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扬长补短下好城市交通安全治理“先手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北京> 要闻 > 正文

扬长补短下好城市交通安全治理“先手棋”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3-05-08 11:22

  近期,北京市交管部门在本市104处大货车通行集中、大人流车流交织和大货车右转事故多发的路口,设立中、重型货车停车让行标志、标线,明确提示中、重型货车路口须“右转必停”,违法驾驶人将被处以100元罚款、记1分处罚。

  近年来,一些地方大货车事故频发,成为影响公共交通出行安全的一大隐患。据2021年11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我国货车保有量占全部机动车保有量比重不足10%,但导致的事故占1/4,导致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约占1/3,导致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占40%。北京交管部门的统计表明,近几年北京市发生的大货车负全部责任、主要责任的事故中,86%是在大货车转弯时发生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大货车转弯时司机存在多处视觉盲区,并且大货车右侧前后车轮行驶轨迹不同存在“内轮差”,行人和非机动车一旦进入大货车盲区和内轮差范围,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对此,北京设立大货车“右转必停”标志、标线看似小事,但意义重大。按照“停车让行”标志规定,大货车驾驶人进入设有停车让行标志、标线路口前要先停稳再瞭望,确保安全后再起步。事实表明,“停”的动作可能只有短暂的几秒钟,却可使驾驶人做到及时瞭望,有效保障右侧非机动车或行人安全通行,杜绝转弯事故的发生。

  近年来,北京市交管部门陆续推出完善交通设施及服务的管理举措,亮点多多。比如,2019年启动社区交警服务机制,交警下沉扎根于交通问题突出、诉求集中的社区,聚焦居民急难愁盼的交通问题,将交通管理服务关口前移至群众“家门口”,畅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又如,2021年启动信号灯标准化升级改造联网,目前中心城区联网联控率达95%,通过联网联控,让信号灯自主优化放行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此外,就“路口”而言,从设立大货车“右转必停”标志、标线,到推行“智能斑马线”,从设立“自行车左转信号灯”,到试行“心形”信号灯,诸多举措不仅提醒、约束司机遵章行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市民的文明出行习惯。从中不仅看到北京交通安全治理持续发展的“轨迹”,也凸显出城市安全治理机制日益完善。

  近日,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到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调研时强调,构建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更好满足城市发展和群众出行需求。实现这一目标,要求交管部门更加奋发有为,全力以赴除隐患、防风险、保安全、保畅通,下好交通安全治理“先手棋”。设立大货车“右转必停”标志、标线,就是一个典型范例,也给其他领域提升安全治理水平带来了有益启示。

  城市安全治理千头万绪,只有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扭住关键、抓好重点,才能“一子落而满盘活”。为此,要从观念更新、思路创新入手,勇于探路破局,在不断创新中寻求突破;要善于借助现代科技力量,通过大数据分析,从道路、车辆、时间、区域、人员等多维度精准“画像”,总结安全治理的难点、安全事故的特点,既要在“扬长”上做文章,也要在“补短”上下功夫,有的放矢、精准施策,不断提升安全治理水平。

  推进城市安全治理,需要大兴调查研究,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树立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深入基层一线,聚焦群众所想所需,凝聚群众智慧力量,定能使各项决策措施更加接地气,得到群众更多支持助力,把“你”和“我”变为“我们”,促进城市安全治理水平不断持升,为新时代首都发展提供坚实平安保障。(杨维立)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