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打造新型文博空间,探索文博服务模式,构建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北京朝阳区博物馆之城建设成果显现
非遗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生动讲述朝阳历史发展成就
作为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域、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北京市朝阳区以“文博空间构筑城市聚场”为统领,坚持优供给与引需求并举,积极打造新型文博空间、探索文博服务模式,构建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助力“博物馆之城”建设,让“文博朝阳”成为展现文化自信、彰显首都形象的城市新名片。于2021年建成开馆的北京市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便是成果之一。
作为北京市朝阳区的“类博物馆”之一,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既是朝阳区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阵地,也是朝阳区近年来“博物馆之城”建设成果之一。在北京朝阳东南部,它与周边的“萧太后河展览馆”“豆各庄乡情博物馆”“垡头地区文化中心”“焦化厂文化园区”“锦龙文化创意园”等文化场所组成博物群落,形成新的文化景观。
成立以来,北京市朝阳区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中心以创新性发展为核心,汇聚万余件藏品和一批非遗传承人,积极探索非遗文化的融合发展与活态传承,生动讲述朝阳历史与发展成就,不断推动朝阳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传承保护。
万余藏品讲述“朝阳故事”
北京市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位于豆各庄地区,面积近2000平方米,内部设置了锦绣人间、绵绵瓜瓞、万镜之屋、惠而好我等十个展陈单元,共有藏品一万余件,其中国家级非遗藏品10件、市级藏品20件、区级藏品97件,优选千余件展品、7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代表性传承人成果在馆内进行展示。
一进大门,就仿佛进入了一个藏满宝藏的宝库。古代器乐、脸谱、匾额、补绣、书画、摩托车等等,琳琅满目的各类展品,将原本宽敞的大厅摆得满满当当的。藏品包罗万象,大的有硬木家具、日坛典仪陈设、民间婚丧嫁娶用具等,小的有剪纸、面塑、毛猴等,但每一个都与朝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与日坛祭日、二十四节气、运河文化、以及朝阳门等历史文化相关联的古代器乐;五大工业区时期诞生的朝阳评剧团相关文物,它给朝阳种下了第一颗文艺的种子;甚至生活中的农具、传统节庆物品等,都在以不同的形式讲述历史。”朝阳区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徐伟介绍,馆内很多的展品以生动的形态展示了朝阳从农业到工业、从郊区到都市的现代演进历程。
除了本土文物,馆内来自法国、泰国、非洲等世界各地的非遗文物,也都有来头、有故事。“比如,呼家楼居民在与外国艺术家交流做的面具、来自俄罗斯的大卫雕塑等,都记录着朝阳日益开放、自信、繁荣的发展成就。”
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结合区域定位,公开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来自高校、机关、企业以及中小学的数百名志愿者慕名而来。目前,中心还联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组建一支“双语”志愿者队伍,让朝阳故事传得更广更远。
创新形式促进“活”态传承
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的传承展示方式是别具一格的。
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大厅内高悬于室内空中的“长着翅膀的”“非亭”。“这是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作品,出自朝阳非遗传承人杜新士之手。”讲解员樊荣介绍道,“亭,在古代承载着送别之意,南北有各派各种形态,是室外之物,原本是不能入屋的,我们给它装了‘翅膀’,在这里就不再是传统意义的亭,而是‘飞亭’即非亭了,达到了特别好的宣传展示的效果。”
再比如,“万镜之屋”空间展出朝阳文化品牌——最新一代的“漂亮的兵马俑”,并用镜儿宫四壁全由镜子装饰,加以时刻变换颜色的灯光装饰,营造出梦幻感,好似走进了异形空间,神秘又时尚。
不仅如此,为了让非遗文化真正地在群众中“活”起来,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强调融入性、互动性、参与性,不仅为传承人搭建技艺传习的平台,还特设“意匠制造”“邻家学堂”等空间,让居民近距离拥抱非遗的同时,也可与邻居们交流讨论,参与基层文化治理等。
朝阳区有着丰富的可利用非遗资源。目前,朝阳区现有非遗代表性项目12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项。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共89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人,完成了非遗项目、传承人体系建设,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保护。
“我们发挥桥梁作用,特别设置了一些空间,邀请非遗传承人为有需求的参观者开设体验课,如剪纸、面塑、灯彩等。”徐伟介绍道,“以非遗为载体,我们把中心设定为交流家务技能、展示生活经验的场所,让附近居民近距离拥抱非遗的同时得到了与邻居们交流讨论的理想场所,真正做到服务群众。”
丰富的藏品,多样的体验,让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一经开馆就受到了诸多关注,吸引不少非遗爱好者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前来打卡体验。
深度链接让非遗走得更远
北京市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是文物的宝藏,更是非遗人才的汇聚地。中心坚持开门办馆,发挥展示平台和资源链接作用,让非遗“走出去”。
朝阳区龙鳞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晓栋,凭着对传统装帧技艺的痴迷,恢复并创新唐代龙鳞装装帧技艺,并发明经龙装书籍形式。为让这一技艺与时代接轨,有更多创新性发展机遇,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一方面积极为其搭建宣传展示平台,一方面助力其对接更多资源。如今,张晓栋不断获得各类邀约,合作办展、研发新的相关文创产品等。
在非遗中心的助推下,不断走出去的,还有朝阳区的剪纸、面塑、香制作等多个非遗项目,有的走进了香港澳门,有的走出了国门。“现在不少学校或企业邀请我去讲课呢”,传统香品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罗子杰说。
近年来,朝阳区高度重视文博事业发展,从顶层设计和落地执行两方面着手,不断强化博物馆体系建设,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努力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打造首都“博物馆之城”核心区。目前,朝阳区博物馆数量达到66家,其中已完成注册备案的35家,位居全市前列,实现每5.4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朝阳区已形成“四区联动、多点支撑”的空间集聚形态和以国家级大型博物馆为“领头雁”,以朝阳区博物馆为建设重点,以艺术、乡情村史、民族民俗、行业四类特色品牌博物馆为支撑,以文博功能显著的类博物馆为补充的四级博物馆体系,文博生态逐渐成型,有力助推了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马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