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直播回顾丨“寻城之旅”系列直播第一站:走进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琉璃河遗址馆区)“北京的城市起源”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北京> 要闻 > 正文

直播回顾丨“寻城之旅”系列直播第一站:走进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琉璃河遗址馆区)“北京的城市起源”展

来源:光明网2023-06-09 20:06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坚定民族自信自强的深厚根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如何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又将如何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和北京文博一起,开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旅吧!

  “寻城之旅”系列直播

  今年是北京建都870周年,北京市文物局推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寻城之旅”系列直播活动。直播以北京城市历史为切入点,以“追溯城市历史触摸古都风云”为主题,将走进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琉璃河遗址馆区)、首都博物馆以及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金中都水关遗址馆区),带您触碰历史印记、联结古今,穿越时空感受古都北京的历史脉络与风貌变迁。

  第一站

  走进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

  (琉璃河遗址馆区)

  “北京的城市起源”展

  观看人数:106万

  今天上午,“寻城之旅”系列直播活动第一站,走进了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琉璃河遗址馆区),通过北京发布、北京文博、光明网相关微博账号,以及首都之窗网站等多个平台进行了直播。

  精彩回顾

  本次直播活动邀请到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刘海明,为大家介绍“北京的城市起源”展。

  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琉璃河遗址馆区)坐落于北京西南43公里处的琉璃河遗址东城墙外。遗址占地面积5.25平方公里,包含董家林、黄土坡等六个自然村。琉璃河遗址是目前西周考古中罕见的一处既有城址又有墓葬区的诸侯国都城遗址,因此在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在第一展厅,刘海明通过介绍太保鼎、克盉和克罍(复制品)等,为大家讲述了召公的生平以及西周封燕的史实。

  克盉、克罍与周初分封燕国的史事密切相关。两件器物的器盖内及口沿内部发现了内容相同的43字铭文,从铭文的内容“命克侯于燕”来看,器物的主人是西周初年燕国的第一位国君“克”,铭文中还提到了随克前来的羌、驭、微等六族,克到达燕地,接收了这里的土地、人口和管理机构。这段铭文记载了西周封燕的史实,证明了琉璃河遗址是燕国的始封地。

  在城址展厅,刘海明为大家介绍了琉璃河遗址的基本情况。琉璃河遗址是3000多年前周武王灭商后在北方建立的一个重要的诸侯国,也是北京地区目前已知时代最早的一座古城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将首都北京的建城史推进到三千多年前,因此被称为“北京城之源”。

  墓葬展厅展出了70年代发掘的、并在原地保留下来的两座中等贵族墓和两座附葬的车马坑。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在琉璃河遗址出土的几组重要的器物,如酒器、青铜礼器、车马器等。

  在琉璃河出土的漆器代表了这一时期最高工艺水平,比如这件漆罍(复制品),是西周早期漆器工艺的代表作,造型精美。

  在中央大厅的墙上有“鼎天鬲地受命北疆”几个大字,“鼎天鬲地”取自谐音,是指琉璃河遗址出土的两件国宝级的青铜器——堇鼎和伯矩鬲。鼎,最早是用来烧煮食物的锅,后来演变为国家王权的象征,是祭祀等政治活动的重要礼器,因此,鼎象征着政权;鬲是煮粥的炊具,陶鬲以百姓使用居多,象征民众。鼎天鬲地,喻示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要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受命北疆,体现了燕侯克接受王命来到北部边疆开疆拓土、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无畏艰险的勇气和敢于开拓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资料来源: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琉璃河遗址馆区)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作者:李俊男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