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技工作者专访 | 都晓杰:科普活动进社区,点亮居民文化生活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北京> 要闻 > 正文

科技工作者专访 | 都晓杰:科普活动进社区,点亮居民文化生活

来源:西城科普进行时2024-03-16 14:43

  走进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市民文化中心“广艺+”,科普展览、图书,以及面向青少年的各类科普活动器具琳琅满目。在中心负责人、艺家时光(北京)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都晓杰看来,“广艺+”围绕科普能力建设打造,是致力于成为群众身边的终身“学习基地”和科普基地的百姓家门口的科普场馆。

  “科普是要放在社区活动第一位的!”秉持这样的理念,多年来,都晓杰一直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居民共享科技创新成果,近距离接触前沿高科技产品,助力激发全社会的科技创新热情,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广艺家时光(北京)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都晓杰

  关注老少群体

  从文化创作到科普传播

  “85后”“大学生创业者”“企业创始人”……这些贴在都晓杰身上的标签,无不体现出一个年轻创业者的不凡之处。

  2009年成立公司时,都晓杰还是一名研二在读的学生,如今他已经是一家数字媒体科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作为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2008级研究生,设计艺术学是都晓杰所学的专业。毕业后,他也一直从事品牌策划、设计剪辑、活动宣传和包装等文化创意类工作。

  直到2020年,都晓杰开始走上了科普传播的道路,并且一路开疆拓土,直到今天。

  社区居民在“广艺+”参与生物科普活动

  提及与科普结缘,离不开公司多年来服务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所积累的经验。“公司成立十余年,承接了各类政府、企事业单位活动策划、展览展示、宣传推广方面的项目。随着与政府合作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发现,在腾退空间利用等项目上,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成为项目的核心关注点,而科普就是最重要的环节。”都晓杰解释道。

  “广艺+”项目的打造,就是都晓杰带领项目团队在社区居民身边坚持不懈做科普的典型案例,也真正解决了辖区百姓对于科普的需求。

  在“广艺+”,社区居民可以体验各种各样的科普公益活动,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为生活带去了别样的色彩。例如,中心定期组织“广内养生堂活动”,通过科普各类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以及对常见疾病的防范意识。同时,还通过免费看诊、免费检查、免费咨询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居民对于常见疾病的预防意识。

  “广艺+”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科普活动

  针对社区内老年居民较多的情况,中心还组织了金融防诈骗活动,邀请领域内专家开展防范电信诈骗讲座,并帮助大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都晓杰认为, “要用让老年朋友‘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了’的方式做科普,才能筑牢老年人防诈屏障,提高识骗防骗能力,让老年人也能安心、安全地使用智能手机。”

  “广艺+”成为西城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此外,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广艺+”先后成为广内街道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西城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特别推出了“课后五点半校外实践课程”,其中初步尝试的“大国重器”航空航天科普系列讲座极受孩子们的喜爱。“青少年可以影响一个家庭,是带动家庭成员参与社区治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抓手。”都晓杰说道。

  据了解,中心成立第一年,便成功举办各类公益活动600余场,第二年更是达到800余场。通过科普的形式,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文化科技结合

  从中轴线科普驿站走出去

  回首求学之路,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到进入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系学习,都晓杰坦言,艺术始终是自己的追求。而当艺术与现代科技碰撞在一起,又给了他新的灵感。

  在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什刹海地区,坐落着一家承载老北京记忆的街道博物馆——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它的前身是有着560年历史的明代建筑广福观。如今,这里经过腾退修缮,成为大众了解什刹海地区历史、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的场所。

  都晓杰参加在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举办的科普活动

  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作为中轴线科普驿站,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普科技知识为使命。通过群策群力,设计特色主题科普项目,定期开展科普推动文化发展的主题沙龙与论坛,宣传航天事业,中心致力于为航天科普教育与科普知识普及提供学术支持和坚实后盾。

  “在中轴线上做科普驿站,实际上是希望把文化和科技结合在一起,实现传统与科技的融合。”都晓杰说道。科普驿站还会定期组织科普活动,希望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和前沿科技产品,激发社区居民和青少年了解科学的热情,以及勇于创新的热情。

  都晓杰参加在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举办的科普活动

  科普驿站还与北京交通大学组建师生实践创新基地,北交大国家物理实验室的老师与研究生定期为孩子们带来科普分享课。中国科学院大学公益科学家俱乐部也入驻中轴线科普驿站,以优秀科学家为榜样,引导、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成为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破解科学难题的科技强国建设后备力量。

  中轴线科普驿站的专家教授为孩子们带来精彩的物理实验

  在中轴线上种太空玫瑰、在中轴线上观星……这些浪漫的科普活动都受到了群众欢迎。在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里,还有两个特殊的地方引人关注: “五音六艺——文化与艺术融合体验坊”“通文知理——科学与文化体验坊”。两处体验坊包括各类科技文化创新产品以及特色课程,让参与的市民与青少年在体验中感受到科技与文化融合的魅力。

  “广福观作为有着560年历史的中轴线组成部分,有义务和责任让‘中轴线文化’活起来。”都晓杰说道。通过带领团队策划更多特色活动,讲好什刹海故事、古都故事,都晓杰希望能通过不懈的努力,全面提升传统文化感知力、影响力和号召力,让青少年成为优秀文化传习人,同时吸引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推动中轴线文化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

  “都老师,这个展好!”每当听到观展居民说出这样的话,都晓杰就由衷地觉得欣慰。他说,“居民朋友们称呼我都老师的时候,就会让我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认同。同时,随着中心与活动的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也越来越强,想做出更多好的科普内容。”

  都晓杰向青少年推广非遗项目“抖空竹”

  都晓杰表示,科普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未来要不断坚持,将艺术、文化与科学更好地结合,探索更加丰富多样的科普形式,将知识传递给大家。

  来源:西城科普进行时

  作者:樊鲁阳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