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聚焦“三化”要求,依托区域丰富文博资源和良好实践经验,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突出区域定位和朝阳特色,积极探索创新性、突破性发展路径,高质量推进“博物馆之城”核心区建设,在全区形成了主体多元、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体系,文博事业制度环境持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持续提升,文博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日趋显著,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博物馆量质双提升
今年5月下旬,北京市朝阳区文旅局发布的一则《2022年朝阳区博物馆之城建设示范项目评审结果公示》,让北京足球教练金志扬感觉到好梦将圆的喜悦。
一直梦想建设“中国梦足球博物馆”的他,在朝阳区体育局的支持下积极筹备博物馆建设,但各方面的困难依然不小。区文旅局的这则公示将“中国梦足球博物馆”建设列入示范项目,意味着该博物馆将获得资金等方面的扶持。这无疑给了他巨大的信心。
与“中国梦足球博物馆”建设同时上榜的,共有15家单位,除了博物馆,还有特色文博空间、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展示中心,以及致力于传统文化数字应用场景建设的文化或科技公司。
而这则公示只是朝阳区扶持博物馆等建设的诸多新推政策之一。近年来,朝阳区高度重视文博事业发展,从顶层设计和落地执行两方面着手,不断强化博物馆体系建设,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2011至2021年十年间,朝阳区出台《朝阳区关于大力推进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工作意见》《朝阳区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实施办法》等多个博物馆专项政策,持续更新实施方案,扶持非国有博物馆金额累计达到2000万元。
除了给予新建博物馆以资金支持,朝阳区还在博物馆业务培训、博物馆之城构建研究、文创开发、免费开放、绩效考评等方面设置了相应的资金补贴。2022年上半年,仅就其中的两项朝阳区就发放了100多万元补贴。
不仅如此,朝阳区还在全市积极推进“类博物馆”先行先试。确定藏品资源珍贵、手工艺品交流平台机制较为成熟、国际交流能力强的懋隆文化产业园为“类博物馆”试点。同时,朝阳区积极推动类博物馆备案工作,将尚未符合条件但依然行驶着博物馆行业单位作用、展览内容优秀等的博物馆,列入类博物馆名录,对其进行帮扶、引导,加速博物馆成长。
经过多年的持续扶持引导,朝阳区现有博物馆数量达到66家,实现平均5.4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博物馆覆盖率远超北京“十四五”时期目标(“每10万人拥有1.2家博物馆”),其中已完成北京市文物局注册备案的博物馆35家,占北京地区备案且正常开放博物馆的23%,国家级博物馆数量8家。
空间集聚优势显著 博物馆体系日趋完善
伴随着区域的飞速发展和博物馆之城建设,朝阳区的博物馆加速聚集,标志性场馆“扎堆”,主题性场馆“抱团”,已经形成奥运国际文博区、三里屯艺术文博区、高碑店民俗文博区、崔各庄行业文博区四大特色文博区。
以奥运国际文博区为例,乘着奥运的东风,中国科技馆、北京奥运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功能性文化设施相继落地,随之而来的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双奥”城市品牌注入了发展活力。而三里屯艺术文博区依托奥加美术馆、东岳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等成为推进首都“国际文化景观”建设的重要支撑;崔各庄行业文博区也依托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民航博物馆等持续推动“文博+旅游”融合发展。
“以文化兴村、文化富民的建设主张,让我们村在近十年间,在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成汇聚了高碑店村史博物馆、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于小菓点心模具博物馆、高跷博物馆等近十家博物馆。”高碑店乡高碑店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系列传统民俗文化展示、教育、保护等活动的举办,助力了美丽乡村建设和朝阳区文化遗产活化传承,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聚集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得益于博物馆空间聚集优势,朝阳区博物馆体系日趋完善,结构清晰优势互补。经过多年的建设,在生态设施建设上,朝阳区已形成以国家级博物馆为引领、区级博物馆为重点、四类品牌博物馆(艺术类、行业类、乡情村史类、民族民俗类)为支撑、类博物馆为补充构建博物馆体系,形成具有朝阳特色的文博生态。其中,非国有博物馆占全区博物馆总数的比例达41%,首创·郎园Station、798艺术区,以及潘家园旧货市场等特色文博空间,极大扩展了博物馆体系边界,助力构建“15分钟文博圈”。
在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上,朝阳域内已有多家博物馆入选北京市文化旅游体验基地,或形成文创开发营销体系,文博经济与旅游业、创意设计产业、艺术品交易业等融合发展。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21年,朝阳区免费对外开放博物馆占比达到57%。
“朝阳区的博物馆种类太丰富了,国家级、区级、乡村级等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众多,每年博物馆日免费开放的尤其多,我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带娃逛,都没能逛一遍。”家住朝阳公园附近的赵女士表示。日渐增多的优质博物馆,既然彰显了区位优势和建设成果,也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
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文博事业快速发展
博物馆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宝库,也是一座城市的文明标志和形象代表。朝阳区将博物馆服务水平作为民生幸福的一个重要指标,与时俱进,不断推动文博事业向前发展。
朝阳区扎实推进博物馆文化惠民服务,除了扩大免费开放,还开展惠民文化旅游活动。2022年4月,区文旅局向市民游客精准投放万张惠民文旅消费券,涵盖观复博物馆、红砖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等文旅场所的演出票、展览票,充分激发了群众走进博物馆的热情。
各类文化惠民品牌活动的持续打造,也点燃了群众文博消费热情。如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涵盖了展览、博览会、时装秀、比赛、实践体验活动等形式在内的活动数十场;系列活动“国际博物馆日”“云赏传承”“大运河通惠河畔文化节”等优质文博活动的持续开展,进一步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朝阳区已经涌现出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朝阳区博物馆不断探索智慧化场景应用,如采用高品质数字技术对大运河沿岸文化遗存进行展示,推动朝阳文化遗产活化传承;中国科技馆、民航博物馆等推出线下沉浸式、交互式展厅和线上全景展厅,为观众带来观展学习的全新体验;中国科技馆、北京民俗博物馆等推出云游、云展览、云直播等,以及衍生品的开发,实现了文物价值和意义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让文物“活”了起来、“火”了起来,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博物馆也是一扇窗口。朝阳区充分发挥文博和国际化叠加优势,以“双奥之城”和“一带一路”打造国际交往新名片,奥运场馆区铭记首都双奥荣耀时刻,北京和苑博物馆、北京陶瓷艺术馆等承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收藏机构藏品展、“一带一路”陶艺之旅等活动,均在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来,北京市朝阳区坚持以首善标准建设“博物馆之城”,以为民之心推动文博事业发展,持续完善具有生态活力的博物馆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协同均衡发展,促进“博物馆+”新兴业态持续涌现,全面提升博物馆之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朝阳实践和“朝阳范式”。(马宇晗)