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4北京博物馆月丨火车站里的“潮”文化·中国铁道博物馆文创精品推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北京> 要闻 > 正文

2024北京博物馆月丨火车站里的“潮”文化·中国铁道博物馆文创精品推介

来源:光明网2024-05-25 23:43

  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2024北京博物馆月第二个主题周——“文创周”活动于5月25日至5月31日举办,以“博物馆之城里的市集”为主题宣传语,六大博物馆主题文创市集火力全开。 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文创市集将于明日(5月26日)正式开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 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的文创精品,也期待您走进博物馆逛集看展,享受周末美好时光!(温馨提示:市集具体开放时间请关注各馆官方信息~)

  京张高铁四季书签

  该产品是一套四支装书签,分春夏秋冬四款,每款上嵌一列复兴号列车呼之欲出,寓意复兴号列车驶过的四季美景。该产品创作来源于中国首条智能高速铁路京张高铁。京张高铁正线全长174千米,最高设计速度为350千米/小时,是世界上第一条按照智能化理念进行设计的高铁。京张高铁于2016年4月29日开工建设,2019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作为服务冬奥会的重要交通服务保障设施,便捷串联起冬奥会三大赛区,保障奥运赛事顺利举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打开的是人的思想大门,高速的列车变换着时间和空间的景色。以书签为载体,呼吁人们热爱阅读,爱上高铁,享受生活。

  CR200J单体变形列车超人

  列车超人是中国铁道博物馆与广州灵动创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铁路IP品牌,共有变形、灯光、轨道三大系列40余款产品。该产品以复兴号CR200J动车组为原型,它是中国铁路复兴号系列的一款动力集中式的电力动车组。外观由“国槐绿”主色调构成,是中国复兴号全系列动车组中的“网红”车型之一。2023年7月1日,新型CR200J复兴号动车组,从青海西宁站首发开往格尔木,标志着CR200J型动车组驶上青藏铁路。

  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

  建筑拼插模型

  该产品是以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建筑为原型开发的一款拼插模型。正阳门东车站,俗称“前门火车站”,曾是北京最大的火车站,位于东城区前门大街东侧,正阳门箭楼东,是北京“中轴线”上的文化地标,也是中国铁路早期车站的代表之作,现为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

  3D复兴号拼插模型CR400—AF/BF

  该产品是一套复兴号高速动车组拼插模型,分AF和BF两款,分别是复兴号CR400AF和CR400BF高速动车组为原型,采用清洁环保ESP板材制作而成。

  高铁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点赞中国高铁,从亲自批准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命名,到赞誉“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从强调“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到指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该产品在深入推进中国铁路客运品牌“复兴号”品牌战略,引导广大青少年热爱科学、了解铁路、支持铁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欧班列集装箱笔筒(拼插)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中国铁路货运品牌“中欧班列”以其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和良好的商誉度响彻全球,成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又一张闪亮的“名片”。

  中国铁道博物馆推出“中欧班列”集装箱木质笔筒,用常见常用的文具笔筒为载体,进一步扩大“一带一路”的传播力和认知度,体现铁路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作为与担当。

  毛泽东号机车绢扇

  该折扇是馆内重点展览“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毛泽东号文物精品展”的配套文创产品,正面采用的是第六代“毛泽东号”HXD3D型1893号电动机车行驶在铁路桥上的照片,背面印有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采用“毛体字”印刷。“毛泽东号”是中国铁路的一面旗帜,有“火车头”中的“火车头”之称,2023年6月28日,“毛泽东号”机车实现安全运行1200万公里。该产品以中国传统日用品折扇为载体,体现了工业文明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既是驱暑实用品,又是艺术欣赏品。来源:北京文博(孙曼然)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 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