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出门旅行前
你穿好喜欢的衣服、鞋子,背上最爱的背包,拖着拉杆箱美美出发……
你知道他们都是化学工业制品吗?
制作过程中,有毒物质可能以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等形式存在。
它们可经呼吸道 、皮肤或口进入人体,从而对劳动者健康产生危害。
01
什么是职业性化学中毒?
职业性化学中毒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中毒。
我们平时使用的箱包,穿戴的鞋子与背包,在生产过程中都有可能造成职业性化学中毒。
02
哪些行业可能接触到毒物?
原料开采与提炼:
开采过程中可形成粉尘,如锰矿中的锰尘;逸散出蒸气,如汞矿;冶炼过程中可产生大量蒸气或烟尘,如炼铅。
材料搬运与储藏:
液态材料因包装渗透而经皮肤进入人体,如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贮存气态毒物的钢瓶泄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加料:
加料过程中的固态原料导致粉尘飞扬,液态原料有蒸气溢出或有液体飞溅。
化学反应:
某些化学反应如控制不当或加料失误可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如产热或产气的反应进行太快可发生冒锅或冲料,使物料喷出反应釜,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出有毒气体或蒸汽,有的可同时带出有害雾滴。
工业三废处理: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氟化物、汞、铍化物等。
检修:
管道、设备维修、检修,容器清洗等过程可有气体逸出,或有液体溢出、喷溅而污染双手或体表等。
在感受到明显不适时
应及时就医
03
职业性化学中毒后有哪些症状?
不明原因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头昏,随后出现惊厥、抽搐、呼吸困难、发绀、昏迷、休克甚至呼吸、心搏骤停等一项或多项表现者;
不明原因的多部位出血;
难以解释的精神、意识改变,尤其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突然出现意识障碍;
多例患者在相同地域内同一时段内突现类似临床表现;
不明原因的代谢性酸中毒;
发病突然,出现急性器官功能不全,用常见疾病难以解释;
原因不明的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麻痹;
原因不明的皮肤黏膜、呼出气体及其他排泄物出现特殊改变(颜色、气味)。
身处化学产品制造职业环境中
如何避免化学中毒的发生呢?
04
如何预防职业性化学中毒?
1
社会层面
工程控制措施
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生产中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减少劳动者接触毒物的机会;加强通风排毒等。
管理措施
制定有效的职业中毒预防管理制度,建立岗位操作规程,保障现场监测、工程控制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的有效运行和使用等。
加强健康教育
普及职业卫生知识,严格操作规程。做好职业健康监护。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及时调离职业禁忌岗位。
2
个人层面
加强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用品可以进一步降低危害水平,合理使用,可以将危害水平或强度降低到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水平以下,是工程控制措施的有效补充,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高高兴兴上班
平平安安回家
是每一位打工人简单而平凡的梦想
保护职业健康
不管对我们自己还是家庭都尤为重要
强化源头治理,牢记通风排毒
做好个体防护
防范职业性化学中毒
从你我做起!
刘畅 大兴微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