴赏品等三大类,分别由“丝彩织成”“华服美饰”“绣缂画意”三个单元加以陈列展示。星移斗转,经历数百年岁月长河的洗礼,这些织绣品已由当初华美贵重的实用之物,升华为反映当时工匠技艺与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奇巧高妙的织造工艺是民族智慧的结晶;美轮美奂的图案纹样是美好祈愿的寄讬。流连在这批精美古代织绣艺术品的长廊里,相信您一定会乐而忘忧,细细体会古人寓设计于巧思、夺造物之天工的织绣之美。
清华藏珍·随方制象: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家具部分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家具收藏以凳椅类、桌案类和柜架类为主,尚有少量橱柜类家具,时代自明至近现代。其中尤富盛名的是五十多件以黄花梨、紫檀等材质为主的明式家具,有七件收录于王世襄先生编著的《明式家具珍赏》。本次展览的家具藏品绝大多数来自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旧藏,包含明代黄花梨四面齐琴桌、黄花梨矮翘头案、黄花梨圈椅等传世精品。虽篇幅有限,难窥全貌,但仍可看作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众多珍品的一个缩影。
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华艺术展
展览时间:4月10日-11月10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与贵州省博物馆联合策划,旨在通过书画、文献、碑拓、刻铜、笺纸等实物展品,比较全面地呈现中国近代学者姚华在诗词、书法、绘画、考据、篆刻、写铜画笺等领域的才能与贡献。
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
展览时间:3月1日起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以晚清士人出洋记述为主线,配合展出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藏约100件(套)西方科学仪器、技术设备和自然标本等。展览分为“水陆交通”“街头见闻”“西人器用”“博物致知”“格致之学”五个单元,再现晚清中国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重点展品包括卡尔佩珀型复式单目显微镜、瓦特蒸汽机模型、爱立信公司生产的301型讲坛形壁挂式电话、爱迪生D型标准留声机等。
灵岩巍凝——云冈历史与艺术专题特展
展览时间:5月18日-7月
展览地点: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通过多件组文物及3D打印展品,系统展示云冈石窟1500多年历史以及在中外文化交流、碰撞、融合背后的中华文明演进史、民族融合发展史和劳动人民创造史。通过举办云冈文化进校园系列展览和学术活动,让云冈文物走进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是云冈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展开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让沉睡的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有效途径,吸引更多的青年学子感悟云冈艺术,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主题展
展览时间:长期
展览地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展览简介:该展是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推出的大型主题展,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总面积6700平方米,展出照片1170幅,文物2834件。全景式展现了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英勇抗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光辉历史,同时也展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大力支持。突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台湾同胞抗日史实展
展览时间:长期
展览地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展览简介:展览作为“伟大胜利历史贡献”主题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岸首个全面反映台湾同胞抗日史实的展览,深刻揭露了日本在台湾进行的殖民统治,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体现了台湾同胞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
永葆青春活力
——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实践专题展览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香山革命纪念馆
展览简介:由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北京市监察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香山革命纪念馆承办的“永葆青春活力——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实践专题展览”全景式地展现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砥砺初心,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进行自我革命实践,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加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发扬优良作风,推进从严管党治党,完成了“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历史重任,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香山革命纪念馆
展览简介:《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基本陈列通过形式多样的展示手段,全景式生动呈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间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展览按历史发展脉络,由“进京‘赶考’”“进驻香山”“继续指挥解放全中国”“新中国筹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永远奋斗”五个部分,15个单元构成。
进京“赶考”
——纪念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驻香山75周年图片展
展览时间:3月25日起
展览地点:香山革命纪念馆
展览简介:展览位于香山革命纪念馆南广场,由“提出‘赶考’伟大命题”“踏上进京赶考之路”“书写‘赶考’香山答卷”三部分构成,共计展出珍贵历史图片130余张、珍贵文物文献照片近30件(套)。在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驻香山75周年到来之际,回顾这段光辉的“赶考”历程,旨在深切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优良传统,进一步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北京通史陈列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以首博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新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更加强调和突出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讲述普通观众看得懂、行家看得过瘾的北京历史。展览内容也进行了丰富,增添近年来北京地区考古新发现、北京史研究新成果等。
五光十色——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颜色釉瓷器展
展览时间:2月10日-12月
展览地点: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
展览简介:颜色釉瓷是指主要以釉的质地和呈色作为装饰的瓷器。本次展览共呈现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约120件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将十种釉色按五大色釉体系分为五个单元,全面展示中国古代颜色釉瓷之美和陶瓷匠人的智慧。
沧海撷珠——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珍藏文物展
展览时间:2月10日-12月
展览地点: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
展览简介:该展览是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自1960年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珍藏文物展,共呈现超过170件(套)展品,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展出。展览分为五个单元,前四单元分别介绍瓷器、玉器、青铜器和书画类展品,第五单元特别致敬老一辈文物工作者为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做出的贡献。
京华通惠 运河永济
——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
展览简介:展览通过八个部分超过1000件文物、艺术品,以时间为轴,生动还原大运河发展演变历史,着重展示大运河与北京的密切关系,系统展现运河沿线人文历史价值内涵。
燕赵乘春复此行: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展
展览时间:5月18日-12月31日
展览地点: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由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和河北博物院共同主办,共展出398件(套)文物、历史档案和展品,分为“古代京津冀‘首都圈’的形成”“近代京津冀城市群的形成”“当代京津冀协同发展足迹”3个单元,展示京津冀地区城市关系的历史变迁,以及以北京为核心的城市群布局的发展过程。
泉聚文明:馆藏钱币精品展
展览时间:2024年3月30日-2025年3月30日
展览地点:北京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选取馆藏钱币文物二百五十余件,其中珍贵文物二十余件,并辅以瓷器、杂项类藏品。展览从历史与艺术不同视角策划,讲述了中国古代钱币发展简史,体现了不同时代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同时从书法文字、钱币纹饰、造型等方面介绍钱币艺术之美,反映出中国古人对安乐、富足美好生活的追求。
缘岸梵刹——万寿寺历史沿革展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北京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北京艺术博物馆坐落于海淀区万寿寺内。万寿寺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历经明清两朝的兴修、扩建,形成了集寺院、园林、皇家行宫于一体的大型古代建筑群。晚清时期,万寿寺遭遇外国侵略者洗劫,清王朝覆灭后寺院房舍曾被当作战俘营、学校、疗养院、收容所等。1957年万寿寺的最后一任住持将寺院交付政府部门管理,正式结束了其作为宗教场所的历史,1987年万寿寺辟为北京艺术博物馆馆舍。2017年至2022年,万寿寺开启新一轮的修缮工程,对中路、西路建筑进行修缮,在东路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摸清了东路遗址的保存状况、布局、规模和形制等基本情况。博物馆本次重开之后,万寿寺历史沿革展特别展出了近期修缮、考古发掘过程中新发现的文物,包括首次公开展出的“祭孝惠章皇后疏文”等。
妙法庄严——佛教造像艺术展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北京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展分为“汉传佛教造像艺术”及“藏传佛教造像艺术”两个主题,共陈列64件展品。明清时期,汉传佛教造像趋于程式化,虽能给人雍容华贵、端庄慈祥的感受,却缺乏内在的精神力量,流于浅显与媚俗。藏传佛教造像则发展繁荣,艺术家们在印度、尼泊尔等外来艺术形式基础上,融入藏民族文化和审美因素,创作出具有鲜明藏民族特色的艺术模式。
云落佳木——中国传统家具展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北京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共陈列约50件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家具,包括椅凳、桌案、床榻、柜架等,介绍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演变及造型艺术特点。明式家具以古朴大方取胜,注重卯榫结构的精密巧妙;清式家具在制作工艺上以富丽华贵见长,装饰手法丰富多样;民国时期的家具受西方影响,体现出中西合璧、探索求变的时代特征。
苍山秀水:山水主题文物展
展览时间:2024年5月21日-2025年5月10日
展览地点:北京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汇集北京艺术博物馆藏山水主题的书画、瓷器、玉器等58件(套)文物,呈现文物中的山川胜景及其四季变化和古人的山居日常,带领观众领略中国的壮美山河,感受中国山水艺术的审美内涵。
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中尼文化交流展
展览时间:长期
展览地点: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
展览简介:本展览分为“山——喜马拉雅 山国明珠”“岭——横亘千载 绵延不绝”“峰——紧密携手再攀高峰”三个单元,通过图文辅以部分实物展品的方式,分别展示尼泊尔人文风情、中尼两国1600年的人文交流史、新时代中尼两国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此外,展览中还特别设计了一个特殊区域,通过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连环画形式,介绍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以此纪念文化使者阿尼哥一生为中尼友好交往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京华梵塔——北京地区藏式佛塔展
展览时间:6月7日-10月13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
自元代藏传佛教传入内地以来,北京地区也成为藏传佛教举足轻重的兴盛之地。展览以北京地区的藏式佛塔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北京地区藏式佛塔遗存,向观众展示北京藏式佛塔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特点。同时,进一步阐释了北京地区的藏式佛塔除承载着宗教功能外,也蕴含着多民族文化的内涵,它是北京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实物象征。
古韵钟声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展览简介: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常年设有阅古钟林、礼乐回响、质器庄严、妙境梵音、敕建觉生、金火流光、永乐大钟、诗韵钟声、外国钟铃9个展,展出文物展品400余件,形成一部完整的古钟发展历史。整个展览以“古韵钟声”为总主题,阐释“钟”与“声”的特殊关系,彰显“钟”的地位和“声”的韵味。展览以点突破,点动成线,线动成面,形成古钟信息网,内容上互为补充,具有一定的逻辑层次。整个展览分为历史、文化、技术三条主线,形成合理的参观路线,阐释了钟声承载历史、钟声蕴含文化、钟声彰显技术、钟声传播理念几个主题。
中国龙文化系列展览:秦砖汉瓦话龙纹
展览时间:2024年3月11日-2025年3月1日
展览地点:大觉寺
展览简介:龙纹是中国古代极为重要的图腾纹饰,广泛出现在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以及现存古建筑、造像、碑刻、服饰、书画中。龙纹图案反映了各个时期的艺术风尚和审美取向,也体现了龙与自然、王权、宗教、民间风俗和民生祈愿的融合。秦砖汉瓦是对秦汉时期砖、瓦文物的统称。本次展览将呈现古陶文明博物馆藏品中带有龙纹饰的“秦砖汉瓦”及相关拓片,体现战国、秦汉时期建筑装饰的发展水平,进而窥见当时的社会文化。这也是大觉寺龙王堂1992年迄今首次作为专题展厅对公众开放。
志喻金汤——健锐营历史文化展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团城演武厅
展览简介:“志喻金汤——健锐营历史文化展”是健锐营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健锐营部分珍贵史料的首次公开亮相。展览分为健锐劲旅、诘戎扬烈、太平安乐、壮肄声威、策功绩武五个单元,全面介绍健锐营历史沿革,重现经典战役场景,复刻优秀将领戎马一生,深度阐示健锐营在清代三山五园地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凸显健锐营在促进多民族国家统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展览开放东西值房及南北城楼作为新的展示区域,对七处建筑空间进行不同功能划分;采用原状陈列与现代化展陈方式相结合的思路,中轴主体建筑演武厅根据史料记载复原乾隆时期的家具陈列,彰显皇家演武场的历史风貌;打破用图文视觉形象来传递知识信息的单一模式,增添健锐营日常训练、虚拟穿衣、特色饮食翻板、三山五园文化交互体验等多项趣味互动项目,以更灵活的形式讲述文化故事,打造崭新的沉浸式参观体验。
“牢记嘱托时代先锋”中国一汽创新创业成就展
展览时间:5月1日-12月底
展览地点:北京汽车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展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与北京汽车博物馆联合举办,围绕中国一汽建设历史背后重大事件,结合相关藏品传播中国汽车工业精神。
火神与民间行业习俗展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北京民俗博物馆
展览简介:东岳庙西廊火神殿供奉火神。供奉火神的行业包括陶瓷业、冶铸业、铁匠业、书坊业、烟业、糕点业、消防业、典当业、冶金业等。各个行业之所以会供奉火神,原因各有不同。有制作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火的,有生产的物品与火有关联的,更多的是求火神保佑不要发生火灾。《都市丛谈·恭庆祖师》记北京云:“无祖师之各商家到时亦必恭庆火祖。”可见各行业因为祈求避免火灾的缘由多祭拜火神。
日月星转——北京民俗博物馆物说廿四节气特展
展览时间:2月10日-12月31日
展览地点:北京民俗博物馆
展览简介:中国古人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概括总结出一套气象历法——二十四节气,借助节气将一年定格到农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体系中,将时间、生产、生活定格到天人合一的状态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本次展览以“物”说的形式,辅助文字介绍,生动诠释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华文明代表性智慧结晶的丰富内涵。
东岳庙历史展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北京民俗博物馆
展览简介:北京东岳庙始建于元代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是融合道教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厚重载体。“东岳庙历史展”是由图片和实物构成,展示了东岳庙六百多年的历史沧桑,以及它对周边的地区繁荣的促进作用。揭示了东岳大帝信仰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冠佩从仪——馆藏银饰精品文物展
展览时间:2月10日-12月31日
展览地点:北京民俗博物馆
展览简介:民间银饰蕴含着吉祥、祛邪、护佑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社会功用,使之得以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民间银饰是人们最为亲密的伴侣,见证着一辈辈人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对美满婚姻和长寿的向往,富含着深邃的民族情感,饱含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寄托,以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本次民间银饰文物展,共展出80余件套文物,包括凤冠、蒙古头饰、发簪、发钗、银锁、银镯等等,其形制多用作庆寿、婚礼佩戴、儿童饰品及实用器。
华夏龙图——北京民俗博物馆龙生肖文物展
展览时间:2月10日-12月31日
展览地点:北京民俗博物馆
展览简介:中国以农立国,作为主宰雨水之神的龙因此备受尊崇。它是古代先民想象中的一种神奇、吉祥的动物,能呼风唤雨,赐福人类。古籍中言“龙星体见,万物始盛”,正是对龙及诸神而生的生命祈祷和幸福的指望。龙,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和文化积淀,不仅是皇权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此次展出的近百件各个时代、不同质地、形态各异的生肖龙,全部是北京民俗博物馆的馆藏品。
器雅于礼——馆藏漆盒精品文物展
展览时间:2月10日-12月31日
展览地点:北京民俗博物馆
展览简介:器以藏礼,物以载道。漆盒塑各类材质以型,涂天然之漆色、借髹饰之工艺、承吉祥之纹饰,作为古代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性与审美性兼具的器物,成为不同人生阶段、不同生活场景的独特精神寄托。本次展览展出各个时代、不同质地、形态各异的漆盒文物约五十件套,传递中国古代人民尊重自然、善待生命、至纯孝道的优秀文化传承。
中国古代文房展
展览时间:2023年8月1日-2024年8月1日
展览地点:北京民俗博物馆
展览简介:书房,是传统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之一,不但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修身养性、读书抚琴的处所,还是他们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空间。本次展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文房相关藏品,呈现传统文化与美学视角的高度契合,让大众领略中国传统书房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幽静典雅之美。
顺义历史文化展
展览时间:长期
展览地点:顺义区博物馆
展览简介:顺义历史文化展是顺义区博物馆的常设展,展览面积约1000平方米。常设展囊括了从史前时期至近代以来的珍贵石器、青铜器、瓷器、陶器、玉器、拓片、金银器、杂器等历经19个朝代的出土文物228件,同时还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顺义在农业、工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历程。顺义历史文化展为大众展示了顺义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面貌与时代特点。
从历史走来的门头沟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永定河文化博物馆
展览简介:《从历史走来的门头沟》陈列,由永定河文化博物馆提供,展览通过新中国建立以前发现保存的地方史、革命史、民俗史等文物和资料比较全面地展示门头沟地区自120万年前至1948年12月15日门头沟全区解放的历史进程。重点介绍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特色鲜明的服务大都市的城郊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西抗战红色文化。
平西抗日斗争史陈列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永定河文化博物馆
展览简介:《平西抗日斗争史陈列》,是北京地区和华北抗战的一个缩影,也是平西抗战史研究的区域性和阶段性成果之一。本陈列坚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继承、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楚雄历史文化展
展览时间:5月31日-8月31日
展览地点: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展览简介:为使优秀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传播,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特引进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楚雄历史文化展》。展览从三个单元进行讲述,分别是:世界恐龙之乡——楚雄、东方人类故乡——楚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楚雄。
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功能,弘扬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让文物活起来”,“北京人”与“元谋人”实现强强联手,两种历史文化在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交汇。通过展览,可以让更多观众同时领略“北京人”文化和楚雄州丰富的古生物、古人类史以及彝族文化,更深刻地感受祖国文化的恒古旷远。
圆明园石柱回归展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圆明园正觉寺
展览简介:展览以7根石柱文物回归圆明园为主题,展出文物、照片等共约50组件,分为“漂洋过海”“回归之路”“石柱真容”三个单元,以圆明园石柱流失为背景,将此批流失文物回归过程作为串联,呼应同类流失海外文物在园展示情况,重点描绘石柱上的精美雕刻纹样,力求让观众了解圆明园石柱远离故土,颠沛流离,重回故里的历程,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圆明园石柱所蕴含的文物价值。
传承守望——圆明园文物保护成果展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圆明园博物馆
展览简介:“传承守望——圆明园文物保护成果展”是正觉寺常设展,主体为中轴线马首铜像展及历史文化展,搭配设置于东西两侧偏殿的正觉沧桑、追迹圆明、寻古长春、聚散流离五部分,此外还包括最上楼展示的“最美的重逢——圆明园石柱回归展”和五首重聚展。所有展览均围绕“传承守望”主题进行。展览重点展示圆明园多年来的文物保护成果,一步一履,呈于阫墙,展于文物,从名园废墟到管理处成立,从考古发掘到遗址保护,从文物修复到文物回归,从价值阐释到文化传播,旨在溯源历史,守脉中华,传承发展,不断推动新时代文物保护事业、流失文物回归事业向前发展。
园说VI——木器风华美成在久
展览时间:5月17日-8月25日
展览地点:颐和园博物馆
展览简介:颐和园是明清家具重要的收藏机构之一,所藏各式家具数量丰富、体系完整、材质多样、工艺精绝。本次展览以古典园林中的明清家具为主题,精选明清时期家具精品,集中展示园林陈设中极为重要的家具文物,及所透露出的文化传统及审美意趣。
慈晖懿祉——慈禧时代的瓷器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颐和园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展出颐和园藏瓷器,以晚清时专为慈禧烧造的各种特色鲜明、色彩丰富、具有较高工艺水准的瓷器为主题。展览反映了晚清时期以慈禧为代表的统治阶层的家国政治生活,代表着当时的宫廷风尚与时代风貌,多角度折射出慈禧作为一位母亲、孀妇、太后和女统治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展览共展出园藏瓷器54件/套。
舶来珍奇——颐和园藏外国文物展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颐和园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以颐和园庋藏外国文物为主,展出种类有洋瓷、玻璃器、钟表、七宝烧、化妆用具、家具、乐器、洋车、轮船等,涵盖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产地包括英国、法国、日本、德国、奥地利、美国等国家,时代约为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这些外国文物体现了当时东、西洋科技及工艺的先进成果,反映了清朝末年典型的宫廷风尚。展览共八个单元,共展出颐和园外国文物93件/套。
宝树琪花——颐和园藏清宫工艺盆景展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颐和园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以颐和园所藏工艺盆景为主,此类盆景以金银、玉石、牙角、珍珠、珊瑚等各种珍稀材质仿照自然景观编串、堆砌而成,底盆多用珐琅、木材或金属,造型各异、布局巧妙、形态逼真。所选图案和主题多为“一统万年”“八仙过海”“仙人祝寿”等,寓意富贵吉祥、万寿无疆、江山永存,深受皇家及王公大臣珍爱。一般多置于殿堂家具之上,以衬托宫廷生活环境的富丽堂皇。展览共展出颐和园藏清宫工艺盆景11件/套。
御苑璆琳——乾隆玉器撷珍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颐和园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以颐和园藏传世“乾隆玉”为主,展出玉器皆为宫廷旧藏,用料多为优质的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等;品种齐全,囊括了文房器、陈设器、日用器等;玉质细腻,色泽莹润,因材施艺,融古涵今,技术精湛,典型表现了乾隆时期宫廷玉雕工艺的神采风华。展览共展出玉器25件/套。
文明的融合——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
展览时间:1月13日-7月13日
展览地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展览简介:本次主要呈现陆上丝绸之路东段,从洛阳、长安到新疆这一区域的艺术。该展以6000平方米超大临时展览来呈现丝绸之路东段从洛阳、长安到喀什、和田地区的500余组件作品。展品包括来自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北京、天津等10余省市自治区、35座城市的400余组件一二三级文物,许多作品属于首次公开展出。大展还特别联合哈佛大学推出《永宁绝响》多媒体特别项目;联合青海四大古寺之首、700年历史夏琼寺共同推出《坛城沙画》特别项目;联合日本著名学府、近400年历史龙谷大学共同推出柏孜克里克第15窟特别项目。同时,龟兹研究院首次复刻克孜尔石窟第8窟、全新呈现第38窟,以及得到了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慕尼黑大学、挪威国家图书馆等重要学术机构支持。
点击图片可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工艺之光——中国古代工艺器物展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观复博物馆
展览简介:中国历代工艺,集天下能工巧匠之大成。在古代,手工业不单满足了百姓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还要满足他们无尽的精神需求。历代文人同工匠一道,思想加手艺,释放出耀眼的光芒。展览着眼于展示中国古代工艺之美、种类之丰富,展出工艺门类包括漆器、百宝嵌、玉器、金银器、铜器、珐琅器等古代工艺精粹,彰显中国古代工艺之光。
古代硬木家具展
展览时间:常设展展览地点:观复博物馆
展览简介:中国古典家具典雅精致,用材考究,工艺精湛,美学成就卓著。展览以明清时期硬木家具藏品为主,以材质作区分进行展示,主要包括古代黄花梨木家具、紫檀家具和红木家具。展馆采用开放式展览形式,以多样的家具藏品打造多个古代居室场景,为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观展体验,展厅环境优美典雅。
古代门窗展
展览时间:常设展展览地点:观复博物馆
展览简介:中国古代门窗,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的典范,千百年来不断向世人传递着中国古人对生活的信心。展览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木雕门窗为主要内容,全面阐述古代门窗与建筑的关系和门窗的演变过程,生动展示古代门窗的工艺特点、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
泥火幻化——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展
展览时间:常设展展览地点:观复博物馆
展览简介:中国陶瓷历久弥新。在漫长的陶瓷发明、发展历史中,陶瓷工艺与技术不断创造着科技、经济、艺术及人文历史等多重价值,最终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国古代陶瓷美学。展览着眼于中国古代陶瓷之美,以时间为线索,主要展示自唐代至明清时期代表性陶瓷藏品,在阐述陶瓷发展历史的同时,兼顾展示丰富多彩的制瓷技术、装饰工艺,以及陶瓷的器型、纹饰、颜色等特点。
观复猫·我们的二十四节气
展览时间:2023年9月23日- 2025年9月1日展览地点:观复博物馆
展览简介:观复博物馆推出全新展览“观复猫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展览聚焦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按照节气变化的时间顺序娓娓道来,或科学解读,或文化阐释。观复猫化身古风人物,走进画中演绎四时节气的七十二种物候变化,美不胜收。全新甄选并展出二十四件节气文物,以物叙事,讲述文物中蕴藏的二十四节气始末。春华秋实,寒来暑往。日复一日间,四季循环,一季六节,节节有变化,季季报平安。每当交节之时,不管你注意与否,物候都会悄悄变化,猫比人类对这个变化敏感,观复猫们更敏感。且看猫馆长们,华丽换装,钻进画中,演绎并讲述它们眼中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物候变化、风俗礼节。请跟随观复猫走进这场梦幻的展览,一起来探寻吧!
夏季文物展
展览时间:4月28日-7月27日展览地点:观复博物馆什刹海展厅
展览简介:观复博物馆在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荷花市场4号,举办“观复博物馆夏季文物展”,展期计划为4月28日至7月27日。本次特展展出明清家具、金铜造像、马面裙等多种类的文物亮相,共计160件。
多彩的中华民族——秘境山海情
展览时间:4月1日-12月31日展览地点: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
展览简介:通过本展览展示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五个主体民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的生产生活及非遗展示,充分展示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积淀,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们的文化遗产——中秋味道
展览时间:5月1日-12月31日(暂定)展览地点: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
展览简介:月饼模俗称月饼印,是制作月饼的工具,最早可追溯到宋朝,但流传的月饼模子以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居多。旧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过中秋时自己制作月饼,饼模多为自制,不同年代的印模形式千姿百态,图案丰富多彩,蕴含了国人朴素的思想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将生活和艺术合二为一,历经百年仍韵味犹存,是凝结我们民族情感的实用器和艺术品,是民间雕刻艺术的一朵奇葩。本展览重点展示的是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月饼模具。
我们的文化遗产——童心看世界-暨CCHPF第三届儿童艺术展
展览时间:6月1日-12月31日(暂定)展览地点: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
展览简介:童心是一种纯真而无邪的状态,它能够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孩子的视角去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有利于我国文化遗产的传播工作。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指示工作: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孩子们是最具创造性和创新性的群体,让他们成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接班人,会让我们的文化遗产工作更加丰富多彩,他们是最好的中国文化传播者。
2024“网动中法”文化展
展览时间:5月25日-9月10日展览地点:北京云汇网球博物馆
展览简介: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由中国网球协会、北京云汇网球博物馆与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4“网动中法”文化展系列活动于2024年5月25日启动。
2024“网动中法”文化展以网球发展时间轴为序、以网球事件为亮点、以网球藏品为载体,全面展示中法网球人物、品牌以及网球运动发展的特性,具体内容涵盖网球职业赛事、网球外交与交流、中法网球品牌等。
虫珀森林——跨越亿万年的时空之旅
展览时间:2月1日起展览地点:北京菜百黄金珠宝博物馆
展览简介:虫珀森林展区为北京菜百黄金珠宝博物馆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共同推出,因为琥珀被称为“时空胶囊”,因此整个展区也打造了时空隧道的感觉,展示了1万年前至9870万年前的五个重要的时期的琥珀和环境。这里不仅有琥珀标本,还还原了昆虫的生活环境,也有许多真实的昆虫标本在橱窗中。
京作硬木家具文化展
展览时间:常设展展览地点:北京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以“京作硬木家具文化”为主题,集中展现了龙顺成从1862年创立至今160年传承发展的过程以及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经过了起源于宫廷、流传于民间、汇集于龙顺、传承于当代的历史演变。
车轮上的中国故事
展览时间:1月1日-12月31日展览地点:北京老爷车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以图片、文字和讲解等方式,讲述和观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汽车故事,以点带面,用富有温情的个体经历,讲述宏大的中国近现代汽车历史。
辉煌历程
展览时间:1月1日-12月31日展览地点:北京老爷车博物馆
展览简介:展览以世界汽车发展史、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为并行的时间主线,以图片、讲解、视频等方式展示,使观众通过展览能够了解到,当世界汽车工业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出现并发展的时候,中国汽车工业的萌芽因为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而纷纷夭折,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壮大,中国汽车工业和应用市场才得到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产销均跃升为世界第一。
“笔墨仁心”中医药文化主题创作特展
展览时间:2023年10月1日起展览地点:北京天元中医药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以诗书画等艺术的形式,呈现出自古以来流传已久的中医药文化历史典故。
“中华瑰宝 文明之钥”中医药文化展
展览时间:长期
展览地点:北京天元中医药博物馆
展览主题为“中华瑰宝文明之钥”。主题出自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六十周年贺信: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展厅展陈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中华岐黄,源远流长”:陈列展现了中华医药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历代名医名药、百年老字号;第二单元“晋医史话,表里山河”:陈列展示了山西中医药学发展史及山西历代名医名家、古籍名方、道地药材。第三单元“晋药流香,和谐共生”:展示了明清时期流传至今的百年老字号以及一些传统名药,如龟龄集、定坤丹及安宫牛黄丸的历史和炮制工艺。第四单元“物华天宝,药林精萃”:展示了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以及海洋类四大类名贵的中药材标本。
老北京年画展
展览时间:常设展展览地点:北京崇德堂匾额博物馆
展览简介:收藏众多老北京年画,通过展示以及对年画的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非遗技艺以及年画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有木板年画的专业老师为我们讲授有关年画相关的研学体验课程,更进一步感悟年画的魅力。
古典艺术笔筒展
展览时间:1月25日-12月31日展览地点:北京市姜杰钢琴手风琴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展示各种材质的艺术雕刻笔筒,包括紫檀、黑檀、黄花梨等材质,独特的木质纹理和色泽,为笔筒增添了别样的美感。每一件展品都有独特的主题,由技艺精湛的工艺师傅精心雕琢而成,颇具文化韵味和艺术气息。在欣赏这些古典艺术笔筒的同时,让观众感受到笔筒雕刻艺术的独特魅力,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也给广大收藏及雕刻爱好者提供一个欣赏、品鉴藏品和交流的平台。
“明天的昨天”——当代美术作品邀请展
展览时间:3月1日-12月31日
展览地点:北京英杰硬石艺术博物馆
展览简介:此次展览展出了百余位艺术家的合计200余幅作品。当今社会,高度发达的通信技术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但飞速往来于我们身边的电子信号却也让人们之间的感情交流趋于简单化、程序化,缺少个性特点和人文亲情。举办此次收藏展的初衷是让观众走进展厅,体会和感受作品这种表达和传递感情的传统方式,并通过此次展览培养大众的艺术感知、发挥想象能力。同时利用展览传递友谊,增进交往。
资料来源:北京地区各博物馆
作者:李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