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导 读
京西“一线四矿”及周边区域由门大线铁路串联的王平矿、大台矿、木城涧矿和千军台矿四座停产退出的煤矿及沿线乡村地区组成,区域旅游资源丰富,铁路矿区遗存特色突出。王平矿作为“四矿”首站,是“一线四矿”及周边区域协同发展的先导项目。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门头沟分局坚持规划引领,在严格落实分区规划、“一线四矿”国际方案和王平镇镇域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王平矿规划综合实施方案》,近期获得市政府批复同意。
践行两山理论,坚持规划引领,探索转型发展
分局深入落实市领导调研时关于“保护好百年京煤工业遗存”的指示要求,围绕废弃矿山、铁路转型再利用,提出了“京西矿谷—京西高质量生态文明发展典范地区”的总体目标,并高质量完成了“一线四矿”及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概念规划国际方案征集工作。
京西“一线四矿”及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概念规划示意图
为推进“一线四矿”及周边区域规划实施落地,门头沟区同步开展一系列绿色发展专题研究,形成《北京市京西一线四矿经济社会效益分析》《门头沟“一线四矿”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一线四矿”项目的生态产品总值(GEP)预期影响评估》等成果。研究成果显示,“一线四矿”项目预期生态涵养服务总体可提升约30%。王平矿作为“一线四矿”的引擎,能有效引领王平镇产业转型,提升镇区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形成以点带面的先导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京西“一线四矿”及周边区域协同发展专题研究
保留历史文脉,有序实施更新,增加民生福祉
一是平衡保护与利用。王平矿现状约1.2万平方米的工矿建筑群被列入北京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录,方案活化利用历史建筑,按保留、改建、新建分类统筹要求,引导产业类、公服类、市政类建筑布局与风貌管控,形成“两轴一点”界面体系,凸显观山、观水、观矿,助力文化与产业双提升。
王平矿历史建筑改造示意图
二是完善周边公共设施。重要规划道路和市政设施将同步完成建设改造,高标准配建停车位,其中社会停车位不低于150个,用于解决周边王平站交通接驳、王平湿地公园临时停车需求。加密镇区南部路网,设置步行路线和特色游览路线相结合的绿色慢行系统,完善周边基础设施条件。
三是增加民生福祉。研究成果显示,王平矿项目将带来生态产品总值(GEP)增长4.5倍。同时,本项目有利于整合镇域文化旅游资源,带动当地农业、周边集体产业发展,并为属地居民创造就业岗位约500个。
王平矿规划联动王平镇域休闲游憩资源示意图
承接上位规划,严控开发强度,构建绿色格局
严格落实生态涵养区管控要求,该方案中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较分区规划减量约4.64公顷,以F3其他类多功能用地为主,同步补充镇区支路、基础设施、绿地与广场用地等公益性用地,构建了“一轴两带、两核四区”的整体空间格局。
王平矿矿区更新空间格局与用地布局示意图
方案以水定量,分析落实区域人口承载力规模,严控开发强度、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规划建筑规模约7.50万平方米,延续现有建筑空间尺度与建筑体量,保留现状绿色空间。
下一步,分局将会同京能集团积极组织落实,多渠道同向发力,在安全稳控、规划衔接、分期任务安排方面有序推进实施方案落地,将王平矿打造成为矿区、镇区、村落、自然生态、古道文化资源齐聚的一线四矿复兴启动区。
王平矿矿区煤炭生产线改造示意图
本内容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门头沟分局、规划实施三处提供
(高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