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4北京博物馆月丨“百馆千展万人观”博物馆指南·革命纪念类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北京> 要闻 > 正文

2024北京博物馆月丨“百馆千展万人观”博物馆指南·革命纪念类

来源:光明网2024-05-20 15:10

  自5月18日起至5月24日,2024北京博物馆月展览周正式启动,展览周以“博物馆之城里的故事”为主题,推出的“百馆千展万人观”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近日,北京市文物局正式发布《北京博物馆导览》。在此,北京文博推出“百馆千展万人观”系列博物馆指南,从今天起,将按照“革命纪念类”“历史文化类”“综合地志类”“考古遗址类”“自然科技类”“艺术类”以及“其他类”七大分类为您介绍相关博物馆。今天为您精选出以下五家“革命纪念类”博物馆,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吧!更多活动及博物馆信息请参见文末文章链接~

老舍纪念馆

  1950年初,老舍先生买下位于现北京东城区丰富胡同19号的一所普通小四合院,在这里生活了16年,写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全部作品。1984年,老舍故居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老舍纪念馆在老舍故居基础上建成并对外开放。2008年3月起,老舍纪念馆实现全面免费开放,2020年5月起实行预约参观。

  老舍纪念馆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建馆以来,老舍纪念馆以保护故居和藏品、征集和研究藏品资料、举办临时展览活动、广泛开展社会教育等为基本工作任务,紧紧围绕“老舍生平与创作成就”这个主题开展工作。

  老舍纪念馆占地约400平方米,固定陈列包括老舍故居原状陈列和生平陈列两个部分。原状陈列展现老舍先生当年的生活原貌,包括老舍的写作间兼卧室,曾接待各方人士来访的客厅以及夫人胡絜青的画室兼卧室。院内东、西厢房现为展室,固定展览“走近老舍”通过大量珍贵的图书、照片、手稿以及生前使用物品,向观众展示老舍先生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于2021年10月正式在北大红楼挂牌,分为北大红楼和蒙藏学校旧址两处馆区。北大红楼馆区内设基本陈列“光辉伟业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围绕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早期建党人物,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光辉历史,着力展现北京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所具有的独特地位、独特贡献、独特价值。

  蒙藏学校旧址馆区最早为明朝初年的常州会馆,清朝末年该地被称为“毓公府”。1913年在此开办蒙藏学校,2020年3月,北京市将蒙藏学校旧址列为“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进行保护修缮,内设“中华一脉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蒙藏学校旧址专题展”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

郭沫若纪念馆

  郭沫若纪念馆,位于北京西城区前海西街,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清朝末年,这里是恭王府的组成部分。民国初年,乐氏达仁堂将此地购买,修建成了中西结合的宅院。新中国成立之初,达仁堂将宅院捐献给国家。这里先是蒙古驻华大使馆。后由宋庆龄居住。1963年11月郭沫若搬到其东侧的中式四合院,这里成为郭沫若晚年写作、生活的地方,也是他与科学文化艺术界沟通往来,接待海外友人的场所。至1978年6月,郭沫若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最后15年。

  郭沫若去世后,这里成为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的办公地。1982年1月,中共中央将此处定名为“郭沫若故居”;8月,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6月12日郭沫若逝世10周年之际,对外开放,1992年郭沫若纪念馆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4年更名为“郭沫若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下简称抗战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坐落在标志全民族抗战爆发的“七七”事变原址——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畔宛平城内。1987年7月落成开放以来,抗战馆始终秉承中央赋予的三大任务,积极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承办国家级重大抗战纪念活动、举办高品质主(专)题展览、推出爱国主义教育品牌活动、加强抗战史国际交流传播,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强化以史育人功能,积极发挥资政育人作用。基本陈列《伟大胜利历史贡献》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总面积6700平方米,展出照片1170幅,文物2834件。全景式展现了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英勇对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光辉历史,突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以下简称“军博”)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市复兴路9号。展览大楼于1958年10月兴建,1959年7月建成,1960年8月1日正式开放,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2012年9月,军博对展览大楼进行加固改造,2017年7月竣工。加固改造后,展览大楼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有43个陈列厅(区),陈列面积近5.9万平方米。主楼建筑高94.7米,楼顶装有直径6米的巨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军博主要从事收藏、研究、陈列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历程和人民军队建设成就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以及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军事历史和世界军事史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围绕党和国家及军队的中心工作,举办各种专题性、时事性、纪念性展览。接待国内外来宾和观众的参观访问。组织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组织开展与国内外博物馆之间的业务交流。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百馆千展万人观”活动惠民活动↓

  2024北京博物馆月丨“百馆千展万人观”惠民门票申领指南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北京博物馆导览》↓

  2024北京博物馆月丨《北京博物馆导览》《北京博物馆地图》发布 尽揽北京全域博物馆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作者:孙曼然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

  • 贵州从江:侗寨禾晾“晒秋”引客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2024-10-23 09:3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3 09:35
银线飞架,纵横神州。只用0.00526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2024-10-23 09:29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2024-10-23 09:2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2024-10-23 09:1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2024-10-22 11:09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2024-10-22 11:0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2024-10-22 11:08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024-10-22 11:07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铸牢科技支撑力,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4-10-22 11:06
我国建成了由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409个海岛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架高空大型无人机、546部天气雷达、9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2024-10-21 09:55
全球水经济委员会17日发布的一项新报告指出,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打破了全球水循环的平衡。报告警告称,全球近30亿人口和一半以上粮食都位于干旱地区或水资源总量不稳定地区,若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水危机将使全球一半以上粮食生产面临风险。
2024-10-21 09:54
10月16日至19日,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校和文博单位的近500名专家学者齐聚甘肃敦煌,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上,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2024-10-21 09:52
走进阳高县华联设施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各种颜色的“太空彩椒”引人注目,形态各异的“太空南瓜”“太空蛇瓜”等令人大开眼界。
2024-10-21 09:49
进入新时代以来,广大林草科研工作者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潜心科研攻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走向振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林草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2024-10-21 09:47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7.02%,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6.32个百分点,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85个百分点。
2024-10-18 09:12
王方定利用各种机会,不厌其烦地为年轻人作报告。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只要是与年轻人相关的学术会议、交流会以及座谈会,王方定都一定参加。
2024-10-18 09:12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142个路口,早高峰的红绿灯时长与平峰时不同。算法赋予信号灯“大脑”,让以往的“车看灯”变成“灯看车”。经测算,每个路口的通行效率可以提高13秒。
2024-10-18 05:25
为了更准确检测出亚硝酸盐的存在,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蒋长龙、杨亮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新方法,制备出了针对亚硝酸盐的荧光可视化快检技术,在实时同步可视化检测亚硝酸盐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10-18 05:25
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人工智能”是这份名单背后的关键词。
2024-10-18 02: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