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仲秋九月,金风送爽。德胜门外,箭楼墙下。近日,2023年西城区科普之夏主场活动暨德胜街道“科普仲秋夜”活动在德胜箭楼北广场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西城区科学技术协会、西城园管委会、德胜街道联合举办,是北京市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活动包含科普市集与科普演出两个板块,活动中正式发布西城区科普之夏地图。市科协副主席郭鲁钢,西城区委副书记袁海鹏,西城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曾林峰,西城区科协、西城园管委会领导,西城区各街道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德胜鼓敲响活动篇章
科普表演尽展科技魅力
华灯初上,在有着近600年历史的德胜门箭楼下,科技与艺术融合辉映、熠熠生辉。“咚——”一首铿锵有力、气势恢宏的《德胜鼓》震撼全场,震天鼓声瞬间点燃现场。紧接着,一支充满未来感的舞蹈《炫镜时空》跃然眼前,带领观众们紧随音乐和舞步节奏,穿越时空隧道,探索宇宙奥秘。非遗表演《光影空竹》则巧妙地融合了科技元素,创造出一场令人惊叹的视觉盛宴,让观众们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交融中,领略到别样魅力。
非遗文化表演、古典乐器演奏、数字仿生体验等活动精彩纷呈,西城区互联网行业党建联盟的企业代表们带来的科普路演也亮点频出。北京天问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安益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猫眼视觉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为观众们倾情讲述科技发展、科技力量,展示各自领域内的卓越科技成果。
仲秋夜集市丰富科普体验
丝竹悠扬居民们流连忘返
在市集区,由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北京动物园管理处、神州万有机器人等22家参展单位设置的24个展位依次排开,开放各类科普体验。在北京鸣石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四足智能机械狗和仿生蝴蝶飞行器等智能产品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参观,北京乐器学会展位前的沛筑表演悠远流长,北京动物园管理处展位的东北虎头骨互动模型、北京市三帆中学附属小学展位的昆虫拼插模型等更是让居民们流连忘返。
此外,市集还提供传统剪纸、印刷术、草编昆虫技艺等非遗体验。居民朋友可在24个展位依次进行互动体验,并通过多点触控电子印章在手机屏幕上盖章打卡获得拼图,全部打卡完成后,可将手中拼图集齐为德胜街道地图全图。
增强科协“三性”,搭建融通平台
汇聚各方力量,共创科普精品
郭鲁钢在活动致辞中表示,西城区已经连续七届获得全国科普示范区称号,希望西城区科协进一步保持和增强科协组织“三性”,优化科协组织网络,不断搭建各类融通平台,发挥特色产业人才集聚优势,联系和动员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事业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回应公众科普需求,持续创新出更多的“科普+”精品内容,努力发挥科协组织“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让科协的工作在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中落地生根。
袁海鹏强调,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科普工作已经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个环节,在推进“2-1-1-5-2”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的道路上,需要各方共同关注、共同支持、共同参与、共同推动,实现西城区科技科普工作者与高品质西城“双向奔赴”。
今年的“科普之夏”系列活动有何亮点?未来又将如何开展科普普及?西城区科协党组书记马忠表示,西城区科协在今年持续加强组织力度,先后组织19家单位,设计34项科普活动,提供供给菜单,相继在西城区内的13个街道、社区和委办局开展41场活动,涵盖应急科普、空间与天文、健康科普、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多方面。到今年9月底,还将组织开展近20场科普活动,给社区居民、社会组织送去更加丰富多彩的“科普大餐”。
(来源:西城科普进行时 作者:罗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