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导读
5月21日是第三十三个全国助残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过开展全龄友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参与扶残助残文明实践,共创和谐文明社会,助力北京市高品质城市建设。
什么是全龄友好无障碍?
全龄友好是带动北京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全龄友好无障碍到底是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是大家普遍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龄友好无障碍环境是为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全龄全体人群服务,提供功能化、人性化、精细化的无障碍环境,满足其自主安全地出行、活动、娱乐、交往和获得社会服务等需求,以系统化、精细化、一体化、同步化、同质化为建设原则。
为谁服务:全龄全人群
全龄友好理念打破了无障碍仅仅是为残障人士服务的狭隘观念,旨在让有需求的群体能够更加广泛、平等、自主、便利地参与社会生活,体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营造原则。
全龄友好理念将健康老龄化与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以满足全体老年人全生命周期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为目标,兼顾民生和发展,营造安全便捷、健康舒适、多元包容的老年宜居环境;同时着力推进城市街区、公园绿地、公共交通等各类服务设施和场地的适儿化改造,加强儿童友好街区建设。结合城市更新要求及儿童安全娱乐需求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和功能,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合理增设儿童户外活动场地。
建设内容与范围——全方位覆盖群众生活
全龄友好城市与社区的建设内容包括城市公共空间、社区公共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在内的三大类别,覆盖了群众出行、健身、娱乐和交往等全方位的需求。
全龄友好无障碍如何实现?
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北京市对无障碍建设的要求也已经从“有没有”转变至“好不好”。通过5阶段12步法,建设形成功能要点、技术规格、形式美学兼具的全龄友好无障碍环境。
全龄友好无障碍整体化实施体系
全龄友好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进行全过程管控,分为抓源头、抓过程、抓验收三大步骤,根据实践经验完善形成5阶段12步法,对使用者进行全过程建设方法及管理引导。
抓源头
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明确清单、建立协同、源头组织三步,全面摸排并精准定位社区痛点问题、人群比例,建立领衔专家牵头的团队管理模式,高水平设计师全程把关。
抓过程
通过技术把关、细化优化、跟踪评估、共治共建四步,听取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的建议,建立过程人性化、精细化、一体化实施方法。严格按照施工质量标准体系进行施工作业,对过程中出现的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综合研判和调整,保证整体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抓验收
通过工程验收、居民体验、交流研讨、传播推广四步,形成“大家一起来”的共建、共治、共享的验收方法。激发居民共同参与的热情,传播推广全龄友好无障碍建设经验。
全龄友好公共空间做成什么样?
全龄友好的公共空间是高品质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试点建设,让群众体验有温度、有味道、有颜值的全龄友好公共空间。
全龄友好社区空间案例
水碓子西里社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建成于1980年。该项目为北京市建筑师负责制试点项目,改造涵盖社区公共环境整治、楼体抗震加固、危房原址拆建、便民设施加建和商业设施改建等社区改造中全类型内容。
水碓子西里社区改造针对外套筒抗震加固、单元入口共享客厅、公共走道、户内试点、适老电梯、便民健康系统、街坊花园、活力主街、社区出入口、围墙折廊10项内容,采取12项技术、32项措施、107个配套要素,构成水碓子西里社区改造技术体系。
为提升社区全龄友好无障碍环境,该项目形成了全龄友好无障碍出行规划,设置了闭环健身康体漫步环线。并结合单元出入口处环境改造的坡道设计设置了可供居民休憩和交往的座椅和绿植。
同时,为每个单元赋予不同的色彩,增强可识别性和归属感,形成共享客厅,增强邻里交往。
为楼栋加建适老无障碍电梯,保证平层入户,配合语音提醒、盲文提示等,并配备了所加建电梯可容纳的削角急救担架。
社区内专门设置了寓教于乐的儿童活动场地,响应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的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让儿童跑起来”的呼吁,设置了儿童友好跑道、游乐设施和科普园地等,使社区真正成为适老、适童的全龄友好型环境。
全龄友好惠及多少人?
高品质的全龄友好无障碍环境建设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社区配套设施、景观环境、无障碍设施、城市家具等进行一体化城市设计,实现公共空间高效利用,解决公共设施缺乏、场地安全隐患大、人车混行、停车无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余个试点项目共辐射周边街道、社区21000余户,惠及相关群众60000余人。未来将有更多更好的“有温度,有味道,有颜值”的全龄友好公共空间与社区面世,助力全龄全人群“有事可做,走得出去,充满活力”,共创和谐文明社会。
无障碍环境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无障碍设施是人人受益的公共服务设施。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将从法治建设的高度、法规实施的角度,持续推进新修订的《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落地实施,将无障碍环境建设要求融入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和城市更新重要行动之中,加强对全国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等标准规范的宣贯培训和实施监管,更多听取残疾人群体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意见,通过规划引领、示范推广、监督检查等多方式不断提升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实现“首善有爱、环境无碍”,让城市更有温度。
本内容由城市设计处提供
来源:规自委
作者:连雅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