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化学工业制品不可忽视!生产过程中小心职业性化学中毒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北京> 要闻 > 正文

化学工业制品不可忽视!生产过程中小心职业性化学中毒

来源:光明网2023-10-08 22:47

  出门旅行前

  你穿好喜欢的衣服、鞋子,背上最爱的背包,拖着拉杆箱美美出发……

  你知道他们都是化学工业制品吗?

  制作过程中,有毒物质可能以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等形式存在。

  它们可经呼吸道 、皮肤或口进入人体,从而对劳动者健康产生危害。

  01

  什么是职业性化学中毒?

  职业性化学中毒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中毒。

  我们平时使用的箱包,穿戴的鞋子与背包,在生产过程中都有可能造成职业性化学中毒。

  02

  哪些行业可能接触到毒物?

  原料开采与提炼:

  开采过程中可形成粉尘,如锰矿中的锰尘;逸散出蒸气,如汞矿;冶炼过程中可产生大量蒸气或烟尘,如炼铅。

  材料搬运与储藏:

  液态材料因包装渗透而经皮肤进入人体,如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贮存气态毒物的钢瓶泄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加料:

  加料过程中的固态原料导致粉尘飞扬,液态原料有蒸气溢出或有液体飞溅。

  化学反应:

  某些化学反应如控制不当或加料失误可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如产热或产气的反应进行太快可发生冒锅或冲料,使物料喷出反应釜,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出有毒气体或蒸汽,有的可同时带出有害雾滴。

  工业三废处理: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氟化物、汞、铍化物等。

  检修:

  管道、设备维修、检修,容器清洗等过程可有气体逸出,或有液体溢出、喷溅而污染双手或体表等。

  在感受到明显不适时

  应及时就医

  03

  职业性化学中毒后有哪些症状?

  不明原因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头昏,随后出现惊厥、抽搐、呼吸困难、发绀、昏迷、休克甚至呼吸、心搏骤停等一项或多项表现者;

  不明原因的多部位出血

  难以解释的精神、意识改变,尤其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突然出现意识障碍;

  多例患者在相同地域内同一时段内突现类似临床表现;

  不明原因的代谢性酸中毒

  发病突然,出现急性器官功能不全,用常见疾病难以解释;

  原因不明的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麻痹

  原因不明的皮肤黏膜、呼出气体及其他排泄物出现特殊改变(颜色、气味)。

  身处化学产品制造职业环境中

  如何避免化学中毒的发生呢?

  04

  如何预防职业性化学中毒?

  1

  社会层面

  工程控制措施

  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生产中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减少劳动者接触毒物的机会;加强通风排毒等。

  管理措施

  制定有效的职业中毒预防管理制度,建立岗位操作规程,保障现场监测、工程控制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的有效运行和使用等。

  加强健康教育

  普及职业卫生知识,严格操作规程。做好职业健康监护。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及时调离职业禁忌岗位。

  2

  个人层面

  加强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用品可以进一步降低危害水平,合理使用,可以将危害水平或强度降低到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水平以下,是工程控制措施的有效补充,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高高兴兴上班

  平平安安回家

  是每一位打工人简单而平凡的梦想

  保护职业健康

  不管对我们自己还是家庭都尤为重要

  强化源头治理,牢记通风排毒

  做好个体防护

  防范职业性化学中毒

  从你我做起!

  刘畅 大兴微工会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飞阅中国|美丽的河套灌区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AI)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性技术,不断加速突破并重塑着农业新格局。
2025-05-29 08:51
方案提出,到202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85%,先进计算、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行业发展。典型场景解决方案全面覆盖,形成100个以上典型场景解决方案。
2025-05-29 08:50
生物正交反应,是指可以在生物体内发生,但又和正常生物过程互不干扰的化学反应。
2025-05-29 08:48
围绕计量测试中“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痛点难点,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集中重点单位、强化协同创新,大力推进计量测试关键技术攻关。
2025-05-29 08:47
研究发现,温室内的湿度变化首先为病原菌孢子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2025-05-29 08:21
睡前只需服用一粒药丸就能不再佩戴笨重面罩入睡,这对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来说,可能即将梦想成真。
2025-05-28 09:30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6日消息称,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开发的高级人工智能(AI)模型o3,在接收到明确的关机指令后,不仅拒绝执行,还主动干预其自动关机机制。
2025-05-28 09:24
记者5月26日从北京大学获悉,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要茂盛团队研发了空气毒性活体监测系统(以下简称ATMS),实现了对空气污染健康效应的原位、实时、在线监测,有望为优化空气污染控制策略和公众健康防护提供技术支撑。
2025-05-28 09:24
保障粮食储存安全是粮食流通领域科技攻关的核心任务,粮食科研人员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研发系列粮食仓储技术成果,在粮食仓储领域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成效。
2025-05-28 09:19
数据显示,地球陆地上可开采锂资源仅约2200万吨,海水中却蕴藏2300亿吨锂。然而,高效、绿色的海水提锂技术被视作科研界难啃的“硬骨头”。
2025-05-28 09:18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025-05-27 13:22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基金会在1998年联合设立
2025-05-27 11:10
无法释放起落架的民航客机在巨大的摩擦声中以机腹着地方式从跑道上滑过,高速进入大气层的空天飞机像一个“火球”剧烈燃烧,大型运输机在超强暴风雪中艰难起飞,先进战斗机在复杂空战环境中被导弹碎片打得千疮百孔……
2025-05-27 09:27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名迪与研究员王煜、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Stephen Foley合作,通过高温高压实验与超深金刚石包裹体成分对比研究,揭示了再循环碳酸盐如何改变地幔氧化还原状态,及对克拉通演化和深部碳循环的影响。
2025-05-27 09:22
“浚澜”船配备了高压岸电接入模块,可以采用全电力驱动挖掘系统,实现施工作业零碳排放。
2025-05-27 09:16
天问二号探测器按计划完成了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转场、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2025-05-27 09:10
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半球高纬地区大气甲烷浓度的季节振幅呈现减弱趋势,而副热带及热带地区的季节振幅却显著增强。这一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为解析全球甲烷源汇的长期演变提供了关键观测证据,为全球甲烷减排提供了科学支撑。
2025-05-27 09:09
据两位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还在为中国开发另一款采用Blackwell架构的芯片,最早可能于9月开始生产。
2025-05-26 12:51
研究人员成功诱导干细胞发育成充满液体的羊膜囊。这种模型囊体直径约2厘米,相当于一个4周胚胎周围羊膜囊的实际大小,可用于研究早期妊娠。
2025-05-26 09:21
你有过牙齿酸酸胀胀的体验吗?这会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牙齿有多敏感。其实,在咀嚼食物时,这种敏感性大有用处,它能提供关于温度、压力,还有疼痛方面的重要信息。
2025-05-26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