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系列 | 西单更新场 探索减量发展下的城市更新路径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北京> 要闻 > 正文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系列 | 西单更新场 探索减量发展下的城市更新路径

来源:光明网2022-07-19 15:17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系列 | 西单更新场 探索减量发展下的城市更新路径

  导 读

  7月18日起,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联合北京发布陆续推出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系列报道,从这些最佳实践和优秀案例中寻找探索的方向。第二站带您了解西城区西单文化广场升级改造项目(以下简称西单更新场项目)。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系列 | 西单更新场 探索减量发展下的城市更新路径

  基本情况

  西单更新场项目位于长安街与西单北大街交叉口东北角,占据西单商圈核心位置,总建筑面积35375平方米。项目改造历时6年(2015-2021年),历经腾退撤市、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开放呈现四个阶段。项目由公园式休闲空间、环形下沉广场和地下商业空间组成,采用“主体—资金—空间—运维”四位一体的方式,以“减量”“提质”“增绿”为核心理念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2021年4月27日,西单更新场项目对外亮相。西单更新场是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西单地区商业品质的重点工程,实现了城市价值、休闲价值、人本价值多维度价值再造,是新的政企协作模式和城市存量优化模式的代表作品,以其更新的一面激荡起学界和业内的更多思维火花。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系列 | 西单更新场 探索减量发展下的城市更新路径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系列 | 西单更新场 探索减量发展下的城市更新路径

  区位图

  实施成效

  减量:西单文化广场的改造,承载了华润服务首都城市建设大局、给城市更多改变的央企责任。减量发展,成为项目改造的关键词之一,执行得也很坚决。改造前,地下商业空间4层,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层高低,空间局促,商户多为摊位形式;楼板重新规划后减为3层,总建筑面积减到3.5万平方米,商业面积由改造前的2.2万平方米减至0.6万平方米,原有的小商品业态也得到疏解,凝练为精致的小体量商业中心。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系列 | 西单更新场 探索减量发展下的城市更新路径

  广场和西侧中银大厦改造前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系列 | 西单更新场 探索减量发展下的城市更新路径

  广场和西侧中银大厦改造后

  提质:改变原来类似于小商品批发市场的业态,更新场定位“青年、艺文、潮流”,通过高度复合的业态规划,融合城市商务休闲功能、消费功能、文化功能,满足城市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成为西单年轻时尚潮流发声地,形成了年轻人重返西单的社会效应。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系列 | 西单更新场 探索减量发展下的城市更新路径

  潮流实验室活动

  增绿:贯彻“公园城市”理念,在西单商业区覆盖1.12万平方米绿地,借助微地形变化营造接近自然状态的“城市绿肺”。项目通过树种变化及景观节奏的设计,让人们在广场内实现“健步”“慢行”“休憩”三种观赏节奏。在牌楼外面的时候,以开阔路段打造“健步”步调;进入广场顺着主路穿行林间时,以适宜的景观体验、茂密精致的树种布置提供森林般的静谧阴凉;行至中心的花境,则会情不自禁地驻足观赏,达成“休憩”节奏的转变。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系列 | 西单更新场 探索减量发展下的城市更新路径

  公园城市一隅

  织补:增加停车位、保留献血屋、增设综合性警务服务站,最大限度方便周边群众,织补、完善区域城市功能,赋予城市新的活力。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系列 | 西单更新场 探索减量发展下的城市更新路径

  绿树掩映下的建筑

  联通:西单文化广场的改造紧邻轨道交通1号线及4号线的换乘站西单站。在改造前,4号线无法与西单文化广场直接联通。本次改造,从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的城市更新思路出发,最终形成1号线、4号线两个出口开向更新场的良好结果。同时,丰富了联通接驳位置的设计元素,LED显示屏、多彩楼梯、仿铜不锈钢、银色格栅等元素的加入,体现了西单更新场焕发生机、潮流时尚的定位。改造过程中,在空间设计、招商运营、施工技术等多层次的高品质协作下,通过组织地上、地下的人行立体交通,打造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的交通体系,以便捷的公共交通引导人们休闲出行,在缓解西单商圈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上具有重要价值。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系列 | 西单更新场 探索减量发展下的城市更新路径

  改造后的地铁通道

  创新经验

  打破商业与自然边界,营造城市会客厅

  西单更新场的建筑设计需要解决很多冲突点。空间上,原有的地上和地下空间是割裂的,地上是公共空间,地下是商业空间,没有发生互动联系;功能上,项目紧邻长安街,同时又地处西单商圈的第一站,要兼顾沿长安街的建筑形象和商业活力展示,这就导致了新与旧、上与下、动与静、规矩与活力、文化与商业等“矛盾点”在这里交汇,成为项目设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西单更新场一方面将改造前封闭的地面打开,将地上、地下联系起来,解决了空间上的割裂;另一方面,将地面建筑隐藏在公园城市的绿化中,从建筑立面看没有浓厚的商业气息,更像是一座博物馆,将公共空间与商业活动有机融合,打破了自然、商业与艺术的边界,创造了一处大隐于市的城市会客厅。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系列 | 西单更新场 探索减量发展下的城市更新路径

  西单更新场改造后室内场景

  指挥部专班高效运转,社会各界建言献策

  由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和谐宜居建设指挥部牵头形成专班,开发建设单位华润置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主体实施,设计、建设单位参与,形成了一个高效的工作机制,也为核心区历史背景情况复杂的城市更新项目建立了可参照的工作实践。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设单位专门邀请西城区商务委、长安街街道办、民俗专家、西单商圈内主要商业项目负责人进行座谈,大家建言献策为项目推进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在项目审批和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和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系列 | 西单更新场 探索减量发展下的城市更新路径

  西单更新场改造后室内场景

  逆作法施工工艺,高效安全的技术保障

  项目于2018年底开工,面临2019年建国70周年活动,广场地面部分的园林绿化需按时呈现。由于时间紧迫,首先需将部分地面结构完成,并为园林种植提供好覆土条件,项目创新性采用逆作法的施工工艺,保证了进度要求。传统的工程是先拆后建,而逆作法则是先把首层建好,再往下逐层建新拆旧。这其实是建造工艺的一种创新突破,对施工技术要求很高。由此形成《城市地下更新逆作法钢结构施工技术与应用》的实践总结,为拆除与新建空间改造提供了宝贵经验。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系列 | 西单更新场 探索减量发展下的城市更新路径

  广场和北侧汉光百货改造前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系列 | 西单更新场 探索减量发展下的城市更新路径

  广场和北侧汉光百货改造后

  集结潮流品牌,站上“更新”前沿

  华润万象生活团队以塑造年轻人新兴消费态度及更新城市商业概念为主旨,通过首店/概念店效应,吸引高质量目标客群,引进多个全国/北京首店,2家主力店铺均为全国旗舰店型。西单更新场开业以来,营造强烈的社交氛围感、新鲜的沉浸体验感,加上项目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对话”,就是在创造最当下的潮流青年生活方式,为消费者搭建起别具一格的多元体验新场景,构建崭新的潮流地标。作为青年潮流发声(生)地,更新场聚集了有趣的人和创意的点子,各品牌店结合不同节日进行商品宣传促销,还精心组织各种主题活动,获得广大市民的高度认可。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系列 | 西单更新场 探索减量发展下的城市更新路径

  西单更新场全貌

  来源:北京市委城市工作办、北京城市规划学会

  作者:高伟超

[ 责编:李宜蒙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