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公园、环岛、优美街区……2023年北京海淀区疏整促重点区域治理提升项目全面启动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北京> 要闻 > 正文

公园、环岛、优美街区……2023年北京海淀区疏整促重点区域治理提升项目全面启动

来源:北京青年报客户端2023-04-03 15:45

  抬头处处有绿意、出门步步皆风景,是北京海淀人希望的“诗和远方”,让这样的生活成为触手可及的幸福,也是海淀区疏整促行动不懈的追求。

  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疏整促重点区域治理提升工作,将围绕科技创新空间服务、历史文化积淀彰显、“水清岸绿”景观建设、交界区域门户打造等城市发展需求,聚焦清河源头、京张铁路海淀南段、西三旗跨区交界区域三大区域,统筹安排实施五大项目,让市民们推窗见绿、抬脚进园,绘就“碧水蓝天、智慧魅力”的城市底色。

  1.“清河之源”公园及绿地项目——活化清河之源 水映三山润五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清河是连接西山生态屏障、三山五园文化绿心的重要绿廊道骨架,但受北五环影响,清河景观元素与三山五园历史元素融合延续有待提升,且附近居民普遍感到,清河沿岸服务设施密度无法满足需求。

  为活化滨水空间,提升城市功能,海淀区自2021年启动清河“七龙珠”整治提升计划,力求打造望山亲水的生态文明示范地区。2023年,海淀区将“清河之源”治理提升工作纳入疏整促重点区域项目统筹实施,补齐清河源头区域的绿廊断点,提供周边地区更多的高品质滨水体验空间,开展清河南侧中央党校西侧绿地景观融合提升和清河之源公园生态景观风貌打造两个项目。

  项目范围示意图(①中央党校西侧绿地 ②清河之源公园)

  清河之源公园位于清河源头,是清河“七龙珠计划”之首。该区域西眺西山,紧邻颐和园、圆明园,北侧有大片居住区。项目计划构建“一轴、一脉、一环、四区、八节点”的空间结构,设置环形滨水健身步道,建成后将呈现扶摇清影、柳营余韵、亭桥闻莺、深院晴雪、烟树云锁、疏林聚闹、涓流叠翠、听泉林籁八个景观节点,提升沿线环境品质、城市品位,打造蓝绿交织、亲水宜居的生态格局,满足周边居民的多元需求,在家门口就能集纳老百姓的幸福感。

  中央党校西侧绿地项目南侧为颐和园北宫门区域,西侧与清河一路之隔,东侧紧邻中央党校,北侧跨过北五环及清河即是大片的居住区。项目计划在区域内建立独立的慢行网络,以便有效改善步行环境和清河两岸的连接关系。同时,通过充分利用现状巡河路等景观资源,挖掘场地的历史及文化要素,打造丰益怀古和松林翠畦两个景观节点。项目建成后可形成绿色廊道,不仅能有效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周边居民游憩提供绿色空间;还极大保证了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风格和谐,有利于海淀区整体环境的提升。

4.jpg

  中央党校西侧绿地分区景观植物选取意向

  2.京张铁路海淀南段连接线环境整治提升项目——绽放科技京张 风清景明文化浓

  1909年,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建成,蹚过历史长河,跨越百余年时间,如今,其中部分路段将焕发新生,变身为京张铁路遗址公园。

  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周边科研资源密集、遗迹众多,为提高京张铁路遗址和城市环境的弥合度,结合全市铁路沿线疏整促工作安排,海淀区持续推进京张沿线海淀段的重要城市空间道路、水系、功能区治理提升,推进城市慢行系统与滨水道路、园林绿道连通融合,串联起京张沿线的重要城市空间,实现成环成网。

  继大运村路、转河西段、交大东路等连接线区域整体提升项目完成之后,2023年将启动学院南路、大慧寺南路2条道路及沿线环境整治提升。

  学院南路项目—项目位于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包含学院南路和文慧园北路两条道路,以城市景观风貌提升为目标,以高品质公共场所塑造为核心,计划将学院南路和文慧园北路打造成为集多元空间复合、地域文化传承、绿色生态涵养,城市魅力激活为一体的城市绿脊。通过完善慢行系统,更新灯杆等城市家具,增加学院之窗、木铎声声、太平飞虹、文慧园西、故城新篇等休闲文化节点,并通过光影科技元素串联、流线型铺装与光带结合等科技手段,将文化与科技融入街道环境与居民的生活中。

6.jpg

  大慧寺南路项目—项目位于北下关街道,处在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核心区。为提升街区环境品质,增加居住便捷性和幸福感,计划对钢研社区3号楼西侧至大慧寺路路段及社区围墙、建筑立面进行改造升级,通过优化人行系统、修复残旧立面、增加花灌点缀、融入人文元素等措施,拓展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改造后,不仅对大慧寺重新对外开放提供交通保障,同时,大慧寺南路作为金科新区末梢神经,以及五塔寺片区的连接脉络,在宣传文化底蕴和带动了周边居民公共活动区域品质提升方面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3.新都环岛路口及周边节点改造项目——建设海淀新门户 展现魅力西三旗

  散步遛弯、舒展筋骨、聊天休憩……人们希望在推门见景的惬意生活中品尝“疏整促”带来的幸福感。

  近年来,西三旗地区按照“智造创享发展极、产城共融示范区”的总体定位,打造“一廊两区双核三轴多节点”的空间布局。但目前西三旗建材城东路、建材城西路、新都环岛路口周边等区域存在街道立面破损失序、沿街栏杆绿地景观品质低下、公共空间游憩设施较少等问题,亟需统筹治理。为此,海淀区将对西三旗新都环岛路口及周边两条主要道路(建材城东路、建材城西路、新都环岛路口)开展绿化补植、景观立面提升、门户形象打造、智慧场景营造等融合治理提升,重点改造8个节点,改造总面积达31695平方米。通过增加地标性艺术雕塑设施、改造提升知本时代口袋公园、植入智慧艺术场景、完善慢行系统、增加智能基础保障设施等措施改善街区环境,打造“丹碧智享,旗乐融融”的西三旗门户印象,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实现生产、生态、生活紧密融合。

  下阶段,海淀区将把精、细、严、实要求贯穿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督管理,优化建设细节,用情用力让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办成百姓满意的精品工程。

[ 责编:孔繁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技范儿”十足的2025上海车展

  • 湖北宣布推出“神武峡”“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